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5年, 第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2-14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特邀
    研究构想
    研究简报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主编特邀
    我是谁?——人际间多感觉刺激下的识脸错觉
    周爱保;张彦驰;刘沛汝;尹玉龙;张 奋
    2015, 23 (2):  159-167.  doi: 10.3724/SP.J.1042.2015.00159
    摘要 ( 1230 )   PDF(266KB) ( 2171 )  

    识脸错觉是在人际间同步多感觉刺激下将他人面孔感知为自我面孔的一种主观体验。继Tsakiris报告了识脸错觉现象之后, 研究者通过选取不同的刺激呈现方式、不同的被试, 重点对被试的主观体验、行为反应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并得到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 发现年龄、性别及内部敏感性是影响识脸错觉强度的重要因素, 右侧颞顶联合区、顶内沟和枕下回的神经活动与被试主观报告的错觉体验强度相关。未来识脸错觉研究应侧重于研究策略的多样化并为生物特征识别中新模态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此外, 同步多感觉刺激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将会对自我新面孔认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灾后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张兴利;李晓燕;柳铭心;施建农;刘正奎
    2015, 23 (2):  168-174.  doi: 10.3724/SP.J.1042.2015.00168
    摘要 ( 1100 )   PDF(277KB) ( 1956 )  

    灾后孤儿亲历双重重大创伤, 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高发群体; 同时, 巨大创伤对其认知功能和行为模式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拟以灾后孤儿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 考察“PTSD发生发展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具体如下:(1) 采用序列研究设计, 展开灾后孤儿PTSD流行病学调查, 描述其PTSD发生发展、变化的轨迹和时程特点; (2) 展开横断研究, 考察灾后孤儿认知发展特点, 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 揭示其PTSD发生发展的心理行为机制; (3) 采用眼动和脑电技术展开比较研究, 考察罹患PTSD孤儿的认知神经机制。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将对今后的灾后孤儿安置及心理援助提供科学建议; 为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干预、制定心理干预的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力争为今后孤儿的创伤心理的诊断、干预效果评估提供科学客观的指标和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善心点亮创造力: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
    李阳;白新文
    2015, 23 (2):  175-181.  doi: 10.3724/SP.J.1042.2015.00175
    摘要 ( 906 )   PDF(222KB) ( 3331 )  

    研究者普遍认为, 个体的内部动机促进创造力, 但这种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与质疑。最新的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认为, 亲社会动机能使个体不仅关注新颖性, 而且重视实用性, 从而提高创造力。本研究采用2×2组间设计, 操纵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 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其中一种条件下完成一项创造任务。方差分析结果发现, 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只有当亲社会动机高时, 内部动机才显著提高创造力; 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均高时, 个体创造力最高。本研究证明了亲社会动机在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为创造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重复知盲效应的理论之争及脑机制
    肖雪珍;王爱平
    2015, 23 (2):  182-191.  doi: 10.3724/SP.J.1042.2015.00182
    摘要 ( 927 )   PDF(204KB) ( 954 )  

    重复知盲现象自被发现至今已走过四分之一世纪, 这期间重复知盲的产生机制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并有标记个体化理论、类型节点不应期理论、竞争理论、提取失败理论和建构/归因理论等多种理论解释。大量研究证明, 重复知盲是一种视知觉失败现象, 但也有研究认为它是一种记忆失败现象。很多研究还发现, 重复知盲不仅受到呈现时间和间隔刺激个数的限制, 还受到实验材料的性质、刺激的空间位置及人们的反应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 随着ERP和fMRI等技术的利用, 从更深层次揭示了重复知盲产生的脑机制。同时, 重复知盲也作为一种实验范式应用于视觉加工领域的研究中。目前关于重复知盲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参照框架的产生机制及与认知机能的关系
    李英武;于宙;韩笑
    2015, 23 (2):  192-201.  doi: 10.3724/SP.J.1042.2015.00192
    摘要 ( 957 )   PDF(389KB) ( 1203 )  

    空间参照框架是个体表征空间方位的方式, 按照表征中心的不同分为自我中心和环境中心两种参照框架。长期对某一参照框架的持续激活可以形成对该空间参照框架的偏好, 不仅会影响个体的神经元结构, 还会对认知机能产生重要影响。偏好环境中心参照框架会增加海马及其附近脑区的灰质, 而偏好自我中心参照框架会增加尾状核的灰质。海马灰质体积增大会增强正常人的空间记忆能力。持续激活环境中心参照框架的个体会增加海马灰质体积, 从而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未来研究应关注, 地域差异、城乡差异等环境差异在空间参照框架与认知机能关系中的影响机制, 并进一步收集空间参照框架训练在老年痴呆病人中干预效果的实证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熟悉性能够支持联结记忆:一体化编码的作用
    郑志伟;李娟;肖凤秋
    2015, 23 (2):  202-212.  doi: 10.3724/SP.J.1042.2015.00202
    摘要 ( 896 )   PDF(180KB) ( 1267 )  

    双加工理论认为熟悉性和回想是支持情景记忆的两种基本加工过程。一般认为熟悉性和回想都可以支持项目记忆, 但只有回想能够支持联结记忆。然而, 一体化假说提出, 当刺激材料在学习阶段得到一体化编码, 形成一个单一、整合的表征时, 熟悉性也能够支持联结记忆。以往研究主要利用实验材料的固有特征, 或使用定义法、交互表象法来实现对刺激材料的一体化编码, 然后通过配对联结再认范式或来源记忆范式验证一体化假说。神经成像研究发现, 位于内侧颞叶的嗅周皮层能够支持编码阶段一体化表征的形成和基于熟悉性对一体化表征的提取。未来研究应克服以往研究中存在的方法学缺陷、从功能神经网络的角度考察一体化加工的脑神经机制、并注重一体化编码策略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的神经基础
    詹慧佳;刘昌;沈汪兵
    2015, 23 (2):  213-224.  doi: 10.3724/SP.J.1042.2015.00213
    摘要 ( 1772 )   PDF(321KB) ( 3721 )  

    华莱士(Wallas)四阶段论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研究的重要模型, 该模型认为创造性思维包括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验证期。相关神经机制研究表明, 准备期主要包括题目呈现前大脑状态和静息状态的研究, 内侧额叶/ACC及颞叶构成准备期网络; 酝酿期主要包括酝酿期提示、延迟顿悟以及心智游移的相关研究, 这一阶段涉及左右脑的共同参与, 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等脑区在酝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现有顿悟研究反映明朗期和验证期神经活动, 前额叶、扣带回、颞上回、海马、楔叶、楔前叶、舌回、小脑等在内的脑区构成其神经基础, 其中, 扣带回、前额叶在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中均有参与, 颞上回是负责远距离联想的关键脑区, 海马参与定势打破与新颖联系形成, 外侧额叶是定势转移的关键脑区, 楔前叶、左侧额下/额中回、舌回在原型激活中起关键作用, 左外侧前额叶参与对答案细节性的验证加工。未来研究可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手段三方面加以改进, 以对创造性思维过程作更系统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二语者句法加工过程的调节因素及其效应
    常欣;王沛
    2015, 23 (2):  225-233.  doi: 10.3724/SP.J.1042.2015.00225
    摘要 ( 711 )   PDF(219KB) ( 998 )  

    针对晚期二语者句法加工能力的发展普遍存在困难这一现象, 近年来采用以ERP为核心技术的脑认知研究发现, 二语者的二语熟练度、一语和二语间具体的句法结构的相似程度、以及以工作记忆为核心的个体认知能力等因素起着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调节作用, 并且形成了浅层结构理论所主张的晚期二语者的句法加工与母语者有着本质差别的“定性说”与统一竞争模型所主张的晚期二语者和母语者在句法加工上没有本质差别的“量变说”两种理论分野, 二者的分歧集中表现为晚期二语者能否最终形成类母语水平的二语句法加工模式。为此, 需要开展以三个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为主体的跨语言(二语与一语性质的多样性)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丘脑枕核参与情绪信息加工的多条通路
    陈珊珊;蔡厚德
    2015, 23 (2):  234-240.  doi: 10.3724/SP.J.1042.2015.00234
    摘要 ( 1129 )   PDF(500KB) ( 1580 )  

    丘脑枕核参与多条加工情绪信息的神经通路因而在情绪信息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丘脑枕核参与到上丘-丘脑枕核-杏仁核通路。该通路可以在没有初级视觉皮层参与情况下对情绪信息进行快速加工; 第二:丘脑枕核以皮层-丘脑枕核-皮层环路和上丘-丘脑枕核-皮层通路两种形式参与到丘脑枕核-皮层通路。该通路通过控制皮层间同步化水平促进信息传递的效率; 同时通过整合皮层和皮层下情绪信号扩大其在行为输出方面的影响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巴胺对动物冲动性的影响
    秦幸娜;李新旺;田琳;孙金玲
    2015, 23 (2):  241-251.  doi: 10.3724/SP.J.1042.2015.00241
    摘要 ( 1146 )   PDF(274KB) ( 1376 )  

    冲动性是注意缺陷障碍、物质成瘾以及病理性赌博等常见精神疾病的主要症状, 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 前额叶–纹状体神经回路多巴胺参与了冲动性的调节, 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多巴胺在冲动性中发挥的作用, 可能会受到三个不同因素的影响。首先, 冲动性具有多维度特征, 多巴胺对冲动的多种亚结构的作用存在差异; 其次, 多巴胺可以通过多个脑区以及与其他递质系统的交互作用影响冲动性; 最后, 多巴胺在调节冲动性的过程中可能还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 如个体差异、环境线索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非适应性泛化现象
    王超逸;高博;杨庆雄;李勇辉
    2015, 23 (2):  252-260.  doi: 10.3724/SP.J.1042.2015.00252
    摘要 ( 1255 )   PDF(147KB) ( 2096 )  

    过度泛化现象是区分普通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重要指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在创伤事件后会出现非适应性的泛化。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非适应性泛化(maladaptive generalization)可能是PTSD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也有研究支持PTSD是导致了泛化从适应性向非适应性化转变的原因。虽然泛化现象的变化与PTSD症状的发展有相同趋势, 且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记忆相关神经结构, 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无明确定论。阐明PTSD与非适应性泛化之间的关系对PTSD的预测、诊断和治疗均有推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早期精细动作技能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耿达;张兴利;施建农
    2015, 23 (2):  261-267.  doi: 10.3724/SP.J.1042.2015.00261
    摘要 ( 2140 )   PDF(176KB) ( 3484 )  

    精细动作技能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而产生的运动, 它可以为个体提供认知经验, 丰富认知对象, 进而促进个体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当个体需要将认知资源-注意在两个或多个任务之间进行分配时, 熟练的精细动作可以节省注意资源, 为高级的认知任务更好地服务; 精细动作与认知在发展中不断相互促进, 有些动作是某些认知习得或认知练习的先决条件; 精细动作技能可以预测小学低年级的学业成绩, 尤其是阅读和数学成绩。精细动作技能和认知发展的关系具有大脑神经发育基础,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共享相同的脑区, 如小脑和前额叶。因此, 某些认知损伤的病症可以通过精细动作的训练而得到改善和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投入的短期波动
    陆欣欣;涂乙冬
    2015, 23 (2):  268-279.  doi: 10.3724/SP.J.1042.2015.00268
    摘要 ( 815 )   PDF(245KB) ( 2057 )  

    随着研究取向从静态到动态、从个体间到个体内部的转变, 工作投入的短期波动开始成为研究主流。针对国内尚未涉及工作投入波动研究的现状, 将引入状态性工作投入的概念, 并分析其波动的理论和构成来源。介绍了状态性工作投入的测量工具、日记研究和经验取样方法, 以及重复测量的多层线性模型。在分析现有工作投入波动理论、相关变量和边界条件的基础上, 构建了工作投入的研究框架, 总结了工作投入波动的形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隐追随理论:概念、测量、前因及后果
    曹元坤;祝振兵
    2015, 23 (2):  280-288.  doi: 10.3724/SP.J.1042.2015.00280
    摘要 ( 2591 )   PDF(233KB) ( 4132 )  

    内隐追随理论, 是个体心目中既存的关于追随者的特质和行为的认知结构或图式, 是当前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的概念。内隐追随理论与X-Y理论、内隐绩效理论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隐追随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可归纳为认知分类模型、信息加工模型及联结主义网络模型等。现有研究还对内隐追随理论的测量、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未来研究中, 可能会注重开发更有效的测验工具, 深入探索影响内隐追随理论形成的因素, 采用多种方法进一步澄清变量间的因果联系, 以及加强内隐追随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边界职涯背景下的离职:重回决策者中心
    吴杲;杨东涛
    2015, 23 (2):  289-302.  doi: 10.3724/SP.J.1042.2015.00289
    摘要 ( 727 )   PDF(453KB) ( 1995 )  

    离职曾被视作组织中的“问题”而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传统离职研究更关注通过改变员工的态度来减少离职, 进而降低离职对组织产生的负面影响, 具有鲜明的组织立场。然而离职的本质是员工个体的决策。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 面对更加多样化的生涯选择, 员工在离职决策中的主体性更加凸显, 离职研究需要重回决策者中心, 重新聚焦决策者:(1)以决策者为中心探讨离职影响因素; (2)探讨决策者制定离职决策的内在过程; (3)关注员工离职的实际行为及后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与坚持:跨期选择与延迟满足之比较
    任天虹;胡志善;孙红月;刘扬;李纾
    2015, 23 (2):  303-315.  doi: 10.3724/SP.J.1042.2015.00303
    摘要 ( 2015 )   PDF(337KB) ( 2828 )  

    做出选择与坚持选择是决策活动的两个重要阶段。跨期选择源于经济学领域对成人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结果“做出选择”过程的研究; 延迟满足则源于心理学领域对儿童为获得未来较大收益而抵制当前诱惑的“坚持选择”过程的研究。二者均致力于研究与时间相关的决策活动, 从不同视角关注个体的冲动性与自我控制, 但鲜见学者对二者异同的系统比较。本文着重从研究方法、认知机制与神经基础入手探讨了二者的异同, 冀为两个研究领域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人类远见的培养与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决策的加工过程及个体差异:模糊痕迹理论视角
    李彬;徐富明;王伟;张慧;罗寒冰
    2015, 23 (2):  316-324.  doi: 10.3724/SP.J.1042.2015.00316
    摘要 ( 1136 )   PDF(232KB) ( 2035 )  

    模糊痕迹理论是行为决策领域的重要解释理论, 它认为个体在加工信息时存在字面加工和要义加工两种方式, 在决策时个体更倾向于使用要义加工, 而且这两种加工存在个体差异。决策的加工模型依据模糊痕迹理论提出, 以框架效应和风险知觉为例对该模型进行解释。模糊痕迹理论通过分析加工方式的个体差异来解释决策的个体差异。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比较模糊痕迹理论与其他理论, 完善根据模糊痕迹理论提出的决策加工模型, 并深入探索决策的个体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信息学: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心理学新发展
    薛婷;陈浩;赖凯声;董颖红;乐国安
    2015, 23 (2):  325-337.  doi: 10.3724/SP.J.1042.2015.00325
    摘要 ( 1900 )   PDF(284KB) ( 3911 )  

    在见证了社会计算与计算社会科学的勃兴之后, 心理学和信息科学在网络信息时代相遇, 催生出心理信息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旨在利用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 通过开展网络调查和实验、开发和利用移动设备、建立数据库和分类体系、使用开源软件和数据挖掘技术等, 获取、整理和分析心理学研究资料。其对大规模复杂数据的掌控能力, 使心理学家可以从新的高度和视野, 针对现实和虚拟网络中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现象展开研究, 重新检视已有理论假设并探索新发现。但是, 心理信息学在展现巨大潜力的同时, 也在技术和研究设计、伦理和研究规范、研究重心与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面临挑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死亡心理:外部防御还是内在成长?
    韦庆旺;周雪梅;俞国良
    2015, 23 (2):  338-348.  doi: 10.3724/SP.J.1042.2015.00338
    摘要 ( 1510 )   PDF(200KB) ( 4593 )  

    对西方主要的死亡心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比较分析, 不同的死亡心理研究在研究传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根据研究的侧重点, 可以总结出死亡心理的核心内涵:外部防御和内在成长。对死亡的抽象认知产生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产生死亡恐惧、自我保护、外在价值导向等外部防御反应; 对死亡的具体认知产生死亡反省, 死亡反省产生死亡接受、亲社会动机和行为、内在价值导向等内在成长反应。作者以死亡心理的两类反应为框架, 综述了近5年来新的研究证据, 并对该领域当前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