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术鑫迪, 刘菡茵, 王瑾, 刘志远, 刘兰芳. 脑间同步性的产生机制及其功能[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3): 439-451. |
[2] |
韩海宾, 李兴珊. 听到“牛黄”能想到“黄牛”吗?——口语识别中的语音位置编码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9): 1488-1501. |
[3] |
梁淑静, 杨光勇. 穷则思变, 富则思安? 金钱稀缺与富足感知对个体风险决策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8): 1233-1249. |
[4] |
付春野, 李艾馨, 吕小康, 王崇颖.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视觉感知:基于贝叶斯和预测编码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164-1178. |
[5] |
李俊朋, 周临舒, 江俊, 王丹妮, 蒋存梅. 音乐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179-1194. |
[6] |
荆伟, 陈琦, 薛云卿, 杨苗, 张婕. 孤独症者的预测编码缺陷:前馈联结异常还是反馈联结异常?[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5): 813-833. |
[7] |
侯悍超, 倪士光, 林书亚, 王蒲生. 当AI学习共情:心理学视角下共情计算的主题、场景与优化[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5): 845-858. |
[8] |
陈子龙, 季琭妍. 多面孔情绪变异性的自动化加工:来自视觉失匹配负波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34-34. |
[9] |
王玉婷, 黄伟, 唐颖, 任伟, 颜红梅. 基于扩展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动态视频脑信息分类解码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41-41. |
[10] |
陈经鹏, 张俊俊. 基于fMRI研究皮层空间结构对视觉信息的解码[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8-8. |
[11] |
张顺民, 李柯蒨. 自我控制减少拖延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9): 1560-1568. |
[12] |
陈静, 章曼露, 李雨阳. 管住嘴迈开腿:身体活动当量标签促进健康行为及其认知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7): 1228-1238. |
[13] |
陈新文, 李鸿杰, 丁玉珑. 探究事件相关脑电/脑磁信号中的神经表征模式:基于分类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的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2): 173-195. |
[14] |
仝宇光, 李颖, 陈杰. 有温度的阅读:共情在文本阅读中的加工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11): 2025-2039. |
[15] |
王松雪, 程思, 蒋挺, 刘勋, 张明霞. 外在奖赏对陈述性记忆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1): 7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