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术鑫迪, 刘菡茵, 王瑾, 刘志远, 刘兰芳. 脑间同步性的产生机制及其功能[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3): 439-451. |
[2] |
潘运, 杨环瑜, 朱俊, 贾良智. 数量感知分组化策略的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2): 191-201. |
[3] |
张向阳, 王小娟, 杨剑峰. 左侧角回在词汇语义加工中的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616-626. |
[4] |
褚昕宇, 王泽军. 竞技运动专家的认知优势及其形成机制——基于自动性特点和抽象化表征[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689-699. |
[5] |
施伟廷, 张亚宁, 李兴珊, 林楠. 社会概念表征和整合的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276-286. |
[6] |
车强燕, 孙韵琳, 靳佳, 朱春燕, 汪凯, 叶榕, 余凤琼. 神经反馈增强积极情绪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342-363. |
[7] |
柴民权, 刘可欣, 靳菲. 更道德抑或更社会: 绿色消费的自我建构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0): 1726-1735. |
[8] |
孔志明, 陈辰, 贾建荣. 瞳孔对主观视觉规律性的自发反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14-14. |
[9] |
吴小钱, 张溢翀, 邓芷晴, 高洁, 朱福英, 陈娟. 辐辏眼动距离线索在眼动准备阶段对物体大小表征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70-70. |
[10] |
魏宁, 宋锦涛, 周天罡. 空间位置信息对视觉工作记忆重复优势效应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72-72. |
[11] |
刘耀鸿, 范艳, 李芷莹, 南威治. 基于物体的注意可扩散到物体边界之外[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95-95. |
[12] |
杨以诺, 刘星宇, 甄宗雷. 基于自然视频刺激的多维度动作表征空间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166-166. |
[13] |
肖婷文, 卫海英, 陈斯允, 刘福. 品牌名称视听形式表征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9): 1756-1774. |
[14] |
宋晓蕾, 董梅梅. 人际协同的多重表征模型——基于认知表征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7): 1288-1302. |
[15] |
包寒吴霜, 王梓西, 程曦, 苏展, 杨盈, 张光耀, 王博, 蔡华俭. 基于词嵌入技术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及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6): 887-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