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白雪, 谢云龙, 罗俊龙, 贺雯. 机器学习在提高非自杀性自伤预测力中的应用:一项系统综述[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3): 506-519. |
[2] |
高伟, 李艳萍, 黄悦媛, 袁加锦. 目标与情境转换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2): 202-211. |
[3] |
方霞, 潘之禾. 动态序列情境对面部表情知觉的影响和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1): 1-10. |
[4] |
尚俊杰, 石祝, 沈科杰. 基于视频游戏的空间能力测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1): 11-24. |
[5] |
贾云丞, 程刚, 丁芳媛, 陈加, 龙女, 陈玉荣, 林楠. 对中性婴儿面孔注意偏向与表情不确定性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9): 1393-1407. |
[6] |
梁淑静, 杨光勇. 穷则思变, 富则思安? 金钱稀缺与富足感知对个体风险决策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8): 1233-1249. |
[7] |
吴佳桧, 傅海伦. 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元分析: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104-1125. |
[8] |
常茜芮, 何蔚祺. 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情绪加工异常[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152-1163. |
[9] |
李俊朋, 周临舒, 江俊, 王丹妮, 蒋存梅. 音乐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179-1194. |
[10] |
刘海宁, 董现玲, 刘海虹, 刘艳丽, 李现文. 老年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执行功能的神经机制及数字干预[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6): 873-885. |
[11] |
詹紫薇, 王梦梦, 索涛, 蒋艳菊. “一个连续过程”与“三个阶段”: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原因探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6): 928-938. |
[12] |
冯攀, 赵恒越, 姜雨矇, 张悦彤, 冯廷勇. 催产素影响条件化恐惧情绪加工的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557-567. |
[13] |
周琦玮, 李倩, 梁爽. 员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反应研究: 基于压力的理论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594-615. |
[14] |
岳佳莹, 刘欣怡, 张孟可, 陈旭. 母亲的依恋风格影响对婴儿敏感性的认知过程[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627-638. |
[15] |
褚昕宇, 王泽军. 竞技运动专家的认知优势及其形成机制——基于自动性特点和抽象化表征[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689-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