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5年, 第2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5-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特邀
    研究构想
    研究前沿
    研究方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主编特邀
    “时间定价”:概念、后果与心理机制
    李爱梅;荣恺兮;高结怡;谭飞;彭元
    2015, 23 (10):  1679-1687.  doi: 10.3724/SP.J.1042.2015.01679
    摘要 ( 1538 )   PDF(509KB) ( 2659 )  

    时间定价(Putting a price on time)是指从金钱的角度衡量和评估时间, 给时间赋予经济价值。研究表明:“时间定价”与过度工作、低志愿活动和低幸福体验等三个方面相关。时间定价对个体影响的心理机制可以从认知和情绪视角进行分析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有:(1)时间定价影响幸福体验的“双刃效应”; (2)时间定价对组织管理的启示; (3)时间定价的神经生理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中国家族企业成长中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及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一个跨层次跟踪研究
    王磊
    2015, 23 (10):  1688-1700.  doi: 10.3724/SP.J.1042.2015.01688
    摘要 ( 1080 )   PDF(549KB) ( 3474 )  

    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 组织如何保持创造力是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重点。而对于面临转型困境的中国家族企业而言, 基于家族逻辑而形成的内外有别的差序式领导风格和基于企业逻辑而要求的组织持续创新看似会存在矛盾, 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作用过程对于家族企业顺利转型至关重要。基于此, 本研究试图从员工心理和团队互动两个层面来建构差序式领导影响员工及团队创造力的动态过程。本研究的特色表现在: (1)采取跨层次的纵向跟踪设计, 揭示中国家族企业成长历程中差序式领导从影响员工个体创造力到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动态过程; (2)从员工的动机、认知和情感三个视角看待差序式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心理历程, 并重点考察中国传统的“忍”与“报”的心理在员工发挥创造力时的作用; (3)不仅从成员互动的视角, 还从网络结构的视角看待差序式领导影响团队创造力的互动历程; (4)厘清差序式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不同情境, 为家族企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无意识情绪研究的新方向
    陈丽;陈侠;涂燊;张雅如;张庆林
    2015, 23 (10):  1701-1710.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01
    摘要 ( 1483 )   PDF(501KB) ( 2944 )  
    首先介绍关于“无意识情绪”的两种概念。接着介绍可较好地对该两类无意识情绪概念进行整合的无意识情绪信息加工模型——Wiens模型(Wiens & Öhman, 2007), 分析了Wiens模型中“刺激聚焦途径”与“体验聚焦途径”两条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的基本观点、相关实证研究、分别面临的研究难题或受到的质疑, 及不同途径下无意识情绪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指出, 传统情绪理论下情绪的意识属性或可与Wiens模型中体验聚焦途径下情绪的无意识属性互为补充, 相辅相成; 无意识情绪研究的新方向是体验聚焦途径。最后, 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时空隐喻理解中时间运动视角选择的因素
    郑玮琦;刘烨;傅小兰
    2015, 23 (10):  1711-1722.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11
    摘要 ( 1000 )   PDF(351KB) ( 3213 )  

    “自我动”和“时间动”在时空隐喻中常被用来表征时间的运动方式, 代表了人们理解个体与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视角。大量研究已证实这两种时间运动视角存在心理现实性。人们对时间运动视角的选择受到空间运动经验、情绪、语言与文化、个体差异等具身因素的影响, 反映了时空隐喻理解中视角选择的灵活性。时间运动视角选择的相关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语言与思维、情感、运动经验等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为具身认知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计概要表征的内容与机制
    仝可;唐薇;陈文锋;傅小兰
    2015, 23 (10):  1723-1731.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23
    摘要 ( 854 )   PDF(344KB) ( 1269 )  

    人类能够快速提取集合刺激中的统计信息, 并形成以集中趋势和变异性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概要表征。根据注意资源的使用, 统计概要表征的加工方式可分为分布式注意下的整体加工和聚焦注意下的个体加工。两种加工在工作记忆中相互影响, 共同构建了对集合刺激的表征。统计概要表征适用于多种刺激类型, 发生在低水平和高水平加工中, 因而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知觉加工方式。未来研究可关注统计概要表征的神经基础及其对决策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旧事为何重提? ——忆旧、叙事与自传记忆的功能研究及其整合
    李明;杜建政
    2015, 23 (10):  1732-1745.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32
    摘要 ( 1802 )   PDF(451KB) ( 29928 )  

    自传记忆的功能研究主要来自临床、人格和认知三大领域, 它们在研究对象、术语、方法和结果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临床领域多以老年人为中心, 研究的是忆旧的功能, 主要从临床经验中进行理论归纳, 提出了回忆的许多具体功能, 一般通过RFS来测量, 其洞见为实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启示。人格领域关注叙事在人格的毕生成长中的作用, 尤其是在同一性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以叙事连贯性为重要指标, 发展了多种测评工具。认知领域侧重于自传记忆基本功能的分类和机制, 提出了具有统摄力的功能分类, 还提出了各种认知模型, 为更深入理解自传记忆功能发挥的机制提供了理论框架。尽管有上述区别, 但三个领域在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整合已是大势所趋。最后从实验范式、生态效度、毕生与跨文化视角、整合思路及测量方法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式互惠机制探讨——认知和动机的物种比较
    熊明瑞;张真;施建农
    2015, 23 (10):  1746-1754.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46
    摘要 ( 796 )   PDF(285KB) ( 876 )  

    与灵长类动物相比, 人类社会中存在广泛的互惠行为, 这种广泛性表现为人类具有独特的计算式互惠。本文从计算式互惠的认知和动机机制两方面对人类儿童和灵长类动物进行比较, 以期从近因机制的角度为人类互惠行为的复杂性提供解释依据。未来研究需要重视从个体发展和个体差异的视角探寻认知和动机因素对计算式互惠的影响, 并注重从互动双方各自的角度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区别和分析, 从而更全面地提供有关人类互惠近因机制的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导航:路标学习和路径整合的关系
    李丹;杨昭宁
    2015, 23 (10):  1755-1762.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55
    摘要 ( 1117 )   PDF(313KB) ( 2200 )  

    路标学习是指加工获取路标信息的过程, 路径整合是指导航者通过对自身运动信息(前庭觉、本体觉、视觉等)加以整合以不断更新自己位置表征的过程, 两者都是人类空间导航研究的焦点问题。当前研究尝试探讨路标学习与路径整合的关系, 并着重回答以下问题:在正常的空间导航中, 导航者是否同时进行路标学习和路径整合?同时利用路标与自身运动信息是否优于利用单一信息?路标学习与路径整合相互干扰还是相互促进?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空间线索对导航行为的作用效果, 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深入探究相应的信息加工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丘脑异常与抑郁症
    王晓乐;王东林
    2015, 23 (10):  1763-1774.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63
    摘要 ( 1803 )   PDF(467KB) ( 15246 )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抑郁模型动物或抑郁症病人下丘脑异常的大量证据, 诸如下丘脑体积及神经元数目的改变,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的改变, 下丘脑相关激素、受体及其基因、神经肽的改变, 下丘脑与其他脑区功能联系的改变等等。然而, 下丘脑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所获证据多来自动物实验、或临床间接指标(如病人外周血激素水平等), 或病人脑组织尸检, 缺乏来自病人活体下丘脑异常的直接证据。今后的研究可考虑运用影像学的手段更直接地探索抑郁症患者活体下丘脑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 以期发现抑郁症的生物学标记及其可靠性指标, 为抑郁症的客观诊断提供依据, 为揭示抑郁症病理机制提供线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大脑极端男性化的表现形态?
    曹漱芹;曹颜颜
    2015, 23 (10):  1775-1788.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75
    摘要 ( 3885 )   PDF(809KB) ( 111573 )  

    2002年, 英国剑桥大学Baron-Cohen等研究者正式提出了广受关注的孤独症“极端男性脑理论” (Extreme Male Brain Theory), 核心观点是认为孤独症是男性认知风格的极端变体, 其在以“共情”为特征的女性心理特质上存在缺陷, 而在以“系统化”为特征的男性心理特质上获得扩展。极端男性脑理论以“共情-系统化理论”为基础, 又拓展到之后的“高度系统化理论”, 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尽管也面临一些挑战, 但该理论业已得到心理学、神经科学乃至生物学等多学科大量研究的汇聚式支持, 尤其是有关孤独症早期宫内过高雄性激素的发现更为其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在这一框架下, 孤独症群体中的男性居多、指长比、利手、玩耍行为、父母职业以及孤岛能力等相关特质都能得到较合理解释, 这为我们认识孤独症现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张大山;史慧颖;刘威;邱江;范丰慧
    2015, 23 (10):  1789-1798.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89
    摘要 ( 1733 )   PDF(360KB) ( 2224 )  

    已有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成果揭示, 抑郁症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脑前额叶皮层结构和功能受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一种无创脑刺激, 选取前额叶皮层作为刺激区域, 通过调节皮层兴奋性来治疗抑郁症, 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和改善受损的认知功能, 疗效明显且持久稳定。针对tDCS在抑郁症治疗研究中的问题, 未来可从有效性、个体差异以及预防干预等六个方面进一步研究, 以期tDCS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治疗手段, 在临床上有更为广泛地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压力的生理指标:头发皮质醇
    耿柳娜;王雪;相鹏;杨瑾
    2015, 23 (10):  1799-1807.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99
    摘要 ( 1840 )   PDF(408KB) ( 1594 )  

    皮质醇是人类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终端产物, 它能够有效反映慢性压力的水平和变化。相对于唾液、尿液、血液等测量介质, 头发皮质醇因其可行性和可靠性而成为考察慢性压力的最优生理指标。在慢性压力的相关研究中, 通过对头发皮质醇进行测定和分析, 可以证实某些生活事件具有引发慢性压力的作用; 同时, 它也验证了部分人群对慢性压力的易感性, 并能够有效反映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异常。未来研究需着眼于改进慢性压力的心理测量方式, 加强头发皮质醇在干预研究中的应用并拓展头发皮质醇的研究范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自我到社会认知:默认网络和镜像神经元系统
    吴金峰;汪宇;陈红;黄俊锋
    2015, 23 (10):  1808-1817.  doi: 10.3724/SP.J.1042.2015.01808
    摘要 ( 1501 )   PDF(457KB) ( 1973 )  

    自我知觉和社会认知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自我的概念包括身体自我和心理自我两个方面, 社会认知被广泛定义为一系列的社会表征、社会互动和理解过程。默认网络主要表征自我和他人的心理层面特征以及社会认知加工, 而镜像神经元系统连接着自我和他人的物理特性表征。默认网络由三个分系统组成, 其中内侧前额叶皮层在社会认知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默认网络中的子系统也对社会理解起了重要的作用。默认网络和镜像神经元系统功能性地相互连接, 动态地表征自我、他人以及支持社会互动。未来的研究将着重探讨默认网络和镜像神经元系统两个系统内外部的功能连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费罪恶感:维度、过程及实证研究前沿探析
    白琳;陈晨;陈绘雯
    2015, 23 (10):  1818-1829.  doi: 10.3724/SP.J.1042.2015.01818
    摘要 ( 1569 )   PDF(527KB) ( 3188 )  

    消费罪恶感是消费者因购买行为违反社会规范或个人价值观所产生的负面情绪, 它是一柄双刃剑, 企业或营销者运用不当会降低消费者再购意愿和顾客忠诚, 运用得当则可通过广告情感诉求实现营销目的。从消费罪恶感的理论基础:情绪维度、发生时机和类型出发, 解析了消费罪恶感从引发到消弭的整个过程, 最后介绍了消费罪恶感的影响因素、适用情境、混合情绪等相关实证研究。未来研究方向应对虚拟环境下消费罪恶感、罪恶感强度、调节变量和实证研究方法等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拓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直觉决策及其机制探析
    唐江伟;路红;刘毅; 彭坚
    2015, 23 (10):  1830-1842.  doi: 10.3724/SP.J.1042.2015.01830
    摘要 ( 1212 )   PDF(494KB) ( 2648 )  

    道德直觉决策研究是从直觉思维角度探讨决策者在道德境遇下的决策。道德直觉决策是道德情境下的直觉反应, 其理论基础包括躯体标记假说、社会直觉模型、双加工理论、事件特征情感复合体系以及双系统理论; 道德直觉决策机制至少包括:无意识加工、情绪加工和直觉加工三个基本的心理加工过程, 与之对应的神经系统则至少存在三个可能的脑神经回路:无意识加工的道德脑区、情绪加工的道德脑区和直觉加工的道德脑区。研究主要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了道德直觉决策的一般性影响因素——文化、道德境遇、经验、情绪和道德直觉; 揭示了道德直觉决策的加工机制。未来研究应在加强理论建构的基础上, 通过更缜密细致的实验设计去探究决策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 并明确道德脑区之间的联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时代的书写心理学
    李慧敏;王若萌;王权红;邱江
    2015, 23 (10):  1843-1851.  doi: 10.3724/SP.J.1042.2015.01843
    摘要 ( 1208 )   PDF(345KB) ( 1918 )  

    计算机的普及使人们阅读及书写的能力降低, 这引发了社会对书写的关注。书写涉及大量高级神经活动, 与认知、人格、疾病等均有关联, 对个体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现代书写心理学通过使用书写板等设备, 实现了对书写过程及结果的量化研究, 发现了书写速度、压力、握笔等指标与智力、认知负荷等的一些关联。未来对书写过程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 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日常人机交互及教学、司法等实践中; 还可以研究用书写促进个体认知及人格发展的具体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及其检验方法
    王美萍
    2015, 23 (10):  1852-1858.  doi: 10.3724/SP.J.1042.2015.01852
    摘要 ( 1443 )   PDF(401KB) ( 3318 )  

    素质?压力模型、不同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是当前有关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三种代表性理论模型。素质?压力模型认为“近墨者黑”或“出淤泥而不染”, 优势反应敏感性模型认为“近朱者赤”, 而不同易感性模型则兼收并蓄, 认为某些个体近墨则黑, 近朱则赤。检验上述模型的现实有效性是当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概观而言, 分组回归和分层回归是常用的传统检验方法, 显著性区域分析法和新参数回归模型法则是新近兴起的。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三种模型的领域特殊性、种族差异等问题, 检验这些模型的方法也有待改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题目参数漂移:概念厘定及相关研究
    叶萌;辛涛
    2015, 23 (10):  1859-1868.  doi: 10.3724/SP.J.1042.2015.01859
    摘要 ( 1032 )   PDF(373KB) ( 1520 )  

    题目参数漂移(Item Parameter Drift, IPD)指锚题参数值在若干连续性测试场合或测验水平之间的变化。该概念和项目功能差异(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 DIF)有实质区别。当前的IPD研究涵盖五个方面:IPD的实际存在、产生原因、检测方法、链接结果效应, 及极端锚题的处理策略。横向IPD领域需要更进一步和具有综合性的研究, 尤其需研究DIF检测方法在IPD检测中的语境适用性, 开发针对IPD的检测方法, 以及发展修正的链接程序。纵向IPD研究需要进行系统、深入探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