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2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3-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特邀
    研究构想
    研究前沿
    研究方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主编特邀
    认知控制的模块化组织
    刘勋;南威治;王凯;李琦
    2013, 21 (12):  2091-2102.  doi: 10.3724/SP.J.1042.2013.02091
    摘要 ( 1171 )   PDF(403KB) ( 2419 )  

    认知控制是人们在进行目标导向的行为时所表现出的高级认知机能, 亦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常用刺激-反应协同性效应以及冲突适应效应等, 通过考查冲突加工来揭示认知控制的机制。综述了近期利用冲突加工范式探索认知控制的实证研究, 并基于Kornblum等的维度重叠理论和Botvinick等的冲突监测理论, 提出了冲突监测特异而冲突解决共享的认知控制模块化组织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和谐领导的结构、测量及其作用机制
    李超平
    2013, 21 (12):  2103-2109.  doi: 10.3724/SP.J.1042.2013.02103
    摘要 ( 1007 )   PDF(210KB) ( 1542 )  

    在中国组织情境下, 明确和谐领导的内容与结构, 开发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和谐领导问卷。同时, 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和谐领导对领导者绩效与幸福感的积极影响; 和谐领导的传染性, 也就是和谐领导对下属绩效与幸福感的积极影响。然后, 进一步揭示和谐领导的作用机制, 即考察领导者自身心理状态在和谐领导与领导者自身绩效、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领导者-追随者交换在和谐领导与追随者绩效、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语块的心理现实性
    易维;鹿士义
    2013, 21 (12):  2110-2117.  doi: 10.3724/SP.J.1042.2013.02110
    摘要 ( 1338 )   PDF(160KB) ( 1658 )  

    语块是一个大于词的多词序列, 是语言使用者在长期大量的语言接触和语言经验基础之上形成的形式与意义的组合。阅读加工研究和听觉加工研究表明, 语块和词一样也是心理词典的一个单位, 是整体存储加工的, 语块具有心理现实性。未来的研究可以对语块的界定、语块及其成分词的关系、语块的动态发展以及二语者语块的心理现实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言非其意”:反语认知的心理机制
    黄彬瑶;王小潞
    2013, 21 (12):  2118-2126.  doi: 10.3724/SP.J.1042.2013.02118
    摘要 ( 1060 )   PDF(256KB) ( 2159 )  

    反语是指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学术界围绕反语的认知过程以及影响反语认知的因素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反语认知更加符合语言的平行加工模型—— 约束-满足模型; 其加工过程受到反语类型、语调、语境以及认知个体差异等因素的作用和限制。未来研究应更加深入地讨论反语区别于其他形式非字面语言的认知特殊性, 进一步明晰影响反语认知的各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 将不同实验范式结合使用并且重视汉语反语的认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额叶皮层与双任务加工执行功能
    谭金凤;伍姗姗;徐雷;王丽君;陈安涛
    2013, 21 (12):  2127-2135.  doi: 10.3724/SP.J.1042.2013.02127
    摘要 ( 1461 )   PDF(174KB) ( 2014 )  

    执行功能是完成复杂行为的先决条件, 双任务加工为探究执行功能的经典范式之一。通过对双任务加工执行功能定位研究发现, 前额叶皮层在双任务执行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经典双任务范式包括行为双任务范式和交叠双任务范式。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 PFC)为双任务加工执行功能定位相关脑区, 主要表现为具有特定区域和激活程度改变两种观点, 且前额叶皮层的三个子区域—— 额极皮层(frontopolar cortex, FPC)、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frontal cortex, MFC)和外侧前额叶皮层(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LPFC)—— 在双任务执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FPC主要与协调子任务加工有关; MFC根据动机线索对任务设置形成奖励预期; LPFC主要负责对任务设置规则进行选择和表征。介绍了双任务加工的神经计算模型, 形象的揭示了前额叶皮层如何参与双任务执行过程。今后应进一步根据研究目的采用更适合的双任务范式并改进已有的分析方法, 对双任务加工的执行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景知觉过程中的视觉记忆
    康廷虎;范小燕
    2013, 21 (12):  2136-2143.  doi: 10.3724/SP.J.1042.2013.02136
    摘要 ( 906 )   PDF(160KB) ( 1318 )  

    人们在对复杂情景的知觉过程中, 是否存在视觉记忆加工并受其影响, 是情景知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情景视觉表征的早期研究认为, 情景知觉过程中缺乏视觉信息表征, 对已搜索过的情景信息并不存在信息累积; 但是, 这一结论受到了之后研究者的质疑。相关研究表明情景知觉过程中视觉记忆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其影响着情景信息的视觉搜索、情景学习等。未来研究应注意对情景知觉过程中的信息获得、视觉记忆系统各部分的相互作用、社会情景的视觉表征, 以及情景学习的外显性和内隐性等的探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因素:观察者假设
    寇慧;苏艳华;张妍;孔繁昌;胡媛艳;王洋;陈红
    2013, 21 (12):  2144-2153.  doi: 10.3724/SP.J.1042.2013.02144
    摘要 ( 1694 )   PDF(168KB) ( 2407 )  

    面孔吸引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两个假设:“面孔所有者假设”和“观察者假设”, 但早期人们主要关注“面孔所有者假设”。通过系统回顾大量面孔吸引力的研究, 从新的角度—— 观察者的角度—— 详细地阐述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观察者的生物学因素, 心理与行为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最后, 从进化、社会文化和认知的视角来解释“观察者假设”, 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依恋风格者对情绪面孔的加工
    钟歆;陈旭
    2013, 21 (12):  2154-2163.  doi: 10.3724/SP.J.1042.2013.02154
    摘要 ( 1205 )   PDF(222KB) ( 2707 )  

    对情绪面孔的加工可以反映出不同依恋风格者在社会交往中的应对风格。对依恋风格的划分现在常用的是类型法和维度法两种方法。在依恋风格影响情绪面孔加工方面有4种新的实验范式, 分别是渐变任务、知觉阈限任务、眼部照片任务和空间线索范式。目前, 各项研究的结论都显示, 不同的依恋风格者对来自外界的情绪性信息有着各自不同的加工方式。对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进一步印证了行为研究的结论, 并发现大脑对情绪面孔的反应不仅仅受到面孔特征的影响, 它还取决于社会情境中情绪面孔的具体意义。将威胁性信息和安全感建立联结, 是改变不安全依恋风格的一种方法。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 未来的研究可有多个努力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互动对青春期啮齿类动物药物成瘾易感性的影响
    赵钰丹;李新旺;田琳;杨钒
    2013, 21 (12):  2164-2173.  doi: 10.3724/SP.J.1042.2013.02164
    摘要 ( 419 )   PDF(200KB) ( 921 )  

    青春期个体具有较高的药物成瘾易感性。通过啮齿类动物研究发现, 青春期个体之间的社会互动能够影响成瘾药物的奖赏效应, 如同伴接触、社会隔离、同笼生活的同伴是否经过成瘾药物处理等, 都会使动物对药物线索的偏爱和药物反应的易感性发生改变。社会互动的这种作用途径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其自身的奖赏性质影响成瘾易感性; 二是通过社会学习, 如情绪感染、感知觉信息的传递等, 改变药物成瘾易感性。社会互动影响成瘾药物奖赏效应的机制仍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洛因依赖者对药物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
    杨玲;张建勋;赵鑫
    2013, 21 (12):  2174-2183.  doi: 10.3724/SP.J.1042.2013.02174
    摘要 ( 782 )   PDF(244KB) ( 1244 )  

    与其他线索相比, 海洛因依赖者对药物相关线索具有优势注意倾向, 即存在对药物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以注意偏向为核心解释的药物成瘾理论主要有诱因-易感化模型、认知加工模型和整合模型。成瘾Stroop任务和视觉探测任务是研究海洛因依赖者注意偏向的经典实验范式。已有研究发现, 药物相关线索会攫取海洛因依赖者的注意, 并引发持续性加工; 注意偏向和药物渴求之间存在相关性, 但两者之间究竟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目前尚无定论; 海洛因使用引起的神经结构长期改变可能会导致海洛因依赖者的注意偏向很难随康复时间的延长而改善, 但海洛因依赖者的不同临床特性对注意偏向具有极为复杂微妙的影响。未来可通过增加海洛因依赖者注意偏向神经机制的研究, 探讨注意偏向与执行认知功能的关系, 引入注意偏向训练等干预技术, 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囤积障碍的症状、诊断与治疗
    刘勇;陈健芷;宋琳婷;滕召军;李晓辉;姜梦
    2013, 21 (12):  2184-2195.  doi: 10.3724/SP.J.1042.2013.02184
    摘要 ( 2088 )   PDF(264KB) ( 1551 )  

    囤积障碍是一种因知觉到储藏物品的需要而难以丢弃或难与物品分离并由此导致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精神疾病, 以信息加工不足、不合理信念、情绪调节困难和囤积行为等为典型症状。囤积障碍的发病率较高, 其病因可能与个体的早期经历、部分脑区功能异常和遗传基因有关。目前, 主要是依据DSM-5诊断标准、囤积量表修订版, 并结合过往病史和伴随症状等对囤积障碍进行诊断和评估。囤积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疗法和综合疗法。未来应该完善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 进一步考察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并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 尤其是将眼动技术与ERP、fMRI相结合, 探索囤积障碍的症状表征及神经生物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研究范式、特征及矫正
    李涛;冯菲
    2013, 21 (12):  2196-2203.  doi: 10.3724/SP.J.1042.2013.02196
    摘要 ( 1550 )   PDF(224KB) ( 2715 )  

    解释偏差是社交焦虑者认知偏差的重要表现, 是个体以更消极或更有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刺激进行错误解释的倾向。文章首先介绍了该领域研究中常采用的4种范式:同音异形异义词/同形异义词范式、模糊故事范式、反应时范式和词句联想范式。然后总结了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特征, 阐述了注意偏差、依恋关系、发展经历和人格的强化敏感性对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影响。最后, 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1)研究范式的研究适用性; (2)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特异性; (3)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4)消极解释和积极解释在社交焦虑中作用; (5)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矫正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能力的自我评价偏差:邓宁-克鲁格效应
    陈彦君;石伟;应虎
    2013, 21 (12):  2204-2213.  doi: 10.3724/SP.J.1042.2013.02204
    摘要 ( 3835 )   PDF(188KB) ( 6076 )  

    邓宁-克鲁格效应是指个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产生的偏差, 特别是那些绝对能力低的人, 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高估的评价, 甚至超过平均水平, 相反, 绝对能力高的人却会做出较低的评价。元认知能力的缺陷使任务表现不佳的个体通常无法认知到自己能力低下这一事实, 而能力表现最好的人也会因为虚假一致性效应而无从获得准确的自我评价。一些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 包括回归效应与优于平均启发式, 任务的性质和动机因素。自我中心, 锚定与不充分调整启发式, 习惯性的自我观念和接受社会反馈等都会对个体能力的自我评价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应更关注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探讨范围、实验范式、误差控制、文化差异及其对心理适应和绩效的影响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团队认知的涌现:基于集体信息加工的视角
    吕洁;张钢
    2013, 21 (12):  2214-2223.  doi: 10.3724/SP.J.1042.2013.02214
    摘要 ( 772 )   PDF(211KB) ( 1647 )  

    团队认知是源自个体认知的涌现的结果, 其涌现过程不仅取决于个体水平的认知特征的总和, 还取决于个体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首先, 阐明团队认知的基本概念, 描述团队认知的涌现所具有的三个关键特征, 即组织依赖性、非意图性和多重实现性, 以及分析组合与合成这两种团队认知的涌现形式。然后, 采用集体信息加工的理论视角构建团队认知涌现的发生模式, 并指出该模式包含个体知识基础、团队知识分布、沟通与互动以及团队认知涌现等四个阶段。最后, 通过讨论交互记忆系统这一团队认知现象, 为该模式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进化视角下的欺骗者探测:准确性和模块性
    吴宝沛;朱小琴;张雷
    2013, 21 (12):  2224-2234.  doi: 10.3724/SP.J.1042.2013.02224
    摘要 ( 1211 )   PDF(238KB) ( 1413 )  

    社会交换在人类的群体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不过, 个体可能在这一过程中遭到欺骗者的剥削。因此, 为了应对社会交换中来自欺骗者的选择压力, 人类可能进化出了模块性的欺骗者探测机制, 以便有效地识别和对付欺骗者。欺骗者探测具有准确性和模块性的特点。首先, 人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和评价图片的方式准确识别欺骗者, 这种识别的正确性高于随机水平。其次, 通过四卡片任务进行的推理研究发现, 人们能够迅速有效地找到欺骗者, 这一过程具有模块性的特点。再次, 在记忆层面, 人们对于欺骗者拥有更好的来源记忆, 不过这一记忆优势的内在机制尚有争议, 领域一般性理论和领域特殊性理论都能解释这一现象。最后, 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探讨欺骗者探测的线索, 检验是否存在利他者探测, 从跨文化和跨年龄的角度检验社会契约理论, 以及运用这一理论对特殊群体进行考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德人格研究:范式与分歧
    喻丰;彭凯平;董蕊;柴方圆;韩婷婷
    2013, 21 (12):  2235-2244.  doi: 10.3724/SP.J.1042.2013.02235
    摘要 ( 1076 )   PDF(296KB) ( 1806 )  

    道德人格研究领域与美德伦理学近来交汇于社会心理学。而这些研究基本可以区分为两个维度, 即结构—过程与观察者—行动者。这两个维度区分出四种研究范式, 即道德原型范式、道德榜样范式、道德信息加工范式和美德民众概念范式。这四种范式发现, 无论是结构或者动力, 道德人格都有其独特性。且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行动者视角, 道德人格者都和普通人不同。道德人格甚至整个人格观趋待整合, 并需要解决特质与情境、结构与动力、理性与直觉、描述与规范等理论问题, 方能更好地指导道德人格或美德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社会阶层者是否更相信系统公正
    杨沈龙;郭永玉;李静
    2013, 21 (12):  2245-2255.  doi: 10.3724/SP.J.1042.2013.02245
    摘要 ( 1237 )   PDF(193KB) ( 1928 )  

    社会阶层代表了一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和主观上对此地位的感知。对于低阶层的个体怎样看待现存社会系统的问题, 学界观点不一。系统公正理论认为低阶层的人比高阶层更倾向于相信其所处社会系统是公正的, 相关研究支持了此观点。而社会支配理论和阶层的社会认知视角则认为低阶层比高阶层更容易对社会不满, 也有研究支持此论断。个人因素、社会属性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可能会调节这一过程, 也有研究显示阶层高低与系统公正感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未来研究可尝试建立非线性的假设, 并从概念辨析、理论整合、多种方法并用等角度来进一步探讨此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从新模型视角探讨认知诊断的发展趋势
    郭磊;苑春永;边玉芳
    2013, 21 (12):  2256-2264.  doi: 10.3724/SP.J.1042.2013.02256
    摘要 ( 633 )   PDF(269KB) ( 1228 )  

    认知诊断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与心理测量学的联姻, 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中对诊断模型的开发是该理论的研究核心之一。本文首先指出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认知诊断模型在拟合个体认知加工过程、数据处理方式、能够处理的数据类型及使用同一诊断模型对整份试卷进行估计等四方面存在的不足, 然后详细地介绍了为弥补这些不足而提出的认知诊断新模型及其理论思想背景与模型特征, 包括多项选择诊断模型、多策略诊断模型、连续型数据的诊断模型及对数线性诊断模型。最后基于新模型提出的视角和观点, 总结当前认知诊断的发展趋势, 给认知诊断研究者及应用者以启发和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项目反应理论新进展之题组反应理论
    詹沛达;王文中;王立君
    2013, 21 (12):  2265-2280.  doi: 10.3724/SP.J.1042.2013.02265
    摘要 ( 1030 )   PDF(567KB) ( 3155 )  

    通常把测验中共用同一刺激的项目集合称为题组, 并把由共同刺激引起的题组项目反应间的相依性称为题组效应。本文首先分别对题组、局部独立性和局部依赖性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 并结合前人研究给出了题组效应的概念。之后在阐明直接使用标准项目反应模型去拟合题组反应数据会导致参数估计偏差等诸多问题后, 引出能更好地处理题组效应的题组反应模型。全文详细介绍了包括高阶题组模型和多水平题组模型在内的6种题组反应模型, 通过对“如何理解题组反应模型中的区分度参数”和“题组反应模型与多维项目反应模型的关系”两问题的探讨, 认为:(1)题组反应模型与标准项目反应模型中的区分度参数含义并不相同, 直接将两者进行对比是不合理的; (2)题组反应模型属于广义多维项目反应模型, 与狭义多维项目反应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满足广义局部独立性假设时所需要控制的潜因素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