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月琴, 王理中, 陈钢, 甘怡群. CSF3R和行动控制对应激与健康饮食关系的调节作用:应激影响健康行为的个体化模型的初步证据[J]. 心理学报, 2023, 55(9): 1489-1500. |
[2] |
叶颖, 张琳婷, 赵晶晶, 孔风. 感恩与社会幸福感的双向关系:来自长期追踪法和日记法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23, 55(7): 1087-1098. |
[3] |
胡义秋, 曾子豪, 彭丽仪, 王宏才, 刘双金, 杨琴, 方晓义. 亲子关系和父母教育卷入对青少年抑郁、自伤和自杀意念的影响:挫败感和人生意义感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3, 55(1): 129-141. |
[4] |
郑晓明, 余宇, 刘鑫. 配偶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员工生活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22, 54(6): 646-664. |
[5] |
向燕辉, 何佳丽, 李清银. 嫉妒与幸福感因果机制:基于追踪和日记法研究[J]. 心理学报, 2022, 54(1): 40-53. |
[6] |
辛素飞, 梁鑫, 盛靓, 赵智睿. 我国内地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变迁(2002~2019):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J]. 心理学报, 2021, 53(8): 875-889. |
[7] |
葛枭语, 侯玉波. 君子不忧不惧:君子人格与心理健康——自我控制与真实性的链式中介[J]. 心理学报, 2021, 53(4): 374-386. |
[8] |
刘晓薇, 潘斌, 陈亮, 李腾飞, 纪林芹, 张文新. 受欺负与青少年外化问题关系的“健康环境悖论”:敌意性归因的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21, 53(2): 170-181. |
[9] |
江光荣, 李丹阳, 任志洪, 闫玉朋, 伍新春, 朱旭, 于丽霞, 夏勉, 李凤兰, 韦辉, 张衍, 赵春晓, 张琳.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J]. 心理学报, 2021, 53(2): 182-198. |
[10] |
常淑敏, 郭明宇, 王靖民, 王玲晓, 张文新. 学校资源对青少年早期幸福感发展的影响:意向性自我调节的纵向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20, 52(7): 874-885. |
[11] |
任志洪, 赵春晓, 田凡, 闫玉朋, 李丹阳, 赵子仪, 谭梦鸰, 江光荣. 中国人心理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的元分析[J]. 心理学报, 2020, 52(4): 497-512. |
[12] |
韩毅初, 温恒福, 程淑华, 张淳淦, 李欣.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学报, 2020, 52(11): 1313-1326. |
[13] |
耿晓伟, 张峰, 王艳净, 范琳琳, 姚艳. 健康目标启动降低高热量食物消费[J]. 心理学报, 2018, 50(8): 840-847. |
[14] |
彭坚, 王震. 做上司的“意中人”:负担还是赋能? 追随原型−特质匹配的双刃剑效应[J]. 心理学报, 2018, 50(2): 216-225. |
[15] |
姚若松, 郭梦诗, 叶浩生.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希望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18, 50(10): 1151-1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