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春好, 刘荣媛, 刘远豪. 经典和对偶共结果效应对前景集结果区间的依赖性:基于概率权重的视角[J]. 心理学报, 2025, 57(3): 398-414. |
[2] |
陆嘉琦, 李雨斯, 何贵兵. 双相障碍患者的风险决策偏好:来自三水平元分析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25, 57(1): 100-124. |
[3] |
赵远婕, 莫子川, 马京晶. 互联网“捐赠箱”效应:增加“捐赠箱”对个体互联网捐赠意愿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4, 56(9): 1190-1209. |
[4] |
刘梦颖, 蒋婧怡, 杨依琳, 江波, 黄建平. 古典美还是表现美:摆盘美学影响健康饮食决策的计算与神经机制[J]. 心理学报, 2024, 56(8): 1061-1075. |
[5] |
辛自强, 王鲁晓, 李越. 基金投资决策中老手与新手的信息加工差异及干预[J]. 心理学报, 2024, 56(6): 799-813. |
[6] |
张南, 曹沛伶, 李宁, 孙晓敏, 乔志宏, 赵精武. 法官工作时间贫困感的前因及其司法决策后果的质性探究[J]. 心理学报, 2024, 56(6): 814-830. |
[7] |
王碧瑶, 陈晨, 胡晓斐, 王迪, 李宝林. 视觉时距知觉序列依赖效应的空间迁移性[J]. 心理学报, 2024, 56(4): 394-411. |
[8] |
童廷婷, 白幼玲, 冯廷勇. 情绪调节改善拖延行为的认知机制:任务厌恶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24, 56(4): 458-468. |
[9] |
邱天, 江南, 陆静怡. 切忌班门弄斧?低估在评价者擅长领域展现能力的好处[J]. 心理学报, 2023, 55(5): 766-780. |
[10] |
卓利楠, 曾祥玉, 吴冰, 牛荣荣, 于萍, 王玮文. 内侧前额皮层−伏隔核环路在决策冲动中的作用: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J]. 心理学报, 2023, 55(4): 556-571. |
[11] |
刘洪志, 杨钘兰, 李秋月, 魏子晗. 跨期决策中的维度差异偏好:眼动证据[J]. 心理学报, 2023, 55(4): 612-625. |
[12] |
胡馨允, 沈悦, 戴俊毅. 系列决策任务中的策略转换:来自爱荷华赌博任务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23, 55(11): 1793-1805. |
[13] |
李梅, 李琎, 张冠斐, 钟毅平, 李红. 承诺水平与社会距离对信任投资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s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23, 55(11): 1859-1871. |
[14] |
张宝山, 金豆, 马梦佳, 徐冉. 消极刻板印象对老年人医疗决策的影响及归因偏差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2, 54(8): 951-963. |
[15] |
冉雅璇, 张谱月, 陈斯允, 项典典. 有“新”同享:共有消费促进对不熟悉产品的选择*[J]. 心理学报, 2022, 54(8): 979-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