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4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4-15
    上一期    下一期

    决策心理学专栏
    研究构想
    研究简报
    研究方法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决策心理学专栏
    风险决策中的双参照点效应
    谢晓非;陆静怡
    2014, 22 (4):  571-579.  doi: 10.3724/SP.J.1042.2014.00571
    摘要 ( 1751 )   PDF(268KB) ( 3328 )  

    以预期理论为代表的决策理论认为, 决策者自身的损益状态对风险决策有重要作用, 因此, 将决策者的现状定义为个人参照点。它决定了决策情境是个人获益还是个人损失。个人参照点直接关乎决策者实际的得失, 具有直接性、真实性和绝对性的特征。然而,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 与他人的比较结果同样对风险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 将他人的状态定义为社会参照点。自身的现状与他人状态相比较的结果决定了决策情境是社会获益还是社会损失。社会参照点无关决策者的实际得失, 具有间接性、假设性和相对性的特征。社会参照点通过自我概念、情绪、认知等路径作用于风险决策。更为重要的是, 社会参照点和个人参照点同时存在于风险决策过程中, 决策者对两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倾向具有相似性, 因此两者将共同影响决策者的风险选择。基于此, 本文提出风险决策中的双参照点效应。有关双参照点对风险决策过程的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问题、研究与思考
    刘永芳;王鹏;庄锦英;钟俊;孙庆洲;刘毅
    2014, 22 (4):  580-587.  doi: 10.3724/SP.J.1042.2014.00580
    摘要 ( 1785 )   PDF(300KB) ( 5513 )  

    目前关于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研究在采用的任务、得到的发现及理论解释上均存在诸多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 且缺乏对此种现象深层心理机制的探讨。虽然一些研究者试图用心理距离假设来解释相关结果, 但由于对心理距离的实验操纵过于简单, 难以形成解释力较强的理论模型。近年来我们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存在不对称性; 直接操纵心理距离比操纵决策者角色和社会距离对诱发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更有效; 决策者个体的自尊水平影响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自我-他人心理距离的本质、决策者角色转换引起的心理距离变化及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脑机制等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社会公正与政治信任: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机制
    张书维;许志国;徐岩
    2014, 22 (4):  588-595.  doi: 10.3724/SP.J.1042.2014.00588
    摘要 ( 1262 )   PDF(308KB) ( 2185 )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社会公正的认知直接决定着民众的政治信任, 进而影响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近年来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即是非合作行为的典型表征。然而, 国内外研究中至今没有直接探讨社会公正与政治信任影响合作行为的实证支持, 更无法进一步揭示其作用于合作行为的过程和条件。鉴于此, 本研究将社会公正分为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 将政治信任分为工具信任和情感信任, 采用实验室研究、现场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社会公正对合作行为的过程机制, 建立其通过工具信任和情感信任作用于合作行为的双路径模型; 并进一步分析结果依赖性对这一路径模型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有望提出社会公正与政治信任影响合作行为的双路径模型及其调节变量, 一方面在理论上深化和拓展本领域的研究, 另一方面实践中通过提升公正感、强化过程变量(政治信任)、干预调节变量(结果依赖性)等策略促进合作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辛苦所得与意外所得的非理性消费偏差:基于IAT检测和ERP证据
    潘孝富;王昭静;高飞;徐莹
    2014, 22 (4):  596-605.  doi: 10.3724/SP.J.1042.2014.00596
    摘要 ( 1353 )   PDF(393KB) ( 2815 )  

    不同来源的财富因其在人们心理的权重差异会导致对其消费态度与方式的不同。前人运用一系列行为实验已发现意外所得更容易消费、辛苦所得则不容易消费。基于心理账户和内隐社会认知等理论, 运用IAT和ERP考察财富的意外所得与辛苦所得在人们心理引起的内在消费偏差, 进而对内隐消费态度和脑加工机制进行间接检测。IAT研究结果表明, 意外所得与容易消费的联结更加紧密, 辛苦所得与不易消费的联结更加紧密, 从内隐层面验证了前人的行为研究结论; ERP研究结果发现辛苦所得与意外所得这两个不同收入来源可能建立了不同脑加工机制, 且在P3和LPC成分得到反映, P3成分可能是反映辛苦所得组偏好难消费型消费方式的ERP成分, LPC反映了意外所得收入条件下个体偏好易消费型消费方式的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方法
    人类应激内分泌轴功能状态的测量
    黄雅梅;周仁来;孙智颖;吴梦莹
    2014, 22 (4):  606-617.  doi: 10.3724/SP.J.1042.2014.00606
    摘要 ( 1227 )   PDF(315KB) ( 3355 )  

    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cortex axis)是人类重要的应激内分泌轴, 静息与应激条件下HPA轴的机能障碍能引发应激相关疾病, 而HPA轴机能障碍的表现和原因并不明确。皮质醇作为HPA轴的终端产物能直接反映HPA轴活动, 唾液皮质醇优于其他生物样本皮质醇的特性使其成为测量HPA轴活动的最优指标, 因此寻找到合适的唾液皮质醇标识来反映静息与应激条件下的HPA轴调节变化, 能促进理解HPA轴机能障碍与疾病间的神经内分泌通路。近来研究常用的是以皮质醇觉醒反应(cortisol -awakening response, CAR)与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来分别表示静息与应激条件下的HPA轴活动。未来研究将结合应激反应的生理、心理指标, 进一步考察HPA轴调节的脑网络, 为应激反应提供脑-神经内分泌通路的生物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分配情境下的婴幼儿公平敏感性
    刘文;朱琳;温国旗
    2014, 22 (4):  618-624.  doi: 10.3724/SP.J.1042.2014.00618
    摘要 ( 1062 )   PDF(155KB) ( 2122 )  

    公平一直是道德规范领域的中心议题。公平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感知到的公平和不公平的稳定而个性化的反应, 随着自身成长具有一定可变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平敏感性的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方法, 认为第三方范式的引入使得婴幼儿研究的结果更加积极; 然后对分配情境下公平敏感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如社会情境、社会关系、分配资源等; 最后, 指出未来研究应将公平敏感性概念具体化, 对分配情境下各因素进行协调整合, 匹配跨文化跨年龄组条件以系统探讨婴幼儿公平敏感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操作性在物体表征中的作用
    倪龙;刘烨;傅小兰
    2014, 22 (4):  625-639.  doi: 10.3724/SP.J.1042.2014.00625
    摘要 ( 963 )   PDF(199KB) ( 1046 )  

    近10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对可操作物体的识别不仅依赖物体的视觉信息, 同时也依赖操作它的动作信息和知识, 即可操作性。来自行为实验、脑成像和脑损伤病人的研究都表明, 物体的可操作性在物体识别中会被激活, 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操作性的研究不但重新解释了生物与非生物、名词与动词的分离现象, 而且对于研究物体表征, 以及视觉物体识别的神经通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实场景搜索中的眼动返回抑制
    王娜;任衍具
    2014, 22 (4):  640-649.  doi: 10.3724/SP.J.1042.2014.00640
    摘要 ( 950 )   PDF(311KB) ( 1266 )  

    眼动返回抑制是指眼睛返回至先前注视过的位置(客体)时眼跳潜伏期长、可能性低的一种抑制现象。近年来, 研究者对真实场景搜索中的眼动返回抑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相关研究的经典实验范式、主要发现及其理论解释, 探讨了眼动返回抑制的容量、眼动返回抑制是否具有任务特异性、场景搜索中是否存在眼动返回促进以及眼动返回抑制的神经基础等问题, 并指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方向和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时间加工的影响因素
    江俊;王梓梦;万璇;蒋存梅
    2014, 22 (4):  650-658.  doi: 10.3724/SP.J.1042.2014.00650
    摘要 ( 1029 )   PDF(125KB) ( 1638 )  

    音乐的时间维度在音乐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 对音乐时间维度的加工受制于许多方面, 一方面, 音乐构成要素的特征影响着人们对音乐时间的加工; 另一方面, 听者的年龄、注意、工作记忆、音乐训练以及对音乐的熟悉性等因素也影响着他们对音乐时间加工的深度和广度。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确定音乐时间加工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 并对音乐时间加工中基因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展的敏感期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期决策的神经机制:基于体素形态学和弥散张量成像研究的证据
    付梅;汪强
    2014, 22 (4):  659-667.  doi: 10.3724/SP.J.1042.2014.00659
    摘要 ( 910 )   PDF(201KB) ( 2103 )  

    目前神经经济学的首要目标是探讨人们经济决策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脑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跨期决策作为经济决策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其理解可以丰富决策的理论内容。首先, 梳理了关于跨期决策神经机制研究, 阐述了跨期决策的四种理论, 分别为单一评价理论(single-valuation theory)、双评价理论(dual-valuation theory)、自我控制理论(self-control theory)和自我参照加工理论(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theory), 以及脑损伤研究证据。其次, 分别整理了基于体素形态学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跨期决策领域中的应用, 并揭示前额叶灰质和白质体积以及背外侧前额叶-纹状体神经纤维连接对于决策冲动性的影响。最后, 未来研究需要注意其在研究方法、认知过程、决策冲动性评估模型上的创新与突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年老化对风险决策和模糊决策的影响:来自生理性和病理性老化的证据
    喻婧;饶俪琳
    2014, 22 (4):  668-676.  doi: 10.3724/SP.J.1042.2014.00668
    摘要 ( 887 )   PDF(203KB) ( 1889 )  

    随着“全球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其中年老化对决策的影响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新关注点。风险决策和模糊决策受生理性老化和病理性老化影响的研究显示, 正常老化个体模糊决策能力受损, 但其风险决策能力受老化影响较小; 而病理性老化个体, 以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为例, 在两类决策行为上均表现出损伤; 此外, 脑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在完成决策任务时正常年老化个体纹状体激活模式与年轻人存在显著差异, 病理性老化个体杏仁核与腹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亦存在异常。未来的研究应同时考察并比较两类决策类型, 结合外周和中枢神经证据, 深入探讨老化对决策行为及神经环路造成影响的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社会行为潜在遗传因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胡文菊;郑红丽
    2014, 22 (4):  677-684.  doi: 10.3724/SP.J.1042.2014.00677
    摘要 ( 912 )   PDF(233KB) ( 2131 )  

    反社会行为是一种受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的复杂性行为, 但单个基因如单胺氧化酶基因(MAOA)、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因子基因(5-HTT)、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的影响并不能全面解释其产生的分子遗传机制。来自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向的方法——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把人类基因组中数以百万计的单核苷酸(SNPs)和复制数变异(CNVs)作为遗传标记, 在全基因组层面上,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关联研究, 经过反复验证来发现与外在表型相关的基因位点, 为进一步了解反社会行为复杂分子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未来的研究应该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将精确的基因分型技术与心理、环境因素相结合, 实现对复杂性行为或特质的基因-心理-环境模型的成因性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侵蚀效应
    冯竹青;葛岩
    2014, 22 (4):  685-692.  doi: 10.3724/SP.J.1042.2014.00685
    摘要 ( 1745 )   PDF(164KB) ( 4058 )  

    物质奖励制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但物质奖励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吗?依据认知评价理论, 奖励具有信息和控制两种因素, 前者有助于内在动机的维持, 后者则会损害内在动机, 即有侵蚀效应。这种侵蚀效应已经为众多研究所证明。对此效应的深入研究发现, 在不同情形下, 侵蚀效应的大小受到奖励条件设置、竞争情形、个体的归因倾向、反馈信息、自主选择空间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神经学研究则进一步观察到侵蚀效应的神经表征与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分自信的进化模型
    代涛涛;佐斌;徐富明;索玉贤
    2014, 22 (4):  693-701.  doi: 10.3724/SP.J.1042.2014.00693
    摘要 ( 1238 )   PDF(231KB) ( 2784 )  

    过分自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过分自信是指人们对自身绝对水平的高估, 使得对自己的评价优于实际水平, 广义的过分自信是一种非理性的过于优化的估计, 还包括对自身相对水平的高估。基于进化心理学理论和生态理性假设提出的进化模型认为, 过分自信是一种快速启发式认知策略, 在适应和生存中具有优势, 是进化选择的结果。根据对个体知觉偏差的不同假设, 进化模型分为二项式模型和正态模型, 都得出了一致的研究结论。与过分自信的自我提升理论、权重差异理论和信息差异理论相比较, 进化模型具有许多优点,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探讨和检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系模式框架下的具身社会关系
    陈昭蓉;李晔
    2014, 22 (4):  702-710.  doi: 10.3724/SP.J.1042.2014.00702
    摘要 ( 1149 )   PDF(168KB) ( 1885 )  

    具身认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关系与个体水平的认知一样都包含了具身方面, 这一问题最直接的解释框架是关系模式理论(Smith, 2008)。Fiske认为人类有4种基本关系类型:公共共享(CS)、等级排序(AR)、平等匹配(EM)和市场定价(MP), 前三种都是具身的, 与不同的具身线索存在联系, 也得到了实证支持。当前具身社会关系研究存在不足, 例如解释范围有限、缺乏整合和深入研究等。未来可以从婴幼儿的发展性研究等入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际威胁:影响因素与减少策略
    党宝宝;高承海;杨阳;万明钢
    2014, 22 (4):  711-720.  doi: 10.3724/SP.J.1042.2014.00711
    摘要 ( 1527 )   PDF(172KB) ( 3887 )  

    群际威胁是增强消极刻板印象和偏见的重要因素, 甚至可以导致群际冲突或暴力。影响群际威胁的因素包括个体的感知与经验、群体特征、社会政策和法规等。通过改变社会分类, 模糊群际边界, 并创造群际接触的机会, 能够增加群际认同感, 降低群际威胁感, 减少群际偏见, 促进积极的群际关系。今后的研究需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完善群际威胁的理论模型, 并探索相关变量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为促进和改善群际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排斥反应
    吴莹;杨宜音;赵志裕
    2014, 22 (4):  721-730.  doi: 10.3724/SP.J.1042.2014.00721
    摘要 ( 2342 )   PDF(170KB) ( 5671 )  

    全球化导致文化价值观的跨国界传播, 也可能因为侵蚀地方(local)传统文化使人感到恐慌。文化排斥现象就是人们对全球化过程的反应之一, 它是指人们为了使传统文化免遭污染而可能对外来文化表现出的排斥。文化排斥反应出现的前提是双文化启动效应, 即在两种或多种文化共同出现的情境中文化的类别属性被凸显出来。其中, 厌恶性情绪是双文化情境激发出文化排斥反应的中介机制。文化排斥反应具有的边界属性:内群体象征性文化被污染、人们感知到外来文化的入侵性、或存在性动机被唤起、具有较高认知需求、受类别化思维启动、对外来文化认同较低或对内群文化认同较高时, 人们更倾向于对外来文化表现出排斥性反应。未来研究将借鉴文化排斥研究范式探讨更广泛的群际关系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