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瑶, 王雪珂, 冯廷勇. 人类为什么会拖延?基于多模态多组学视角的解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3): 520-536. |
[2] |
唐苏勤, 彭闻捷, 余茵琪, 符仲芳. 丧亲人群网络化心理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与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2): 256-273. |
[3] |
赵立, 白莎. 数媒时代焦虑、抑郁与社会比较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1): 92-106. |
[4] |
温秀娟, 马毓璟, 谭斯祺, 李芸, 刘文华. 身体还是认知努力的损害?抑郁症努力奖赏动机评估及计算模型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1): 107-122. |
[5] |
张玥, 董艺佳, 蒋奖. 从领域到属性:亲环境行为测量的问题及建议[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1): 163-175. |
[6] |
丁颖, 汪紫滢, 李卫东. 抑郁症疼痛加工的行为特点及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8): 1315-1327. |
[7] |
詹紫薇, 王梦梦, 索涛, 蒋艳菊. “一个连续过程”与“三个阶段”: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原因探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6): 928-938. |
[8] |
孟现鑫, 陈怡静, 王馨怡, 袁加锦, 俞德霖. 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246-263. |
[9] |
车强燕, 孙韵琳, 靳佳, 朱春燕, 汪凯, 叶榕, 余凤琼. 神经反馈增强积极情绪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342-363. |
[10] |
吴朝毅, 王振. 抑郁症情绪失调的动态特征:情绪动力学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364-385. |
[11] |
陈寿勇, 李静. 环境物质主义的发生机制及条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2): 2109-2123. |
[12] |
邱林波, 宛小昂. 环境感官线索对饮食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1): 1933-1946. |
[13] |
赵偲琪, 刘若婷, 胡晓檬. 全人类认同提升亲社会心理和行为及其解释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0): 1697-1708. |
[14] |
张凤翔, 陈美璇, 蒲艺, 孔祥祯. 空间导航能力个体差异的多层次形成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9): 1642-1664. |
[15] |
李鑫, 刘振会, 罗杰, 金童林, 贾彦茹, 乌云特娜. 亲环境态度与行为的代际传递效应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7): 1254-1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