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坚, 尹奎, 侯楠, 邹艳春, 聂琦. 如何激发员工绿色行为?绿色变革型领导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0, 52(9): 1105-1120. |
[2] |
常淑敏, 郭明宇, 王靖民, 王玲晓, 张文新. 学校资源对青少年早期幸福感发展的影响:意向性自我调节的纵向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20, 52(7): 874-885. |
[3] |
王燕, 侯博文, 刘文锦. 童年亲子关系与“好资源”对未婚男性性开放态度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0, 52(2): 207-215. |
[4] |
傅安国, 张再生, 郑剑虹, 岳童, 林肇宏, 吴娜, 黄希庭. 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J]. 心理学报, 2020, 52(1): 66-80. |
[5] |
范伟, 任梦梦, 肖俊泽, 简增郸, 杜晓明, 傅小兰.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19, 51(9): 992-1006. |
[6] |
刘璐, 肖雪, 刘丽莎, 徐良苑, 张旭然, 李燕芳. 儿童在不同卷入情境下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内群体偏爱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19, 51(5): 584-597. |
[7] |
康勇军, 彭坚. 累并快乐着:服务型领导的收益与代价——基于工作-家庭资源模型视角[J]. 心理学报, 2019, 51(2): 227-237. |
[8] |
常淑敏, 张丽娅, 王玲晓. 发展资源在减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中的累积效应及关系模式[J]. 心理学报, 2019, 51(11): 1244-1255. |
[9] |
谢东杰, 路浩, 苏彦捷. 学龄前儿童分配模式的传递效应:心理理论和共情的作用 *[J]. 心理学报, 2018, 50(9): 1018-1028. |
[10] |
于婷婷, 殷悦, 王舒, 周淑金, 唐晓晨, 罗俊龙. 不同意识水平下认知资源对直觉优势效应的调节 *[J]. 心理学报, 2018, 50(6): 583-591. |
[11] |
邵建平, 韩雪, 柳武妹. 外部环境资源短缺对员工薪酬奖励偏好的影响与机制[J]. 心理学报, 2018, 50(12): 1428-1437. |
[12] |
王燕, 侯博文, 李歆瑶, 李晓煦, 焦璐. 不同性别比和资源获取能力 对未婚男性择偶标准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7, 49(9): 1195-1205. |
[13] |
张豹, 胡岑楼, 陈颜璋, 缪素媚, 黄赛. 工作记忆与知觉负载对工作记忆表征 引导注意的调节[J]. 心理学报, 2017, 49(8): 1009-1021. |
[14] |
刘超, 刘军, 朱丽, 武守强. 规则适应视角下辱虐管理的成因机制[J]. 心理学报, 2017, 49(7): 966-979. |
[15] |
吴彦文, 游旭群. 颜色字词的识别真的无需注意力资源的参与?——来自Stroop范式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17, 49(10): 1267-1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