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 ›› 2023, Vol. 55 ›› Issue (12): 2035-2058.doi: 10.3724/SP.J.1041.2023.02035
• 研究报告 • 上一篇
收稿日期:
2022-12-31
发布日期:
2023-10-16
出版日期:
2023-12-25
通讯作者:
贾良定, E-mail: jldyxlzs@nju.edu.cn
基金资助:
LI Luyun1, JIA Liangding1(), ZHANG Yijie1, WEI Liangyu2
Received:
2022-12-31
Online:
2023-10-16
Published:
2023-12-25
摘要:
劳务派遣员工的双重组织身份具有互补性和动态性特征。现有文献主要探讨单一组织情境下多重身份管理问题, 对员工如何管理具有互补性和动态性的双重组织身份知之甚少。通过对34位来自不同行业的派遣员工访谈及其他数据的质性分析, 文章构建了“劳务派遣员工双重组织身份动态发展模型”: (1)双重组织身份的期望与体验的比较有三种可能结果, “匹配−匹配”推动双重组织身份实现, “不匹配−不匹配”造成双重组织身份破裂, 而“匹配−不匹配”是引发双重组织身份动态管理的主要动因; (2)“匹配−不匹配”使派遣员工陷入身份尴尬, 他们会依据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身份中的相对重要性, 采用不同身份辩护策略, 身份隔离、身份比较和身份创造三种策略会缓解身份尴尬, 促使双重组织身份实现; 身份反刍策略会造成身份尴尬的进一步恶化, 导致双重组织身份破裂。文章丰富了身份理论和组织社会化理论, 对派遣员工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
李路云, 贾良定, 张熠婕, 魏良玉. (2023). 身份尴尬与身份辩护:劳务派遣员工组织身份发展过程. 心理学报, 55(12), 2035-2058.
LI Luyun, JIA Liangding, ZHANG Yijie, WEI Liangyu. (2023). Identity embarrassment and identity defense: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of dispatched employees.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55(12), 2035-2058.
身份显著 | 结构关系 | 分析层次 | 身份问题 | 研究举例 |
---|---|---|---|---|
一个身份在一个情境下显著 | 独立 | 集体身份 | 负面溢出 | 家庭身份和工作身份(Knapp et al., |
两个身份在一个情境下显著 | 交叉 | 个性身份, 关系身份, 集体身份 | 混淆, 冲突 | 职业身份与组织身份(Bamber & Iyer, 合资公司组织身份与其母公司组织身份(Li et al., |
两个身份在一个情境下显著 | 嵌套 | 关系身份, 集体身份 | 趋同, 分化 | 全球化/国际化跨国公司子公司组织身份与总部组织身份(Vora & Kostova, |
表1 双重身份研究文献梳理
身份显著 | 结构关系 | 分析层次 | 身份问题 | 研究举例 |
---|---|---|---|---|
一个身份在一个情境下显著 | 独立 | 集体身份 | 负面溢出 | 家庭身份和工作身份(Knapp et al., |
两个身份在一个情境下显著 | 交叉 | 个性身份, 关系身份, 集体身份 | 混淆, 冲突 | 职业身份与组织身份(Bamber & Iyer, 合资公司组织身份与其母公司组织身份(Li et al., |
两个身份在一个情境下显著 | 嵌套 | 关系身份, 集体身份 | 趋同, 分化 | 全球化/国际化跨国公司子公司组织身份与总部组织身份(Vora & Kostova, |
编号 | 性别 | 年龄 (岁) | 受教育 程度 | 婚姻状况 | 岗位类型 | 用工单位 类型 | 派遣时 间(月) | 以往是否有 派遣经历 | 平均月 收入(元)a | 双重组织认同情 况(AID, CID) |
---|---|---|---|---|---|---|---|---|---|---|
XZ-01 | 女 | 26~29 | 大学本科 | 未婚 | 行政管理 | 高校 | 12 | 无 | 3000~5000 | (低, 低) |
SB-02 | 男 | 20~25 | 高中/中专 | 未婚 | 设备操作工 | 企业 | 11 | 有 | 3000~5000 | (高, 低) |
GC-03 | 男 | 26~29 | 高中/中专 | 未婚 | 工程项目管理员 | 企业 | 11 | 有 | 5000~10000 | (高, 高) |
XZ-04 | 女 | 26~29 | 大学本科 | 未婚 | 行政管理 | 企业 | 11 | 有 | 5000~10000 | (低, 低) |
XZ-05 | 女 | 26~29 | 大学本科 | 已婚, 有子 | 行政管理 | 事业单位 | 6 | 无 | 3000~5000 | (低, 低) |
SB-06 | 男 | 30~35 | 高中/中专 | 已婚, 有子 | 设备操作工 | 企业 | 8 | 有 | 3000~5000 | (高, 高) |
XZ-07 | 女 | 26~29 | 大学本科 | 未婚 | 行政管理 | 企业 | 12 | 无 | 3000~5000 | (低, 低) |
CP-08 | 男 | 20~25 | 大学本科 | 未婚 | 产品检测员 | 企业 | 12 | 无 | 5000~10000 | (高, 高) |
GC-09 | 男 | 30~35 | 大学专科 | 已婚, 无子 | 工程项目管理员 | 企业 | 12 | 有 | 10000~20000 | (低, 高) |
SB-10 | 男 | 20~25 | 大学本科 | 未婚 | 设备操作工 | 企业 | 12 | 无 | 3000~5000 | (高, 高) |
CP-11 | 男 | 20~25 | 大学本科 | 未婚 | 产品检测员 | 企业 | 9 | 有 | ~ | (高, 低) |
QT-12 | 女 | 30~35 | 大学专科 | 已婚, 有子 | 库房管理 | 企业 | 6 | 有 | 3000~5000 | (高, 高) |
…… | …… | |||||||||
GC-18 | 男 | 20~25 | 大学本科 | 未婚 | 工程项目管理员 | 企业 | 10 | 无 | 3000~5000 | (低, 低) |
XZ-19 | 男 | 26~29 | 大学本科 | 未婚 | 行政管理 | 事业单位 | 12 | 无 | 2000~3000 | (低, 低) |
XZ-20 | 女 | 30~35 | 大学本科 | 已婚, 有子 | 行政管理 | 事业单位 | 20 | 有 | ~ | (高, 低) |
CX-21 | 女 | 26~29 | 大学专科 | 未婚 | 程序员 | 企业 | 12 | 有 | 5000~10000 | (高, 低) |
…… | …… | |||||||||
QT-26 | 女 | 30~35 | 大学专科 | 已婚, 有子 | 招投标专员 | 企业 | 11 | 有 | 3000~5000 | (低, 高) |
…… | …… | |||||||||
XZ-29 | 女 | 26~29 | 硕士及以上 | 未婚 | 行政管理 | 企业 | 8 | 无 | 3000~5000 | (高, 低) |
QT-30 | 女 | 30~35 | 大学本科 | 未婚 | 咖啡店经理助理 | 企业 | 9 | 无 | 5000~10000 | (低, 低) |
…… | …… | |||||||||
CP-34 | 女 | 20~25 | 大学本科 | 已婚, 无子 | 产品检测员 | 企业 | 9 | 无 | 3000~5000 | (低, 低) |
表2 受访者基本信息
编号 | 性别 | 年龄 (岁) | 受教育 程度 | 婚姻状况 | 岗位类型 | 用工单位 类型 | 派遣时 间(月) | 以往是否有 派遣经历 | 平均月 收入(元)a | 双重组织认同情 况(AID, CID) |
---|---|---|---|---|---|---|---|---|---|---|
XZ-01 | 女 | 26~29 | 大学本科 | 未婚 | 行政管理 | 高校 | 12 | 无 | 3000~5000 | (低, 低) |
SB-02 | 男 | 20~25 | 高中/中专 | 未婚 | 设备操作工 | 企业 | 11 | 有 | 3000~5000 | (高, 低) |
GC-03 | 男 | 26~29 | 高中/中专 | 未婚 | 工程项目管理员 | 企业 | 11 | 有 | 5000~10000 | (高, 高) |
XZ-04 | 女 | 26~29 | 大学本科 | 未婚 | 行政管理 | 企业 | 11 | 有 | 5000~10000 | (低, 低) |
XZ-05 | 女 | 26~29 | 大学本科 | 已婚, 有子 | 行政管理 | 事业单位 | 6 | 无 | 3000~5000 | (低, 低) |
SB-06 | 男 | 30~35 | 高中/中专 | 已婚, 有子 | 设备操作工 | 企业 | 8 | 有 | 3000~5000 | (高, 高) |
XZ-07 | 女 | 26~29 | 大学本科 | 未婚 | 行政管理 | 企业 | 12 | 无 | 3000~5000 | (低, 低) |
CP-08 | 男 | 20~25 | 大学本科 | 未婚 | 产品检测员 | 企业 | 12 | 无 | 5000~10000 | (高, 高) |
GC-09 | 男 | 30~35 | 大学专科 | 已婚, 无子 | 工程项目管理员 | 企业 | 12 | 有 | 10000~20000 | (低, 高) |
SB-10 | 男 | 20~25 | 大学本科 | 未婚 | 设备操作工 | 企业 | 12 | 无 | 3000~5000 | (高, 高) |
CP-11 | 男 | 20~25 | 大学本科 | 未婚 | 产品检测员 | 企业 | 9 | 有 | ~ | (高, 低) |
QT-12 | 女 | 30~35 | 大学专科 | 已婚, 有子 | 库房管理 | 企业 | 6 | 有 | 3000~5000 | (高, 高) |
…… | …… | |||||||||
GC-18 | 男 | 20~25 | 大学本科 | 未婚 | 工程项目管理员 | 企业 | 10 | 无 | 3000~5000 | (低, 低) |
XZ-19 | 男 | 26~29 | 大学本科 | 未婚 | 行政管理 | 事业单位 | 12 | 无 | 2000~3000 | (低, 低) |
XZ-20 | 女 | 30~35 | 大学本科 | 已婚, 有子 | 行政管理 | 事业单位 | 20 | 有 | ~ | (高, 低) |
CX-21 | 女 | 26~29 | 大学专科 | 未婚 | 程序员 | 企业 | 12 | 有 | 5000~10000 | (高, 低) |
…… | …… | |||||||||
QT-26 | 女 | 30~35 | 大学专科 | 已婚, 有子 | 招投标专员 | 企业 | 11 | 有 | 3000~5000 | (低, 高) |
…… | …… | |||||||||
XZ-29 | 女 | 26~29 | 硕士及以上 | 未婚 | 行政管理 | 企业 | 8 | 无 | 3000~5000 | (高, 低) |
QT-30 | 女 | 30~35 | 大学本科 | 未婚 | 咖啡店经理助理 | 企业 | 9 | 无 | 5000~10000 | (低, 低) |
…… | …… | |||||||||
CP-34 | 女 | 20~25 | 大学本科 | 已婚, 无子 | 产品检测员 | 企业 | 9 | 无 | 3000~5000 | (低, 低) |
图3 劳务派遣员工双重组织身份动态发展模型 注: OIA表示派遣单位组织身份; OIC表示用工单位组织身份。A表示派遣单位, C表示用工单位。匹配−匹配, 代表OIA期望−体验匹配, OIC期望−体验匹配。不匹配−不匹配, 代表OIA期望−体验不匹配, OIC期望−体验不匹配。匹配−不匹配, 代表①OIA期望−体验不匹配, OIC期望−体验匹配; ②OIA期望−体验匹配, OIC期望−体验不匹配。
访谈数据及相应标签 | 一阶概念 | 二阶概念 | 核心概念 |
---|---|---|---|
$\bullet$毕竟我要养孩子, 我肯定要选择稳定一点的, 有保底工资, 然后又可以抽成的嘛。……自己如果有活的话, 天天能干的话自己干比较可观嘛, 然后, 但是不稳定嘛, 也有可能就是干一个月休三个月中, 说不准, 所以说还是呆在公司。这也是当时选择这家派遣公司主要的, 主要的原因。【A-期望收入稳定】(SB-06-176) | 满足家庭基本开支 | 养家求稳需要 | 双重组织身份期望 |
$\bullet$当时是考虑了派遣公司有很多工作地点, 容易选一些离家近一点的地点。因为我女儿才一岁不到, 像我一周或半个月回家看孩子, 就很方便。【A-期望工作不影响照看孩子】(CX-23-283) $\bullet$人才公司在家附近, 给你介绍的工作也在家附近, 在城市里……因为我是独生, 家里就我一个孩子, 上班想离家近些, 稍稍看看父母。【A-期望工作不影响照看父母】(CP-34-45) | 满足家庭角色要求 | ||
$\bullet$20年疫情, 当时疫情并不是很好那个什么(找工作)。所以就选择了这家(派遣单位)……它能很快帮忙找到工作, 先解决吃饭问题嘛。【A-温饱压力】(CX-22-173) | 暂时缓解个人生存压力 | ||
$\bullet$实际上, 来这儿的原因的话主要也是, 嗯, 想来一些, 在国内吧, 比较有名的公司来看一下, 涨涨见识之类的那种, 去学习一下他们的那个, 学习他们的技术呀……规范之类的东西。【C-工作技能未来提升】(CX-22-151) | 未来自我提升 | 曲线成长需要 | |
$\bullet$我在北方, 南方相对来说多。北方不是很多, 但是肯定就是现在这个, 咱们国内对于这个半导体行业他挺扶持的, 我感觉应该是有作用。【C-行业未来发展前景】(SB-13-61) | 职业发展前景 | ||
$\bullet$如果不是派遣, 我不能来这里工作呀。因为, 他没有名额了, 就是正式岗位的名额了, 只能派遣呀。【C-直接雇佣名额少】(XZ-04-121) $\bullet$人家门槛就是985、211的研究生, 本科还是得985、211, 是基本门槛, 你没有这个门槛, 你连递到人家面前的简历都没有这机会……【C-招聘要求高】(CX-23-220) | 低门槛进入用工单位 | ||
$\bullet$(派遣单位所在的集团公司)应该算是县里面的第二大企业了【A-行业排名】(XZ-19-223) $\bullet$我就看到这家公司……他们, 哎呦……他们是有国有的, 而且他们大股东是上市公司, 而且做到国内的number one。【C-行业排名】 (SB-13-65) | 组织地位 | 表层认同需要 | |
$\bullet$这个派遣公司也算是行业内比较好的。工资社保都没问题。【A-行业内信誉】(GC-09-93) $\bullet$再一个就是……, 父母那一辈就觉得是个比较, 怎么说, 体面的工作, 说出去也好听。【C-工作体面】(XZ-14-162) | 组织声誉 |
表3 双重组织身份期望编码示例
访谈数据及相应标签 | 一阶概念 | 二阶概念 | 核心概念 |
---|---|---|---|
$\bullet$毕竟我要养孩子, 我肯定要选择稳定一点的, 有保底工资, 然后又可以抽成的嘛。……自己如果有活的话, 天天能干的话自己干比较可观嘛, 然后, 但是不稳定嘛, 也有可能就是干一个月休三个月中, 说不准, 所以说还是呆在公司。这也是当时选择这家派遣公司主要的, 主要的原因。【A-期望收入稳定】(SB-06-176) | 满足家庭基本开支 | 养家求稳需要 | 双重组织身份期望 |
$\bullet$当时是考虑了派遣公司有很多工作地点, 容易选一些离家近一点的地点。因为我女儿才一岁不到, 像我一周或半个月回家看孩子, 就很方便。【A-期望工作不影响照看孩子】(CX-23-283) $\bullet$人才公司在家附近, 给你介绍的工作也在家附近, 在城市里……因为我是独生, 家里就我一个孩子, 上班想离家近些, 稍稍看看父母。【A-期望工作不影响照看父母】(CP-34-45) | 满足家庭角色要求 | ||
$\bullet$20年疫情, 当时疫情并不是很好那个什么(找工作)。所以就选择了这家(派遣单位)……它能很快帮忙找到工作, 先解决吃饭问题嘛。【A-温饱压力】(CX-22-173) | 暂时缓解个人生存压力 | ||
$\bullet$实际上, 来这儿的原因的话主要也是, 嗯, 想来一些, 在国内吧, 比较有名的公司来看一下, 涨涨见识之类的那种, 去学习一下他们的那个, 学习他们的技术呀……规范之类的东西。【C-工作技能未来提升】(CX-22-151) | 未来自我提升 | 曲线成长需要 | |
$\bullet$我在北方, 南方相对来说多。北方不是很多, 但是肯定就是现在这个, 咱们国内对于这个半导体行业他挺扶持的, 我感觉应该是有作用。【C-行业未来发展前景】(SB-13-61) | 职业发展前景 | ||
$\bullet$如果不是派遣, 我不能来这里工作呀。因为, 他没有名额了, 就是正式岗位的名额了, 只能派遣呀。【C-直接雇佣名额少】(XZ-04-121) $\bullet$人家门槛就是985、211的研究生, 本科还是得985、211, 是基本门槛, 你没有这个门槛, 你连递到人家面前的简历都没有这机会……【C-招聘要求高】(CX-23-220) | 低门槛进入用工单位 | ||
$\bullet$(派遣单位所在的集团公司)应该算是县里面的第二大企业了【A-行业排名】(XZ-19-223) $\bullet$我就看到这家公司……他们, 哎呦……他们是有国有的, 而且他们大股东是上市公司, 而且做到国内的number one。【C-行业排名】 (SB-13-65) | 组织地位 | 表层认同需要 | |
$\bullet$这个派遣公司也算是行业内比较好的。工资社保都没问题。【A-行业内信誉】(GC-09-93) $\bullet$再一个就是……, 父母那一辈就觉得是个比较, 怎么说, 体面的工作, 说出去也好听。【C-工作体面】(XZ-14-162) | 组织声誉 |
访谈数据及相应标签 | 一阶概念 | 二阶概念 | 核心概念 |
---|---|---|---|
$\bullet$然后像我们的(工资发放)话, 嗯, 这个就得看运气……有时候早、早一点时间, 比如晚就拖到22号了。【A-收入不确定性】(GC-18-15) $\bullet$就当你年纪大的时候, 有可能他不会, 有可能不会把你辞退, 嗯, 但是他会让你干一个根本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可能再过几年之后它会无形之中就把我淘汰了。【A-职业发展危机感】(XZ-05-167) $\bullet$再一个是就是不稳定……然后如果(项目)是不行, 就随时给你撤了, 说撤就给撤了, 也不需要理由。【C-派遣任务稳定性】(CX-24-61) $\bullet$就是错误你不敢犯太多。你必须比正式工更小心一点嘛……就害怕你被退回那个劳务派遣公司。【C-被退回的担忧程度】(XZ-15-186) | 不安 全感AC | 非对称的情感实践 | 双重组 织身份 体验 |
$\bullet$就是感觉我在那个团队里面, 我还是能排得上前三的, 感觉老板也不会轻易的开除我, 还是感觉就是这个位置挺牢固的。【A-基于能力的信任感知】(SB-06-218) $\bullet$他们不是说, 给你派过去, 就放养, 不管你, 不是的。【A-基于服务专业性的信任感知】(CP-08-127) $\bullet$我的技术哇, 这个活离不开我。只要我在这儿(用工单位), 就保证工序正常。【C-基于能力的信任感知】(CP-28-32) $\bullet$大家相互之间理解和信任, 能帮忙的话, 也都在做。【C-基于人际关系的信任感知】(XZ-29-95) $\bullet$不管不管你说, 嗯, 收错了还是(害怕)你贪了……所以现在很多很多的业务就慢慢的就让他们, 就我们没有权限了哦。【C-基于雇佣形式的信任感知】(XZ-05-153) | 信任 感AC | ||
$\bullet$有点疲惫, 好多工作都是重复的。【C-工作单调/重复】(XZ-19-117) $\bullet$你看我们现在每天都那么累, 都那么累, 然后它(指用工单位)还看你表现给你打分还是投票, 所以你就会觉得有时候挺无语的……可能就有点躺平的感觉了。【C-工作压力】(XZ-05-232) | 倦怠感C | ||
$\bullet$然后做一些公益活动的时候, 其实我觉得, 嗯, 自己就是毕竟也是这里的一份子嘛……成就感在里面。【C-工作具有意义】(XZ-07-97) $\bullet$就是刚入职的话, 一般都是操作那种比较简单的……也不敢让你操作难的, 然后去工作一段时间之后, 就是你可以自己慢慢尝试, 就是操作一些, 已经有一定经验了, 就可以操作一些比较难的步骤了, 然后就是能够提升自己的潜能吧, 就发掘自己潜能吧。【C-工作技能提升】(SB-10-202) $\bullet$价值实现就是, 要来了文件, 就是要来了资料, 然后资料内容, 就是通过我自己的就是努力嘛, 就是帮他们完善。【自我价值实现】(CZ-14-178) | 成就感C | ||
$\bullet$你要是能干的话, 就是跟他们签合同, 你要不想干呢, 就可以不干……他们好多单位摆在你面前, 我呢适合干这个, 他就给你看……你是这里的员工, 就该给你这权利。【A-派遣任务选择】(QT-12-81) $\bullet$他们就是首先会对你的一个东西做一个评价, 就是比如说你这个东西做得好, 做得不好。就首先会有人给你把关。【C-工作成果反馈】(CX-21-129) $\bullet$我毕竟在这边办公室工作, 我找到好的方法, 我应该是向大家建议的, 我没有太大的, 其他的想法, 因为对我而言, 这些东西没有太大的利益。【C-工作建言行为】(XZ-16-161) | 工作自主行为AC | 非对称的行为实践 | 双重组 织身份 体验 |
$\bullet$领导那么, 就这么认真负责, 很值得你学习, 你肯定也会比之前更努力工作嘛。【C-模仿或学习领导】(CP-08-54) $\bullet$我一般都是跟着别人学习嘛, 主要是他们别人干活我跟着看。【C-模仿或学习同事】(XZ-15-149) | 模仿或学习行为C | ||
$\bullet$还有就是过年发个礼品什么的, 可能给我们通知一下……一般都是什么, 那个三只松鼠的大礼包之类的, 或者一些小吃的, 都是……因为看到别人不发的时候, 你发的话, 肯定会(对组织)有(积极的评价)。【A-节假日福利发放】(CX-23-134) $\bullet$福利, 比如生日礼品卡, 是***(派遣单位的名字)来操作的。基本上协商个日子, 他们来公司发给员工。【A-节假日福利发放】 (C-2-25) $\bullet$这都是劳务派遣公司跟我讲, 我都跟厂(用工单位)都谈不上这些东西, 就是劳务派遣公司跟你说, 什么待遇……什么医疗养老保险哪, 你的工资哪, 底薪……这些都是劳务派遣公司跟我谈的。【A-工资社保咨询】(QT-12-96) | 工作辅 助性活 动沟通A | ||
$\bullet$就是喝酒啊、聚会啊, 等等的。大家一些玩玩哇。【A&C-聚餐活动】(GC-03-39) $\bullet$我们私下经常, 嗯, 怎么讲呢, 在一块打打羽毛球打乒乓球。【C-文体活动】(XZ-17-49) $\bullet$之前有个人, 他就是在情感上遇到点问题了, 然后大家都开导他。【C-生活上互相关照】(SB-10-82) | 非正式人际互动AC | ||
$\bullet$但是我最大的感受是人情味很浓, 他是有人情味的单位……没有人情味的单位, 你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是一种, 产生充满了勾心斗角的气氛。【C-组织氛围凝聚性】(XZ-16-163) $\bullet$他们那边就是职位等级挺严厉的, 感觉。【C-组织氛围灵活性】(GC-18-101) $\bullet$都没有上下(级关系), 我们其实,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 没有上下级关系。【C-组织氛围灵活性】(CX-24-41) | 组织氛 围感知C | 非对称的认知实践 | |
$\bullet$但是呢, 就是, 感觉到有时候他们正岗对于外派有一种就是……居高, 就是那种, 就好像他们就感觉到他们很厉害, 就是有点瞧不起外派的这种感觉。【C-同事的歧视】(CX-21-141) $\bullet$有些单位(用工单位)里面正式工确实看不起派遣工, 这很正常。【C-同事的歧视】(A-1-68) $\bullet$领导看待我们的眼神与看待正式工都不一样……就带着有色眼(镜)看你。【C-管理者的歧视】(CP-31-123) | 歧视 觉知C | ||
$\bullet$吸血鬼吧, 除此之外, 没有别的。【A-组织价值观消极评价】(CX-22-228) $\bullet$制造业就讲工匠精神嘛。而且我们做的好多产品都是出口的, 什么日本啊, 亚洲国家、欧洲国家, 所以说你肯定要做点好嘛……肯定那个认同哪!【C-组织价值观积极评价】(SB-13-161) | 组织价值观评价AC | ||
$\bullet$只有合同, 就是那个劳动合同说明你在法律上, 是他们的员工, 但是实际上, 从来没觉得你是那里的员工。【A-形式雇佣关系】(XZ-01-61) $\bullet$就是你去**(用工单位)工作就感觉自己是外人, 就感觉, 不是**。【C-感知自己不是组织的一份子】(CX-24-175) | 组织成员感知AC |
表4 双重组织身份体验编码示例
访谈数据及相应标签 | 一阶概念 | 二阶概念 | 核心概念 |
---|---|---|---|
$\bullet$然后像我们的(工资发放)话, 嗯, 这个就得看运气……有时候早、早一点时间, 比如晚就拖到22号了。【A-收入不确定性】(GC-18-15) $\bullet$就当你年纪大的时候, 有可能他不会, 有可能不会把你辞退, 嗯, 但是他会让你干一个根本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可能再过几年之后它会无形之中就把我淘汰了。【A-职业发展危机感】(XZ-05-167) $\bullet$再一个是就是不稳定……然后如果(项目)是不行, 就随时给你撤了, 说撤就给撤了, 也不需要理由。【C-派遣任务稳定性】(CX-24-61) $\bullet$就是错误你不敢犯太多。你必须比正式工更小心一点嘛……就害怕你被退回那个劳务派遣公司。【C-被退回的担忧程度】(XZ-15-186) | 不安 全感AC | 非对称的情感实践 | 双重组 织身份 体验 |
$\bullet$就是感觉我在那个团队里面, 我还是能排得上前三的, 感觉老板也不会轻易的开除我, 还是感觉就是这个位置挺牢固的。【A-基于能力的信任感知】(SB-06-218) $\bullet$他们不是说, 给你派过去, 就放养, 不管你, 不是的。【A-基于服务专业性的信任感知】(CP-08-127) $\bullet$我的技术哇, 这个活离不开我。只要我在这儿(用工单位), 就保证工序正常。【C-基于能力的信任感知】(CP-28-32) $\bullet$大家相互之间理解和信任, 能帮忙的话, 也都在做。【C-基于人际关系的信任感知】(XZ-29-95) $\bullet$不管不管你说, 嗯, 收错了还是(害怕)你贪了……所以现在很多很多的业务就慢慢的就让他们, 就我们没有权限了哦。【C-基于雇佣形式的信任感知】(XZ-05-153) | 信任 感AC | ||
$\bullet$有点疲惫, 好多工作都是重复的。【C-工作单调/重复】(XZ-19-117) $\bullet$你看我们现在每天都那么累, 都那么累, 然后它(指用工单位)还看你表现给你打分还是投票, 所以你就会觉得有时候挺无语的……可能就有点躺平的感觉了。【C-工作压力】(XZ-05-232) | 倦怠感C | ||
$\bullet$然后做一些公益活动的时候, 其实我觉得, 嗯, 自己就是毕竟也是这里的一份子嘛……成就感在里面。【C-工作具有意义】(XZ-07-97) $\bullet$就是刚入职的话, 一般都是操作那种比较简单的……也不敢让你操作难的, 然后去工作一段时间之后, 就是你可以自己慢慢尝试, 就是操作一些, 已经有一定经验了, 就可以操作一些比较难的步骤了, 然后就是能够提升自己的潜能吧, 就发掘自己潜能吧。【C-工作技能提升】(SB-10-202) $\bullet$价值实现就是, 要来了文件, 就是要来了资料, 然后资料内容, 就是通过我自己的就是努力嘛, 就是帮他们完善。【自我价值实现】(CZ-14-178) | 成就感C | ||
$\bullet$你要是能干的话, 就是跟他们签合同, 你要不想干呢, 就可以不干……他们好多单位摆在你面前, 我呢适合干这个, 他就给你看……你是这里的员工, 就该给你这权利。【A-派遣任务选择】(QT-12-81) $\bullet$他们就是首先会对你的一个东西做一个评价, 就是比如说你这个东西做得好, 做得不好。就首先会有人给你把关。【C-工作成果反馈】(CX-21-129) $\bullet$我毕竟在这边办公室工作, 我找到好的方法, 我应该是向大家建议的, 我没有太大的, 其他的想法, 因为对我而言, 这些东西没有太大的利益。【C-工作建言行为】(XZ-16-161) | 工作自主行为AC | 非对称的行为实践 | 双重组 织身份 体验 |
$\bullet$领导那么, 就这么认真负责, 很值得你学习, 你肯定也会比之前更努力工作嘛。【C-模仿或学习领导】(CP-08-54) $\bullet$我一般都是跟着别人学习嘛, 主要是他们别人干活我跟着看。【C-模仿或学习同事】(XZ-15-149) | 模仿或学习行为C | ||
$\bullet$还有就是过年发个礼品什么的, 可能给我们通知一下……一般都是什么, 那个三只松鼠的大礼包之类的, 或者一些小吃的, 都是……因为看到别人不发的时候, 你发的话, 肯定会(对组织)有(积极的评价)。【A-节假日福利发放】(CX-23-134) $\bullet$福利, 比如生日礼品卡, 是***(派遣单位的名字)来操作的。基本上协商个日子, 他们来公司发给员工。【A-节假日福利发放】 (C-2-25) $\bullet$这都是劳务派遣公司跟我讲, 我都跟厂(用工单位)都谈不上这些东西, 就是劳务派遣公司跟你说, 什么待遇……什么医疗养老保险哪, 你的工资哪, 底薪……这些都是劳务派遣公司跟我谈的。【A-工资社保咨询】(QT-12-96) | 工作辅 助性活 动沟通A | ||
$\bullet$就是喝酒啊、聚会啊, 等等的。大家一些玩玩哇。【A&C-聚餐活动】(GC-03-39) $\bullet$我们私下经常, 嗯, 怎么讲呢, 在一块打打羽毛球打乒乓球。【C-文体活动】(XZ-17-49) $\bullet$之前有个人, 他就是在情感上遇到点问题了, 然后大家都开导他。【C-生活上互相关照】(SB-10-82) | 非正式人际互动AC | ||
$\bullet$但是我最大的感受是人情味很浓, 他是有人情味的单位……没有人情味的单位, 你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是一种, 产生充满了勾心斗角的气氛。【C-组织氛围凝聚性】(XZ-16-163) $\bullet$他们那边就是职位等级挺严厉的, 感觉。【C-组织氛围灵活性】(GC-18-101) $\bullet$都没有上下(级关系), 我们其实,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 没有上下级关系。【C-组织氛围灵活性】(CX-24-41) | 组织氛 围感知C | 非对称的认知实践 | |
$\bullet$但是呢, 就是, 感觉到有时候他们正岗对于外派有一种就是……居高, 就是那种, 就好像他们就感觉到他们很厉害, 就是有点瞧不起外派的这种感觉。【C-同事的歧视】(CX-21-141) $\bullet$有些单位(用工单位)里面正式工确实看不起派遣工, 这很正常。【C-同事的歧视】(A-1-68) $\bullet$领导看待我们的眼神与看待正式工都不一样……就带着有色眼(镜)看你。【C-管理者的歧视】(CP-31-123) | 歧视 觉知C | ||
$\bullet$吸血鬼吧, 除此之外, 没有别的。【A-组织价值观消极评价】(CX-22-228) $\bullet$制造业就讲工匠精神嘛。而且我们做的好多产品都是出口的, 什么日本啊, 亚洲国家、欧洲国家, 所以说你肯定要做点好嘛……肯定那个认同哪!【C-组织价值观积极评价】(SB-13-161) | 组织价值观评价AC | ||
$\bullet$只有合同, 就是那个劳动合同说明你在法律上, 是他们的员工, 但是实际上, 从来没觉得你是那里的员工。【A-形式雇佣关系】(XZ-01-61) $\bullet$就是你去**(用工单位)工作就感觉自己是外人, 就感觉, 不是**。【C-感知自己不是组织的一份子】(CX-24-175) | 组织成员感知AC |
双重组织身份期望− 体验比较分类 | 受访者编号 | 计数 | |
---|---|---|---|
匹配− 匹配 | OIA期望−体验: 匹配 OIC期望−体验: 匹配 | SB-02; GC-03; SB-06; CP-08; SB-10; CP-11; QT-12; XZ-14; XZ-16; XZ-17; XZ-20 | 11 |
匹配− 不匹配 | OIA期望−体验: 匹配 OIC期望−体验: 不匹配 | XZ-07; CX-21; CX-23; CX-25; SB-27; XZ-29; CP-31; XZ-33 | 8 |
OIA期望−体验: 不匹配 OIC期望−体验: 匹配 | XZ-01; GC-09; SB-13; XZ-15; QT-26; CP-28; CX-32 | 7 | |
不匹配− 不匹配 | OIA期望−体验: 不匹配 OIC期望−体验: 不匹配 | XZ-04; XZ-05; GC-18; XZ-19; CX-22; CX-24; QT-30; CP-34 | 8 |
表5 双重组织身份期望−体验比较情况描述
双重组织身份期望− 体验比较分类 | 受访者编号 | 计数 | |
---|---|---|---|
匹配− 匹配 | OIA期望−体验: 匹配 OIC期望−体验: 匹配 | SB-02; GC-03; SB-06; CP-08; SB-10; CP-11; QT-12; XZ-14; XZ-16; XZ-17; XZ-20 | 11 |
匹配− 不匹配 | OIA期望−体验: 匹配 OIC期望−体验: 不匹配 | XZ-07; CX-21; CX-23; CX-25; SB-27; XZ-29; CP-31; XZ-33 | 8 |
OIA期望−体验: 不匹配 OIC期望−体验: 匹配 | XZ-01; GC-09; SB-13; XZ-15; QT-26; CP-28; CX-32 | 7 | |
不匹配− 不匹配 | OIA期望−体验: 不匹配 OIC期望−体验: 不匹配 | XZ-04; XZ-05; GC-18; XZ-19; CX-22; CX-24; QT-30; CP-34 | 8 |
注意力控制 | 解释效价 | 辩护策略 |
---|---|---|
释放 | 消极 | 身份隔离 |
集中 | 消极 | 身份反刍 |
释放 | 积极 | 身份比较 |
集中 | 积极 | 身份创造 |
表6 身份辩护策略比较
注意力控制 | 解释效价 | 辩护策略 |
---|---|---|
释放 | 消极 | 身份隔离 |
集中 | 消极 | 身份反刍 |
释放 | 积极 | 身份比较 |
集中 | 积极 | 身份创造 |
访谈数据及相应标签 | 一阶概念 | 二阶概念 | 核心概念 |
---|---|---|---|
$\bullet$你知道吧, 社会上这样一批人。但是他要生存他就只能走派遣单位……派遣也没什么不好的。【群体社会位置创造】 (GC-09-95) $\bullet$这个社会就是这样, 有人生下来就是上层的阶级, 有人就是穷苦。那像我, 没好好读书, 做劳务派遣的, 那现在这样也有很多很多。【个体社会位置创造】(CX-32-73) | 社会位置创造 | 身份创造 | 双重组织身份辩护 |
$\bullet$其实我的想法是在哪一行那边就, 就是做一行爱一行, 不管是从事的是哪一行。【热爱自己的工作】(GC-09-79) $\bullet$那你与其生气, 抱怨, 不如自己争气, 比如花时间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主动追求工作进步】(CX-32-75) | 工作意义创造 | ||
$\bullet$即便说有一些不太好的评价, 嗯, 看法, 也就是会尽量弱化跟它(派遣单位)的联系, 你人是在**(用工单位)的。【弱化与组织的联系】(QT-26-141) $\bullet$只是知道他在那, 但我们从来也没去过……来这边工作几乎是没有联系的。【强调与组织沟通互动少】(XZ-01-61) | 心理距离增大 | 身份隔离 | |
$\bullet$必须要说的就是他们, 嗯, 他们那个在我这里真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存在感低】(XZ-15-168) | 重要性降低 | ||
$\bullet$基本上, 真的, 每个月都会因为什么时候发工资, 耗费精力。从月初办公室开始统计考勤, 到科室负责人审、分管领导、办公室主任审……本人签字、派遣机构审核……程序复杂……有时候正式工都发完工资了, 系统里流程才走完一半。之前还有一次拖到第二个月初才发……那个时候就在想怎么劳务派遣的发工资拖拖拉拉。【精神损耗】(XZ-33-80) | 自我损耗 | 身份反刍 | |
$\bullet$像企业里的长工, 在企业里就是二等员工。想想自己也是干一辈子, 都是“临时的”, 没有根。派遣公司名义上是“娘家人”, 但你是她泼出去的水, 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反思自身未来发展的可能性】(CP-31-130) $\bullet$我喜欢多变的工作……有的时候我也会就是, 嗯, 更向往去做, 嗯, 自由职业者这样。【构想未来的工作】(XZ-07-115) | 自我反思 | ||
$\bullet$因为, 现在的话, 其实比以前工作少很多。之前领导每天都在催。我们(派遣员工)做最最繁琐的工作。有时, 真的没法在他要求的, 那个时间内完成, 延1天差不多。领导有不好的情绪, 骂你, 就说话很难听呀, 常有。现在, 跟以前比, 那好太多了, 偶尔领导也会怼你几句, 但谁叫人领导。【个体内比较-向下比较】(XZ-29-95) | 身份劣势合理化 | 身份比较 | |
$\bullet$我们都是同事, 他那个项目, 别人埋了那么多雷, 让他一直趟, 趟完, 他也疲了, 然后就换了另一家公司, 确实也有点坑他, 然后其他的正式员工也不配合他……后来他也走了。【个体间比较-向下比较】(CX-25-57) | 身份相对优势放大 |
表7 双重组织身份辩护编码示例
访谈数据及相应标签 | 一阶概念 | 二阶概念 | 核心概念 |
---|---|---|---|
$\bullet$你知道吧, 社会上这样一批人。但是他要生存他就只能走派遣单位……派遣也没什么不好的。【群体社会位置创造】 (GC-09-95) $\bullet$这个社会就是这样, 有人生下来就是上层的阶级, 有人就是穷苦。那像我, 没好好读书, 做劳务派遣的, 那现在这样也有很多很多。【个体社会位置创造】(CX-32-73) | 社会位置创造 | 身份创造 | 双重组织身份辩护 |
$\bullet$其实我的想法是在哪一行那边就, 就是做一行爱一行, 不管是从事的是哪一行。【热爱自己的工作】(GC-09-79) $\bullet$那你与其生气, 抱怨, 不如自己争气, 比如花时间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主动追求工作进步】(CX-32-75) | 工作意义创造 | ||
$\bullet$即便说有一些不太好的评价, 嗯, 看法, 也就是会尽量弱化跟它(派遣单位)的联系, 你人是在**(用工单位)的。【弱化与组织的联系】(QT-26-141) $\bullet$只是知道他在那, 但我们从来也没去过……来这边工作几乎是没有联系的。【强调与组织沟通互动少】(XZ-01-61) | 心理距离增大 | 身份隔离 | |
$\bullet$必须要说的就是他们, 嗯, 他们那个在我这里真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存在感低】(XZ-15-168) | 重要性降低 | ||
$\bullet$基本上, 真的, 每个月都会因为什么时候发工资, 耗费精力。从月初办公室开始统计考勤, 到科室负责人审、分管领导、办公室主任审……本人签字、派遣机构审核……程序复杂……有时候正式工都发完工资了, 系统里流程才走完一半。之前还有一次拖到第二个月初才发……那个时候就在想怎么劳务派遣的发工资拖拖拉拉。【精神损耗】(XZ-33-80) | 自我损耗 | 身份反刍 | |
$\bullet$像企业里的长工, 在企业里就是二等员工。想想自己也是干一辈子, 都是“临时的”, 没有根。派遣公司名义上是“娘家人”, 但你是她泼出去的水, 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反思自身未来发展的可能性】(CP-31-130) $\bullet$我喜欢多变的工作……有的时候我也会就是, 嗯, 更向往去做, 嗯, 自由职业者这样。【构想未来的工作】(XZ-07-115) | 自我反思 | ||
$\bullet$因为, 现在的话, 其实比以前工作少很多。之前领导每天都在催。我们(派遣员工)做最最繁琐的工作。有时, 真的没法在他要求的, 那个时间内完成, 延1天差不多。领导有不好的情绪, 骂你, 就说话很难听呀, 常有。现在, 跟以前比, 那好太多了, 偶尔领导也会怼你几句, 但谁叫人领导。【个体内比较-向下比较】(XZ-29-95) | 身份劣势合理化 | 身份比较 | |
$\bullet$我们都是同事, 他那个项目, 别人埋了那么多雷, 让他一直趟, 趟完, 他也疲了, 然后就换了另一家公司, 确实也有点坑他, 然后其他的正式员工也不配合他……后来他也走了。【个体间比较-向下比较】(CX-25-57) | 身份相对优势放大 |
访谈数据及相应标签 | 一阶概念 | 二阶概念 | 核心概念 |
---|---|---|---|
$\bullet$如果没有派遣员工, 可能就会有很多工作, 你是完成不了的……劳务派遣这种, 实际上是帮助**(用工单位)工作更好地开展了……因为(用工单位)里面的领导和同事都很好, 自己的工作也相对比较顺利吧。可能是**(用工单位)与这个派遣单位合作成熟了, 所以就是, 不用去在意外面怎么看待劳务派遣的, 我们这边的劳务派遣没有像公司里讲的不太好的不公正的待遇呀, 被看不起呀。【不在意外界的负面评价】 (XZ-20-191) $\bullet$像其实第三方也很好理解……人家应有能力接到这一份任务, 就是有有能力, 接到这份任务, 我们就跟着他做……你像事业单位, 它一般招人的话也比较麻烦, 而且招的话, 正式工的编制也有限, 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帮他做, 所以他只能找第三方公司……那你像我们老板(派遣公司)就扮演这个角色, 就那他能接到任务。那你像, 可以理解为就像打游戏, 那个队长能接到那个任务, 那带我们这些队员打那些副本, 就是这样子。那你因为我们这些队员没办法接到这个任务, 所以说只能跟着队长。然后那队长人家接到任务, 那人家出力, 那肯定说拿的比较多, 那你看我们这些队员就是喝汤吃点小肉, 就可以这么理解。【多角度看待劳务派遣】(CP-11-173) | 偏见 摒弃 | 基于社会交换的正向协同 | 双重组织身份协同 |
$\bullet$(听到用工单位一些负面的言论)因为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 反对你的声音存在的, 就是, 把他屏蔽掉就好了……(类似的)毕竟(派遣)公司对你做这样, 对其他人也不会差……因为我不刚刚说过了, 就是, 很多, 肯定有不好的声音存在, 就是你无论一个企业他做的再好, 然后呢, 它都是有一些很不好声音存在……我觉得这东西是很正常的。【信任维护】(CP-08-144) $\bullet$劳务派遣单位就是政府的, 跟政府合作。他们也不敢违规, 也要遵守劳动合同……政府在找合作单位, 可能考虑的更多吧, 毕竟要对老百姓负责, 对吧。【信任保障】 (XZ-17-186) | 信任 传递 | ||
$\bullet$即便说, 这次项目不怎么样, 有些人不好相处, 那反正, 活干完了有时候也会跟我们老板(这里指派遣单位的), 就, 抱怨一下, 吐槽吐槽, 他比较理解这种的。那你项目做多了, 肯定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 就当……锻炼。【不良情绪排解】(SB-06-142) $\bullet$劳务派遣, 他们是给我, 给我和现在的公司一个沟通, 它属于一个中间的……有些不方便的事, 我就找那个(派遣单位)去沟通嘛, 他们再去跟那个用人单位再去沟通。【沟通障碍消除】(SB-13-107) | 工作障 碍消除 | ||
$\bullet$然后它在我的心的印象, 它在我心里的印象, ***(用工单位)可能给我们不止这点工资, 你知道吗?中间他们(派遣单位)吃了一道回, 他们中间扣了一部分钱……他们内部的正式员工是什么待遇, 我们的是什么待遇。再说, 那个, 我们上班是在这个***(用工单位), 我们又和这个(用工单位的)正式工, 无形中有很大差距。【经济剥夺感增强】(XZ-05-175) $\bullet$他们也想从你什么赚钱, 你没什么价值了, 人自然也不会, 就是像以前那样重视你。那么咖啡店, 更不会说, 就在意你的死活, 你不能创造利润, 就放弃你再找其他的。【社会剥夺感增强】(QT-30-126) | 相对剥 夺感增强 | 基于经济交换的负向协同 | |
$\bullet$因为总体上来说, 没有很积极的态度。只能说**(用工单位)和外派公司都是为了赚钱呗。那你工作也是为了赚钱。【缺乏工作积极性】(CX-25-89) $\bullet$对于我来说, 个人感觉就有可能有懈怠之心吧……没必要积极的努力工作【降低工作努力程度】(CX-24-181) | 工作动 力不足 | ||
$\bullet$你(派遣单位)不能仅仅收劳务派遣费……(我们)甚至是多工作少拿钱……怎么涨工资, 我们这块也没有……见不到未来, 一门心思想着走, 赶紧跑。【根据经济报酬决定去留】(XZ-19-209) $\bullet$他们一个把你当商品, 一个把你当狗, 你还, 还留恋什么?……这种就业方式, 肯定要给钱多的, 能拿到揣在手里。所以我们很多都其实不愿意缴保险, 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还能不能拿到。【重视短期利益】(CP-34-167) | 离职意 向增强 |
表8 双重组织身份协同编码示例
访谈数据及相应标签 | 一阶概念 | 二阶概念 | 核心概念 |
---|---|---|---|
$\bullet$如果没有派遣员工, 可能就会有很多工作, 你是完成不了的……劳务派遣这种, 实际上是帮助**(用工单位)工作更好地开展了……因为(用工单位)里面的领导和同事都很好, 自己的工作也相对比较顺利吧。可能是**(用工单位)与这个派遣单位合作成熟了, 所以就是, 不用去在意外面怎么看待劳务派遣的, 我们这边的劳务派遣没有像公司里讲的不太好的不公正的待遇呀, 被看不起呀。【不在意外界的负面评价】 (XZ-20-191) $\bullet$像其实第三方也很好理解……人家应有能力接到这一份任务, 就是有有能力, 接到这份任务, 我们就跟着他做……你像事业单位, 它一般招人的话也比较麻烦, 而且招的话, 正式工的编制也有限, 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帮他做, 所以他只能找第三方公司……那你像我们老板(派遣公司)就扮演这个角色, 就那他能接到任务。那你像, 可以理解为就像打游戏, 那个队长能接到那个任务, 那带我们这些队员打那些副本, 就是这样子。那你因为我们这些队员没办法接到这个任务, 所以说只能跟着队长。然后那队长人家接到任务, 那人家出力, 那肯定说拿的比较多, 那你看我们这些队员就是喝汤吃点小肉, 就可以这么理解。【多角度看待劳务派遣】(CP-11-173) | 偏见 摒弃 | 基于社会交换的正向协同 | 双重组织身份协同 |
$\bullet$(听到用工单位一些负面的言论)因为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 反对你的声音存在的, 就是, 把他屏蔽掉就好了……(类似的)毕竟(派遣)公司对你做这样, 对其他人也不会差……因为我不刚刚说过了, 就是, 很多, 肯定有不好的声音存在, 就是你无论一个企业他做的再好, 然后呢, 它都是有一些很不好声音存在……我觉得这东西是很正常的。【信任维护】(CP-08-144) $\bullet$劳务派遣单位就是政府的, 跟政府合作。他们也不敢违规, 也要遵守劳动合同……政府在找合作单位, 可能考虑的更多吧, 毕竟要对老百姓负责, 对吧。【信任保障】 (XZ-17-186) | 信任 传递 | ||
$\bullet$即便说, 这次项目不怎么样, 有些人不好相处, 那反正, 活干完了有时候也会跟我们老板(这里指派遣单位的), 就, 抱怨一下, 吐槽吐槽, 他比较理解这种的。那你项目做多了, 肯定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 就当……锻炼。【不良情绪排解】(SB-06-142) $\bullet$劳务派遣, 他们是给我, 给我和现在的公司一个沟通, 它属于一个中间的……有些不方便的事, 我就找那个(派遣单位)去沟通嘛, 他们再去跟那个用人单位再去沟通。【沟通障碍消除】(SB-13-107) | 工作障 碍消除 | ||
$\bullet$然后它在我的心的印象, 它在我心里的印象, ***(用工单位)可能给我们不止这点工资, 你知道吗?中间他们(派遣单位)吃了一道回, 他们中间扣了一部分钱……他们内部的正式员工是什么待遇, 我们的是什么待遇。再说, 那个, 我们上班是在这个***(用工单位), 我们又和这个(用工单位的)正式工, 无形中有很大差距。【经济剥夺感增强】(XZ-05-175) $\bullet$他们也想从你什么赚钱, 你没什么价值了, 人自然也不会, 就是像以前那样重视你。那么咖啡店, 更不会说, 就在意你的死活, 你不能创造利润, 就放弃你再找其他的。【社会剥夺感增强】(QT-30-126) | 相对剥 夺感增强 | 基于经济交换的负向协同 | |
$\bullet$因为总体上来说, 没有很积极的态度。只能说**(用工单位)和外派公司都是为了赚钱呗。那你工作也是为了赚钱。【缺乏工作积极性】(CX-25-89) $\bullet$对于我来说, 个人感觉就有可能有懈怠之心吧……没必要积极的努力工作【降低工作努力程度】(CX-24-181) | 工作动 力不足 | ||
$\bullet$你(派遣单位)不能仅仅收劳务派遣费……(我们)甚至是多工作少拿钱……怎么涨工资, 我们这块也没有……见不到未来, 一门心思想着走, 赶紧跑。【根据经济报酬决定去留】(XZ-19-209) $\bullet$他们一个把你当商品, 一个把你当狗, 你还, 还留恋什么?……这种就业方式, 肯定要给钱多的, 能拿到揣在手里。所以我们很多都其实不愿意缴保险, 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还能不能拿到。【重视短期利益】(CP-34-167) | 离职意 向增强 |
访谈数据及相应标签 | 一阶概念 | 二阶概念 | 核心概念 |
---|---|---|---|
$\bullet$整体上认同, 如果他们想来, 我可以介绍。【认同】(SB-06-164) | 派遣单位组织认同 | 双重组织身份实现 | 双重组织身份结果 |
$\bullet$你感觉你是公司的一部分, 就是, 嗯, 就是你感觉你你彻底融入了这个公司, 就是你感觉, 就是, 这家公司的很多都跟你息息相关的, 所以说就是很好, 就感觉你是公司的一块。【融入感】(CP-08-130) | 用工单位组织认同 | ||
$\bullet$那就可能更更更不认同啊。【不认同】(XZ-01-57) | 派遣单位组织不认同 | 双重组织身份破裂 | |
$\bullet$这企业的很多做法是不对的, 他们自己的员工也会吐槽, 我是不能认同这个组织。【不认同】(CP-31-178) | 用工单位组织不认同 |
表9 双重组织身份结果编码示例
访谈数据及相应标签 | 一阶概念 | 二阶概念 | 核心概念 |
---|---|---|---|
$\bullet$整体上认同, 如果他们想来, 我可以介绍。【认同】(SB-06-164) | 派遣单位组织认同 | 双重组织身份实现 | 双重组织身份结果 |
$\bullet$你感觉你是公司的一部分, 就是, 嗯, 就是你感觉你你彻底融入了这个公司, 就是你感觉, 就是, 这家公司的很多都跟你息息相关的, 所以说就是很好, 就感觉你是公司的一块。【融入感】(CP-08-130) | 用工单位组织认同 | ||
$\bullet$那就可能更更更不认同啊。【不认同】(XZ-01-57) | 派遣单位组织不认同 | 双重组织身份破裂 | |
$\bullet$这企业的很多做法是不对的, 他们自己的员工也会吐槽, 我是不能认同这个组织。【不认同】(CP-31-178) | 用工单位组织不认同 |
[1] |
Ashforth, B. E., & Mael, F. (1989).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1), 20-39.
doi: 10.2307/258189 URL |
[2] |
Ashforth, B. E., & Schinoff, B. S. (2016). Identity under construction: How individuals come to define themselves in organizations. 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1), 111-137.
doi: 10.1146/orgpsych.2016.3.issue-1 URL |
[3] |
Ashforth, B. E., Harrison, S. H., & Corley, K. G. (2008). Identification in organizations: An examination of four fundamental ques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34(3), 325-374.
doi: 10.1177/0149206308316059 URL |
[4] |
Ashforth, B. E., Kreiner, G. E., & Fugate, M. (2000). All in a day's work: Boundaries and micro role transi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3), 472-491.
doi: 10.2307/259305 URL |
[5] |
Ashforth, B. E., Rogers, K. M., & Corley, K. G. (2011). Identity in organizations: Exploring cross-level dynamics. Organization Science, 22(5), 1144-1156.
doi: 10.1287/orsc.1100.0591 URL |
[6] |
Bamber, E. M., & Iyer, V. M. (2002). Big 5 auditors' profess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nsistency or conflict?.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1(2), 21-38.
doi: 10.2308/aud.2002.21.2.21 URL |
[7] |
Bataille, C. D., & Vough, H. C. (2022). More than the sum of my parts: An intrapersonal network approach to identity work in response to identity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7(1), 93-115.
doi: 10.5465/amr.2018.0026 URL |
[8] |
Boswell, W. R., Watkins, M. B., del Carmen Triana, M., Zardkoohi, A., Ren, R., & Umphress, E. E. (2012). Second-class citizen? Contract workers' perceived status, dual commitment and intent to qui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0(2), 454-463.
doi: 10.1016/j.jvb.2011.12.003 URL |
[9] |
Brewer, M. B. (1999). Multiple identities and identity transition: Implications for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3(2), 187-197.
doi: 10.1016/S0147-1767(98)00034-0 URL |
[10] |
Brown, A. D. (2015). Identities and identity work in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17(1), 20-40.
doi: 10.1111/ijmr.2015.17.issue-1 URL |
[11] | Camerman, J., Cropanzano, R., & Vandenbergh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justice for temporary workers.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32(2), 176-207. |
[12] | Cao, K. A. (2018). Labor dispatching management (Reprint edition). Shanghai: Fundan University Press. |
[曹可安. (2018). 劳务派遣管理概论 (重印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13] |
Caprar, D. V., Walker, B. W., & Ashforth, B. E. (2022). The dark side of strong identification in organizations: A conceptual re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16(2), 759-805.
doi: 10.5465/annals.2020.0338 URL |
[14] |
Caza, B. B., Vough, H., & Puranik, H. (2018). Identity work in organizations and occupations: Definitions, theories, and pathways forward.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9(7), 889-910.
doi: 10.1002/job.v39.7 URL |
[15] |
Connelly, C. E., Gallagher, D. G., & Webster, J. (2011). Predicting temporary agency workers' behaviors: Justice, volition, and spillover.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16(2), 178-194.
doi: 10.1108/13620431111115622 URL |
[16] |
Cooper, D., Rockmann, K. W., Moteabbed, S., & Thatcher, S. M. (2021). Integrator or gremlin? Identity partnerships and team newcomer social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6(1), 128-146.
doi: 10.5465/amr.2018.0014 URL |
[17] | Corbin, J., & Strauss, A. (2015).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4th).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
[18] | Cui, Y. N., & Fang, L. H. (2015). Guidance in HR legal management③: Management of Special employees. Beijing: China CITIC Press. |
[崔亚娜, 方乐华. (2015). 人力资源法律管理③: 特殊员工管理. 北京: 中信出版社.] | |
[19] |
de Bloom, J., Vaziri, H., Tay, L., & Kujanpää, M. (2020). An identity-based integrative needs model of crafting: Crafting within and across life domai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05(12), 1423-1446.
doi: 10.1037/apl0000495 URL |
[20] |
Devers, C. E., Dewett, T., Mishina, Y., & Belsito, C. A. (2009). A general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stigma.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 154-171.
doi: 10.1287/orsc.1080.0367 URL |
[21] |
Duan, J., Peluso, A. M., Yu, L., & Pilati, M. (2021). How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types influence employee work outcomes: The role of need for status and vigor.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28, 211-221.
doi: 10.1016/j.jbusres.2021.01.051 URL |
[22] |
Dumas, T. L., & Sanchez-Burks, J. (2015). The professional, the personal, and the ideal worker: Pressures and objectives shap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life domai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9(1), 803-843.
doi: 10.5465/19416520.2015.1028810 URL |
[23] |
Edwards, J. R., & Rothbard, N. P. (2000). Mechanisms linking work and family: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construc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1), 178-199.
doi: 10.2307/259269 URL |
[24] |
George, E., & Chattopadhyay, P. (2005). One foot in each camp: The dual identification of contract worker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50(1), 68-99.
doi: 10.2189/asqu.2005.50.1.68 URL |
[25] |
Hirsh, J. B., & Kang, S. K. (2016). Mechanisms of identity conflict: Uncertainty, anxiety, and the 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3), 223-244.
doi: 10.1177/1088868315589475 pmid: 26048875 |
[26] |
Hogg, M. A., & Terry, D. J. (2000). Social identity and self-categorization processes in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1), 121-140.
doi: 10.2307/259266 URL |
[27] | Huang, L., & Chen, W. Z. (2014). Abusive supervision, leader- member exchange and employees’ workplace deviant behavior: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ployee's identity.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268(2), 40-48. |
[黄丽, 陈维政. (2014). 滥权监管、领导-部属交换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影响分析——兼论员工身份的调节作用. 商业经济与管理, 268(2), 40-48.] | |
[28] |
Hünefeld, L., Gerstenberg, S., & Hüffmeier, J. (2020). Job satisfac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temporary agency workers in Europ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Work & Stress, 34(1), 82-110.
doi: 10.1080/02678373.2019.1567619 URL |
[29] | Ji, L. (2013).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justice of dispatched labor on the employee voice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Jin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China. |
[籍林. (2013). 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感知对员工建言的影响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吉林大学, 长春 ] | |
[30] | Jia, X. D., & Heng, L. (2016). Research on the paradigm of Chinese indigenous management theory building bases on the grounded spirit,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3(3), 336-346. |
[贾旭东, 衡量. (2016). 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范式初探. 管理学报, 13(3), 336-346.] | |
[31] |
Knapp, J. R., Smith, B. R., Kreiner, G. E., Sundaramurthy, C., & Barton, S. L. (2013). Managing boundaries through identity work: The role of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tactics. Family Business Review, 26(4), 333-355.
doi: 10.1177/0894486512474036 URL |
[32] |
Kreiner, G. E., & Ashforth, B. E. (2004). Evidence toward an expand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5(1), 1-27.
doi: 10.1002/job.v25:1 URL |
[33] |
Kreiner, G. E., Hollensbe, E. C., & Sheep, M. L. (2006). Where is the “me” among the “we”? Identity work and the search for optimal bal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9(5), 1031-1057.
doi: 10.5465/amj.2006.22798186 URL |
[34] |
Lee, K., Kim, M., & You, C. (2023). Betwixt and between: N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host country managers working in MNE subsidiar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66(3), 744-772.
doi: 10.5465/amj.2020.1810 URL |
[35] | Li, J., Xin, K., & Pillutla, M. (2002). Multi-cultural leadership teams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3(2), 320-337. |
[36] |
Litchfield, R. C., Hirst, G., & van Knippenberg, D. (2021). Professional network identification: Searching for stability in transient knowledge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6(2), 320-340.
doi: 10.5465/amr.2017.0388 URL |
[37] | Liu, Y. M., & Li, G. P. (2016).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from employing units to dispatched employees’ turnover intention——Moderated mediating effect. Management Review, 28(10), 193-201. |
[刘玉敏, 李广平. (2016). 用工单位组织支持感对派遣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管理评论, 28(10), 193-201.] | |
[38] |
Martini, M., Cavenago, D., & Marafioti, E. (2021). Enhanc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temporary agency workers: The interplay between agency support and client company investment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2(11), 2353-2381.
doi: 10.1080/09585192.2019.1579750 URL |
[39] |
Piening, E. P., Salge, T. O., Antons, D., & Kreiner, G. E. (2020). Standing together or falling apart? understanding employees' responses to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threa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5(2), 325-351.
doi: 10.5465/amr.2016.0457 URL |
[40] |
Ramarajan, L. (2014).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esearch on multiple identities: Toward an intrapersonal network approa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8(1), 589-659.
doi: 10.5465/19416520.2014.912379 URL |
[41] |
Sluss, D. M., & Ashforth, B. E. (2008). How Rel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nverge: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Organization Science, 19(6), 807-823.
doi: 10.1287/orsc.1070.0349 URL |
[42] |
Smith-Lovin, L. (2007). The strength of weak identities: social structural sources of self, situation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70(2), 106-124.
doi: 10.1177/019027250707000203 URL |
[43] | Tian, Y. P., & Wang, H. Y. (2017). From “agree” to “confrontation”. Hebei Academic Journal, 37(5), 181-188. |
[田毅鹏, 王浩翼. (2017). 从“同意”走向“对立” ——基于C市A厂派遣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研究. 河北学刊, 37(5), 181-188.] | |
[44] |
Vora, D. E., & Kostova, T. (2007). A model of dual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8(3), 327-350.
doi: 10.1002/job.v28:3 URL |
[45] |
Vough, H. (2012). Not all identifications are created equal: Exploring employee accounts for workgroup, organiz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23(3), 778-800.
doi: 10.1287/orsc.1110.0654 URL |
[46] |
Wayne, S. J., Lemmon, G., Hoobler, J. M., Cheung, G. W., & Wilson, M. S. (2017). The ripple effect: A spillover model of the detrimental impact of work-family conflict on job succes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8(6), 876-894.
doi: 10.1002/job.v38.6 URL |
[47] | Xu, Y., & Zhao, S. M. (2011).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exchange and economic exchange to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Moderating role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relationship.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T., 32(11), 159-165. |
[徐燕, 赵曙明. (2011). 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对员工情感承诺和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调节作用.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32(11), 159-165.] | |
[48] | Zhang, X. T., He, Z., Liu, Y. N., & Wang, H. Q. (2014). A research on voluntary turnover of dispatched employees from six sigma perspective. Management Review, 26(9), 160-169. |
[张旭涛, 何桢, 刘允娜, 王化强. (2014). 六西格玛视角下的派遣制员工离职研究. 管理评论, 26(9), 160-169.] | |
[49] | Zhao, C. H., & Yang, Y. Y. (2015). Influence of labor dispatching employees’ perceived status on job embeddedness: Dual affective commitment perspective. Economic Management, 37(6), 66-74. |
[赵琛徽, 杨阳阳. (2015). 劳务派遣员工身份感知对工作嵌入的影响——基于双情感承诺视角. 经济管理, 37(6), 66-74.] | |
[50] | Zhou, W. B., Jin, X., & Tan, S. B. (2014).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 labor dispatched employees’ organizational justice on job burnout-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s mediating variable. Economic Management, 36(10), 88-96. |
[周文斌, 金霞, 谭士百. (2014). 我国劳务派遣员工的组织公平感与工作倦怠——以心理资本为中介的影响研究. 经济管理, 36(10), 88-96.] |
[1] | 卢海陵, 杨洋, 王永丽, 张昕, 谭玲. “激将法”会激发还是打击员工?感知能力不被领导信任的“双刃剑”效应[J]. 心理学报, 2021, 53(12): 1376-1392. |
[2] | 姜平, 张丽华. 委屈可以求全吗?自我表现视角下职场排斥对个体绩效的影响机制[J]. 心理学报, 2021, 53(4): 400-412. |
[3] | 郭功星, 程豹. 顾客授权行为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自我决定理论视角[J]. 心理学报, 2021, 53(2): 215-228. |
[4] | 朱金强, 徐世勇, 周金毅, 张柏楠, 许昉昉, 宗博强. 跨界行为对创造力影响的跨层次双刃剑效应[J]. 心理学报, 2020, 52(11): 1340-1351. |
[5] | 彭坚, 尹奎, 侯楠, 邹艳春, 聂琦. 如何激发员工绿色行为?绿色变革型领导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0, 52(9): 1105-1120. |
[6] | 李树文, 罗瑾琏. 领导-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与员工建言:内部人身份感知与性别相似性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0, 52(9): 1121-1131. |
[7] | 胡巧婷, 王海江, 龙立荣. 新员工工作重塑会带来积极的结果吗?领导成员交换与个体传统性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0, 52(5): 659-668. |
[8] | 魏薇, 房俨然, 李剑南, 施俊琦, 莫申江. 冲突对绩效的影响:个体、团队宜人性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20, 52(3): 345-356. |
[9] | 陈晨, 张昕, 孙利平, 秦昕, 邓惠如. 信任以稀为贵?下属感知被信任如何以及何时导致反生产行为[J]. 心理学报, 2020, 52(3): 329-344. |
[10] | 章凯, 时金京, 罗文豪. 建言采纳如何促进员工建言:基于目标自组织视角的整合机制[J]. 心理学报, 2020, 52(2): 229-239. |
[11] | 罗萍, 施俊琦, 朱燕妮, 房俨然. 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主动性职业行为和创造力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0, 52(1): 81-92. |
[12] | 朱玥, 谢江佩, 金杨华, 施俊琦. 团队权力分布差异对团队冲突的影响:程序公平和合法性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19, 51(7): 829-840. |
[13] | 杨德锋, 江霞, 宋倩文. 消费者何时愿意选择与规避群体关联的品牌?[J]. 心理学报, 2019, 51(6): 699-713. |
[14] | 季浩, 谢小云, 肖永平, 甘小乐, 冯雯. 权力层级与团队绩效关系:权力与地位的一致与背离[J]. 心理学报, 2019, 51(3): 366-382. |
[15] | 房俨然, 魏薇, 罗萍, 刘晓东, 施俊琦, 战宇杰. 员工负性情绪对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9, 51(3): 353-36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