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甜, 王雨, 巩芳颍, 石可, 李喜, 刘伟, 陈宁. 家庭教养方式与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关系:系列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8): 1302-1314. |
[2] |
王汪帅, 易颜熙, 罗芷薇, 厉杰. 内卷还是躺平?竞争压力如何影响心理补偿[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057-1072. |
[3] |
卢和和, 林子涵, 朱莎莎, 蒋柯. 情绪面孔识别的注意瞬脱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83-83. |
[4] |
徐步霄, 白洁, 李晔, 郭永玉.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9): 2100-2116. |
[5] |
刘春晓, 刘立志, 王丹, 陈文锋. 集体仪式促进群体情绪感染的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8): 1870-1882. |
[6] |
那宇亭, 赵宇雯, 关丽丽. 自我面孔识别的神经机制:基于fMRI研究的ALE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0): 1783-1795. |
[7] |
温芳芳, 佐斌, 马书瀚, 谢志杰. 面孔识别的自我群体偏向[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7): 1164-1171. |
[8] |
周爱保, 谢珮, 崔嘉薇. 视听整合任务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面孔对声音识别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suppl.): 3-3. |
[9] |
王亚飞, 罗健亮, 杨糠, 黄飞云, 王玲. 多面孔识别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策略[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suppl.): 112-112. |
[10] |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基于中国学生群体的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6): 1005-1018. |
[11] |
潘文静, 温芳芳, 佐斌.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及其研究操纵[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9): 1670-1679. |
[12] |
于明阳, 李富洪, 曹碧华, . 愉快面孔识别优势及其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2): 254-261. |
[13] |
王轶楠. 自尊稳定性的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10): 1724-1733. |
[14] |
施国春, 张丽华, 范会勇. 攻击性和自尊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8): 1274-1288. |
[15] |
殷 融, 张菲菲, 王元元, 许志红. 群体内疚:界定、心理机制、行动倾向及干预策略[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6): 1058-1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