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2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8-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特邀
    研究构想
    元分析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主编特邀
    环境和生态意识催生的社会许可问题:缘起与应对
    张爱荣, 陈俊芳, 匡仪, 王晓明, 吴小菊, 杨舒雯, 郑蕊, 李纾
    2018, 26 (10):  1711-1723.  doi: 10.3724/SP.J.1042.2018.01711
    摘要 ( 2046 )   HTML ( 10 )  
    PDF(579KB) ( 1818 )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民众的环境和生态意识不断提高, 参与保护环境行为的积极性也不断增强。因此, 项目开发方要想在某地能够顺利地实行一些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的项目, 除了必要的法律许可外, 还应获得并维持当地居民的同意与支持, 即社会许可。没有获得社会许可的项目开发面临着多种风险并往往为此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虽然, 社会许可在矿业、化学工业等相关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 但是近年来这一概念才逐渐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重视。本文回顾了社会许可的概念起源、测量范式, 以及获得和维持社会许可的途径,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社会许可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政策建议。最后, 针对社会许可测量和获得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 为未来社会许可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构想
    自尊稳定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王轶楠
    2018, 26 (10):  1724-1733.  doi: 10.3724/SP.J.1042.2018.01724
    摘要 ( 2434 )   HTML ( 36 )  
    PDF(536KB) ( 2235 )  

    自尊稳定性(自尊在短期内波动的幅度)是一种具有重要心理功能的人格特质, 它既不同于自尊水平, 也区别于情境性自尊, 但在理论和测量上却与后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 由于目前人们对于自尊稳定性的认知神经机制知之甚少, 所以并不清楚它与自尊水平在生理机制上的关系是什么, 更不了解它会如何调节情境性自尊。鉴于此, 本研究计划将自尊稳定性、自尊水平和情境性自尊置于整合的认知神经加工模型(神经内分泌-脑-行为)之中, 通过融合心理测量、脑成像与应激诱发等多种技术指标, 力争全方位、多角度揭示自尊稳定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及其与自尊水平、情境性自尊间的区别和联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型领导影响工作繁荣的动态双向机制
    李超平, 毛凯贤
    2018, 26 (10):  1734-1748.  doi: 10.3724/SP.J.1042.2018.01734
    摘要 ( 2004 )   HTML ( 36 )  
    PDF(573KB) ( 2306 )  

    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 采用动态追踪设计与双向影响设计, 通过文献研究和追踪问卷调查研究等方法, 揭示服务型领导对个人及团队工作繁荣影响的跨层作用机制、边界条件以及服务型领导与下属的双向影响过程, 从而增进对服务型领导作用机制的理解, 深化对领导本身动态变化本质的理解, 拓展工作繁荣前因变量的研究, 也为各类组织改善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效能、促进员工工作繁荣提供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分析
    感恩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更强?—— 一项元分析
    丁凤琴, 赵虎英
    2018, 26 (10):  1749-1763.  doi: 10.3724/SP.J.1042.2018.01749
    摘要 ( 3260 )   HTML ( 148 )  
    PDF(589KB) ( 4000 )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感恩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搜索共获得了62项研究167个独立效应量(n = 31975)。异质性检验发现,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比较合适; 敏感性分析显示, 逐步删除异质性较高研究, 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 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 亚组检验和元回归分析表明, 感恩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受感恩测量工具、被试群体、文化背景的调节与影响。以上结果说明, 感恩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更强, 同时还要考虑感恩测量工具、被试群体和文化背景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口语加工中的词语切分线索
    于文勃, 梁丹丹
    2018, 26 (10):  1765-1774.  doi: 10.3724/SP.J.1042.2018.01765
    摘要 ( 1320 )   HTML ( 11 )  
    PDF(627KB) ( 1010 )  

    词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对词语进行切分是语言加工的重要步骤。口语语流中的切分线索来自于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方面。语音线索包括概率信息、音位配列规则和韵律信息, 韵律信息中还包括词重音、时长和音高等内容, 这些线索的使用在接触语言的早期阶段就逐渐被个体所掌握, 而且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下有一定的特异性。语法和语义线索属于较高级的线索机制, 主要作用于词语切分过程的后期。后续研究应从语言的毕生发展和语言的特异性两个方面考察口语语言加工中的词语切分线索。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码如何预测提取?以相继记忆效应为证
    聂爱情, 李梦思, 潘如
    2018, 26 (10):  1775-1786.  doi: 10.3724/SP.J.1042.2018.01775
    摘要 ( 1337 )   HTML ( 9 )  
    PDF(357KB) ( 1165 )  

    在记忆领域, 编码与提取之间的关系始终备受关注。近37年(1980至今)的研究显示, 随后记住信息与随后遗忘信息在编码阶段关联的神经机制明显不同(该差异被称为相继记忆效应), 表明编码能够从神经机制角度预测提取。过去10年间(2008~2017), 研究者在顺承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 重点从编码任务中加工水平及目标导向对相继记忆效应的影响、提取任务对相继记忆效应的影响、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相继记忆效应异同、情绪项目和情绪背景对相继记忆效应的影响等角度展开研究。本文从上述四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梳理, 并从整合研究成果、完善理论模型、挖掘潜在社会因素、探究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以及加强应用推广等方面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动控制感的测量及认知神经机制
    张淼, 吴迪, 李明, 凌懿白, 张明, 赵科
    2018, 26 (10):  1787-1793.  doi: 10.3724/SP.J.1042.2018.01787
    摘要 ( 1946 )   HTML ( 41 )  
    PDF(514KB) ( 1588 )  

    主动控制感指预计动作和实际感觉反馈匹配会产生一种控制自己动作、作用于环境的主观体验, 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主动控制感的测量方式, 尤其是主动动作的时间压缩效应这一内隐手段; 并从主观意识、动作的发生方式和动作结果特征三个方面探讨主动控制感的影响因素。基于动作的比较器模型, 解释主动控制感的产生原因; 并提供了主动控制感的认知神经脑机制的证据, 强调额叶和顶叶在主动控制感中的作用。未来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外显与内隐测量的一致性, 特殊群体以及主动控制感的脑网络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理判断中双重加工过程的协作与转换机制
    艾炎, 胡竹菁
    2018, 26 (10):  1794-1806.  doi: 10.3724/SP.J.1042.2018.01794
    摘要 ( 1316 )   HTML ( 18 )  
    PDF(580KB) ( 1337 )  

    推理判断中双重加工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 早期主要对两个加工过程的定义及特征的关注, 当前转向对两者间的协作及转换机制的研究。本研究梳理了双重加工过程协作及转换机制的代表性模型及其相关实验支持证据, 综合归纳为以下三类模型:序列加工模型(Serial processing model)、平行竞争模型(Parallel competitive model)以及混合模型(Hybrid model), 并比较和论述了三类模型在两个加工过程的转换和协作机制、冲突探查的加工机制、偏差反应的解释机制上的异同, 以及三类模型各自面临的问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禅修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束晨晔, 沈汪兵, 赵源
    2018, 26 (10):  1807-1817.  doi: 10.3724/SP.J.1042.2018.01807
    摘要 ( 3096 )   HTML ( 76 )  
    PDF(578KB) ( 3229 )  

    禅修是一种能够对人类心理有广泛影响的训练工具。作为两种重要、相似但又不同的禅修方式, 冥想和正念对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产生了不同影响。在发散思维方面, 冥想主要通过对注意调控和无意识激活影响以及对解题动机和情绪的有效调控两方面显著增强了发散思维, 尤其是认知灵活性; 在聚合思维方面, 正念和冥想的影响相当复杂, 主要是通过聚合思维所需的执行功能和可能涉及表征重构来促进定势转移或功能固着的消除。就机制而言, 禅修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总体上不仅得益于走神时的无意识关联加工, 而且受禅修中诱发的情绪效应的调节。基于这些, 对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诱发的积极情绪会促进多媒体学习吗?
    陈佳雪, 谢和平, 王福兴, 周丽, 李文静
    2018, 26 (10):  1818-1830.  doi: 10.3724/SP.J.1042.2018.01818
    摘要 ( 2205 )   HTML ( 75 )  
    PDF(710KB) ( 2342 )  

    近来, 教育心理学领域开始关注情绪因素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 其中诱发情绪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指导设计形式。已有研究主要通过外部情绪诱发和内部情绪设计来考察诱发的积极情绪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并发现外部情绪诱发和内部情绪设计能够成功诱发积极情绪, 但由于情绪诱发方式的多样性和多媒体学习过程的复杂性, 诱发的积极情绪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比较微弱。综述发现, 7项涉及外部情绪诱发的实验在学习结果上产生的效应量中值分别为d保持 = -0.25, d理解 = 0.04, d迁移 = 0.30; 14项涉及内部情绪设计的实验在学习结果上产生的效应量中值分别为d保持 = 0.27, d理解 = 0.36, d迁移 = 0.29。诱发的情绪对学习过程的主观体验影响很小。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理论认为诱发的积极情绪会通过动机的中介作用进而促进学习; 相反,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诱发的积极情绪会增加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从而阻碍学习。未来研究仍需关注情绪的操纵方法、效果评定以及潜在调节变量的作用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积极心理干预是“新瓶装旧酒”吗?
    段文杰, 卜禾
    2018, 26 (10):  1831-1843.  doi: 10.3724/SP.J.1042.2018.01831
    摘要 ( 3008 )   HTML ( 110 )  
    PDF(459KB) ( 3332 )  

    积极心理干预是一系列基于积极心理学基本原理而开发的干预技术和干预活动的总称。“内容取向”和“机制取向”是其定义的主要观点, 目前主要有认识和运用积极特质、感知和欣赏积极体验、训练和养成积极思维、建立和维持积极关系四大基本策略。干预通过认知、情绪、行为、需求、脑神经等机制产生效果。活动、参与者、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影响干预效果。未来研究需将内容取向与机制取向、独立运用与整合运用、效度原则和经济成本相结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睡眠与工作:相互作用机制
    盛小添, 刘耔含, 张西超, 郭恒, 笪姝, 周诗怡
    2018, 26 (10):  1844-1856.  doi: 10.3724/SP.J.1042.2018.01844
    摘要 ( 2615 )   HTML ( 55 )  
    PDF(520KB) ( 2861 )  

    睡眠问题在现代社会的职场人士中日益严重, 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重要的实证研究, 对工作场所中睡眠问题的界定、测量、影响因素与影响后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总体来看, 研究者主要从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两个维度衡量个体睡眠情况, 并通过客观的仪器记录和主观的自我报告两种方式进行测量。影响个体睡眠情况的因素可分为环境因素、认知因素和行为因素三类, 同时不良的睡眠情况又会对员工的心理层面与行为层面产生消极影响, 引发组织偏离行为和工作事故等。未来的研究可深入探讨睡眠的研究方法, 关注纵向设计与实验室实验等方法, 并着眼于影响睡眠的因素与相关调节变量, 为管理政策的制定提出意见, 同时关注高龄工作者的睡眠问题以及工作-家庭冲突对睡眠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锻炼促进认知功能的脑机制
    夏海硕, 丁晴雯, 庄岩, 陈安涛
    2018, 26 (10):  1857-1868.  doi: 10.3724/SP.J.1042.2018.01857
    摘要 ( 2280 )   HTML ( 38 )  
    PDF(433KB) ( 2187 )  

    不同类型的体育锻炼对各种群体的多种认知功能均具有促进作用, 而相关的生理机制也在不同水平得到研究。在微观水平, 体育锻炼有利于脑细胞的营养供给和能量代谢, 并且能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触生成。在宏观水平, 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提升海马和小脑等脑结构的体积, 还影响脑区激活水平和脑区间功能连接。值得注意的是, 体育锻炼对认知的促进效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个体差异、时间, 以及体育锻炼和认知刺激的相互作用等, 这些影响因素也为在两个水平上系统地阐明体育锻炼促进认知的脑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远离“诱惑”:预先承诺对跨期决策的调控机制及其神经基础
    利振华, 窦凯, 聂衍刚
    2018, 26 (10):  1869-1877.  doi: 10.3724/SP.J.1042.2018.01869
    摘要 ( 2066 )   HTML ( 38 )  
    PDF(413KB) ( 1927 )  

    预先承诺作为一种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 主要通过提前排除那些在未来决策中可能会诱使个体做出冲动决策的选项, 以达到降低决策冲动性的目的。预先承诺调控跨期决策主要是通过侧额极皮层(LFPC)、背外侧前额叶(DLPFC)、腹内侧前额叶(vmPFC)、后顶叶皮层(PPC)等脑区的共同激活, 在自我控制、价值估算、特质冲动性、惩罚敏感度等心理变量的影响下发挥作用。本研究分别从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两个方面提出预先承诺降低冲动决策的整合模型, 为干预和降低个体决策冲动性提供理论借鉴。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究预先承诺调控跨期决策的心理与神经机制, 并加强预先承诺在决策领域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释水平对自我控制的影响
    张玥, 窦东徽, 辛自强
    2018, 26 (10):  1878-1889.  doi: 10.3724/SP.J.1042.2018.01878
    摘要 ( 2780 )   HTML ( 96 )  
    PDF(449KB) ( 3016 )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自我控制是人们依据对事件整体的高解释水平方式而非局部的低解释水平方式做出决策和完成任务。对时间折扣、坚持和健康行为以及前瞻性自我控制的研究表明高解释水平会促进自我控制。高解释水平是通过改变对诱惑的加工(包含对诱惑的态度和诱惑的激活模式)来促进自我控制, 但这种促进作用会受到目标和任务属性(重要性、难度、效价、完成时间和呈现方式)以及解释水平线索属性(外显和内隐)的调节。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的自我控制研究可以拓宽自我控制双系统理论和资源理论的视野, 如提供可能的边界条件和认知机制。未来研究还需要深入挖掘解释水平影响自我控制的内在机制和生理基础, 重视心理距离的影响以及加强对自控能力的长期追踪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儒家传统中的自我修为思想:对交换范式的审视与补充
    段锦云, 徐悦, 郁林瀚
    2018, 26 (10):  1890-1900.  doi: 10.3724/SP.J.1042.2018.01890
    摘要 ( 1704 )   HTML ( 23 )  
    PDF(531KB) ( 1943 )  

    目前中国管理研究以引入西方管理理论为主, 缺乏相应的本土理论支持, 而中国的本土管理理论离不开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为了更好阐释并分析中国组织情境中的现象和问题, 本文从中西方传统人性观出发, 基于中西方文化中个体行为规整方式之差异, 尝试与社会交换范式进行对比,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之自我修为观点为基础, 提出自我修为思想。相较于外控和契约, 自我修为主张个人通过道德规范的内化, 不断接近自我反省、约束、学习、提升和奉献的境界, 并在修身进程中不断有所作为, 施益于他人, 服务于集体, 并实现自我。文章期望对当下中国组织中无法完全用社会交换范式解释的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视角。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