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洵, 龙思邑, 沈依琳, 赵欢欢, 贺雯. 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竞争受害感的影响及其机制[J]. 心理学报, 2023, 55(5): 752-765. |
[2] |
江红艳, 张婧, 孙配贞, 江贤锦. 感性还是理性?文化衍生的权力感对广告诉求偏好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2, 54(6): 684-702. |
[3] |
苗晓燕, 孙欣, 匡仪, 汪祚军.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J]. 心理学报, 2021, 53(1): 81-94. |
[4] |
窦凯, 刘耀中, 王玉洁, 聂衍刚. “乐”于合作:感知社会善念诱导合作行为的情绪机制[J]. 心理学报, 2018, 50(1): 101-114. |
[5] |
董书阳;梁熙;张莹;王争艳. 母亲积极养育行为对儿童顺从行为的早期预测与双向作用:从婴儿到学步儿[J]. 心理学报, 2017, 49(4): 460-471. |
[6] |
李董平;周月月;赵力燕;王艳辉;孙文强. 累积生态风险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需要满足和积极结果预期的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16, 48(12): 1519-1537. |
[7] |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 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13, 45(5): 568-584. |
[8] |
孙瑾,张红霞. 品牌名称暗示性对消费者决策选择的影响:认知需要和专业化水平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12, 44(5): 698-710. |
[9] |
沈伊默,袁登华,张华,杨东,张进辅,张庆林. 两种社会交换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组织认同和自尊需要的不同作用[J]. 心理学报, 2009, 41(12): 1215-1227. |
[10] |
刘雪峰,张志学,梁钧平. 认知闭合需要、框架效应与决策偏好[J]. 心理学报, 2007, 39(04): 611-618. |
[11] |
张文慧,张志学,刘雪峰. 决策者的认知特征对决策过程及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05, 37(03): 373-381. |
[12] |
李富洪,李红,陈安涛,冯廷勇,高雪梅,张仲明,龙长权. 物体颜色与质地相似度对幼儿归纳推理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05, 37(02): 199-209. |
[13] |
况志华,张洪卫. 国有企业职工需要结构及其态势研究[J]. 心理学报, 1997, 29(1): 7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