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方霞, 葛猷勋. 跨文化表情识别中的群内优势效应:自发性和呈现方式对气愤和厌恶表情识别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4, 56(6): 701-713. |
[2] |
苏省之, 李骁轩, 李蓉蓉, 赵长泽, 崔磊. 双字词的形态结构对汉字位置信息编码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4, 56(4): 383-393. |
[3] |
王伟晗, 曹斐臻, 余林伟, 曾珂, 杨鑫超, 徐强. 群体信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4, 56(3): 268-280. |
[4] |
程亚华, 沈岚岚, 李宜逊, 伍新春, 李虹, 王铁群, 程芳. 家庭阅读环境对学龄儿童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的影响:一个发展级联模型[J]. 心理学报, 2024, 56(1): 83-92. |
[5] |
周怡彤, 谢瑞波, 伍新春, 阮世芳, 夏月, 喻艳玲, 王振梁. 小学低年级儿童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阅读流畅性的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23, 55(6): 930-940. |
[6] |
喻艳玲, 谢瑞波, 伍新春, 夏月, 王振梁, 阮世芳. 小学低年级儿童元语言意识与阅读流畅性的关系: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中介效应[J]. 心理学报, 2023, 55(6): 941-953. |
[7] |
兰泽波, 郭梅华, 姜琨, 吴俊杰, 闫国利. 听障大学生词汇识别过程的特异性:语言经验和阅读能力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3, 55(6): 954-967. |
[8] |
陈发坤, 陈甜, 蔡文琦, 王小娟, 杨剑峰. 左侧额中回参与汉字视觉空间分析的fNIRS证据[J]. 心理学报, 2023, 55(5): 685-695. |
[9] |
姜路遥, 李兵兵. 汉语听觉阈下启动效应:来自听觉掩蔽启动范式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23, 55(4): 529-541. |
[10] |
高可翔, 张岳瑶, 李思瑾, 袁加锦, 李红, 张丹丹. 腹内侧前额叶在内隐认知重评中的因果作用[J]. 心理学报, 2023, 55(2): 210-223. |
[11] |
朱一鸣, 赵阳, 唐宁, 周吉帆, 沈模卫. 笔画节点在手写体汉字识别中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3, 55(12): 1903-1916. |
[12] |
王阳, 张琳爽, 崔楠楠, 吴岩. 4~6岁幼儿口语产生中句法结构和动词重复的作用:来自句法启动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23, 55(10): 1608-1619. |
[13] |
吴梅红. 老龄化对F0轮廓线索在汉语言语识别去掩蔽作用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3, 55(1): 94-105. |
[14] |
夏月, 谢瑞波, 王振梁, 阮世芳, 伍新春. 小学低年级汉语儿童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交叉滞后研究[J]. 心理学报, 2022, 54(8): 905-916. |
[15] |
陈晓宇, 杜媛媛, 刘强. 积极情绪提高背景线索学习的适应性[J]. 心理学报, 2022, 54(12): 1481-1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