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蔡秋彦. (2013). 启蒙者的不同走向——从鲁迅与傅斯年的通信说起.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 150-154.
|
[2] |
傅斯年. (1928). 历史语言研究工作之旨趣. “国立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1)
|
[3] |
傅斯年. (2006) . 性命古训辨证.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4] |
傅斯年. (2015a). 社会-群众(原载1919年2月1日《新潮》第一卷第二号).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5] |
傅斯年. (2015b). 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原载1919年2月1日《新潮》第一卷第五号).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6] |
傅斯年. (2015c). 汪贼与倭寇:一个心理的分解(原载1940年2月25日《今日评论》第三卷第八号).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7] |
傅斯年. (2015d). 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谬误(原载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8] |
傅斯年. (2015e). 对于中国今日谈哲学者之感念(原载1919年5月1日《新潮》第1卷第5号).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 |
傅斯年. (2015f). 万恶之源(原载1919年1月1日《新潮》第一卷第一号).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0] |
傅斯年. (2015g). 心气薄弱之中国人(原载1919年2月1日《新潮》第一卷第二号).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1] |
傅斯年. (2017a). 心理分析导引(遗稿).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文集: 第一卷. 北京: 中华书局.
|
[12] |
傅斯年. (2017b). 自然(原载1920年4月1日《新潮》第二卷第二号).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文集: 第一卷. 北京: 中华书局.
|
[13] |
傅斯年. (2017c). 欧游途中随感录(原载1995年12月王汎森、杜正胜编《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文集: 第一卷. 北京: 中华书局.
|
[14] |
傅斯年. (2017d). 傅斯年君致校长函(原载1920年10月13日《北京大学日刊》).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文集:第七卷. 北京: 中华书局.
|
[15] |
傅斯年. (2017e). 思想和语言-一个文字的界说(1928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文集:第二卷. 北京: 中华书局.
|
[16] |
傅斯年. (2017f). 致赵元任、唐钺、汪敬熙等(原载2003年安徽教育出版社《胡适全集》).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文集: 第七卷. 北京: 中华书局.
|
[17] |
傅斯年. (2017g). 致台大各学院院长(原载1949年11月7日台湾大学校刊第四十三期).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文集: 第七卷. 北京: 中华书局.
|
[18] |
傅斯年. (2017h). 中国狗与中国人(原载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 见欧阳哲生编, 傅斯年文集: 第一卷. 北京: 中华书局.
|
[19] |
高峰强. (2002). 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误区探析. 自然辩证法通讯, (3), 35-40.
|
[20] |
高觉敷. (1985). 中国心理学史.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1] |
郭本禹, 阎书昌. (2020). 民国时期心理学的源与流及其历史遗产.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104-116.
|
[22] |
郭学信. (2014). 傅斯年研究.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
[23] |
胡适. (1950-12-20). 胡适的日记(手稿本). 台北: 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
|
[24] |
黄长怡. (2009-06-14). 史语所八十年, 驱使他们的是使命感. 南方都市报, p.27.
|
[25] |
焦润明. (2002). 傅斯年传.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26] |
李天星. (2018). 傅斯年与台湾大学的重振. 北京社会科学, (9), 70-80.
|
[27] |
鲁迅. (1981). 鲁迅全集.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8] |
马亮宽. (2014). 傅斯年评传.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9] |
马亮宽, 程方. (2009). 傅斯年图传.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
[30] |
欧阳哲生. (2014). 傅斯年一生志业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1] |
欧阳哲生. (2017). 傅斯年文集: 第一卷. 北京: 中华书局.
|
[32] |
施耐德. (2008). 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 ( 关山, 李貌华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33] |
石兴泽. (2005). 傅斯年别传.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34] |
苏芗雨. (1950). 悼念傅孟真先生. 台湾大学校刊(中国台湾), (101), 5.
|
[35] |
王汎森. (2012). 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36] |
王汎森, 杜正胜. (编). (1995). 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 台北: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
[37] |
王凤青. (2014). 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
[38] |
王元明. (2002). 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34-40.
|
[39] |
阎书昌. (2015). 中国近代心理学史(1872-1949).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40] |
叶浩生. (2011). 心理学史.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41] |
岳南. (2010). 陈寅恪与傅斯年.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42] |
张人骏. (1987). 我国台湾地区心理学发展综览. 心理学报, 19(3), 302-305.
|
[43] |
张荣芳. (2004). 傅斯年在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68-70.
|
[44] |
张一博. (2019). 语文学与中国近代史学的科学化——以傅斯年与西学的关系为中心. 史学史研究, (3), 47-57.
|
[45] |
周宁. (1990). “国立中研院”概况(1928-1948). 民国档案, (4), 5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