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李斌, 张其文, 王晨旭, 张云运. 社会网络视角下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的共同变化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3): 416-427. |
[2] |
黄顺森, 陈豪杰, 来枭雄, 代欣然, 王耘. 多元宇宙样分析:简介及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2): 196-208. |
[3] |
胡小勇, 李兰玉, 杜棠艳, 王甜甜, 杨静. “转换-坚持”对低阶层健康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9): 2088-2099. |
[4] |
靳菲. 社交媒体分享线索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印象管理与自主感缺失[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8): 1785-1793. |
[5] |
李希, 李同茂, 胡际豪. 旅游商品多语言包装策略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基于选择通达模型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6): 1216-1229. |
[6] |
赵宁, 刘鑫, 李纾, 郑蕊. 默认选项设置的助推效果:来自元分析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6): 1230-1241. |
[7] |
张阔, 苏金龙. 女性食物选择的演化视角:基于性选择过程的理论探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2): 425-435. |
[8] |
唐辉, 李鑫宇, 魏一帆, 李晓彩, 陈柳燕, 张曜. 伙伴选择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作用与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0): 2356-2371. |
[9] |
赵娜, 秦学者, 刘雅倩, 孙铃. 一分价钱, 一分货?价格质量效应的理论机制与调节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0): 2372-2380. |
[10] |
何嘉梅, 金磊. 目标概念的辨析及其对决策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8): 1410-1419. |
[11] |
黄元娜, 李云箫, 李纾. 为什么被选的和被拒的会是同一个备择选项?[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6): 1010-1021. |
[12] |
孙海龙, 安薪如, 熊冠星. 多时点结果跨期选择的决策效应及其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2): 2224-2235. |
[13] |
杨权, 尹述飞, 胡兴. 跨期选择中的年龄差异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6): 987-993. |
[14] |
王少杰, 张敏强, 李拓宇, 梁正妍. 核等值:一种观察分数等值体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5): 855-870. |
[15] |
何清华, 李丹丹. 中国儿童青少年跨期决策的发展与脑发育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3): 381-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