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振友, 孔丽, 陈楚侨. 精神分裂症肠道微生物与脑影像和临床表征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8): 1856-1869. |
[2] |
李谷静, 张丽蓉, 米莉, 贺辉, 卢竞, 罗程, 尧德中. 舞动治疗:一种自下而上的精神分裂症干预探索[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8): 1371-1380. |
[3] |
欧华星, 陈伟海. 多巴胺D2受体参与调节感觉门控的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6): 1030-1041. |
[4] |
郑泓, 蒲城城, 王毅, 陈楚侨. 基于脑结构像的精神分裂症机器学习分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2): 252-265. |
[5] |
王盛, 陈雅弘, 王锦琰. 动物前注意加工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基于精神类疾病损伤[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2): 2027-2039. |
[6] |
曹艺, 杨小虎.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音感知[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6): 1025-1035. |
[7] |
邓潇斐, 郭建友. Parvalbumin阳性中间神经元缺陷在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11): 1992-2002. |
[8] |
朱传林;李萍;罗文波;齐正阳;何蔚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调节[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4): 556-572. |
[9] |
郭亚飞;金盛华;王建平;吴林桦;艾迪玛. DSM-5精神分裂症谱系的新变化:类别与维度之争[J].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8): 1428-1436. |
[10] |
吴超;吴玺宏;李量.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听觉掩蔽环境下的言语识别[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6): 958-964. |
[11] |
薛晓芳;李曼;王玮文;邵枫. 母婴分离的动物模型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6): 990-998. |
[12] |
杜忆;李量. 对听感觉运动门控自上而下调节的动物模型和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7): 944-958. |
[13] |
史艳芳;陈楚侨. 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的快感缺乏[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9): 1430-1439. |
[14] |
王玉娜;陈楚侨. 自我缺损与精神分裂症[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12): 1882-1891. |
[15] |
李量;李楠欣. 建立新一代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3): 399-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