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伟, 李艳萍, 黄悦媛, 袁加锦. 目标与情境转换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2): 202-211. |
[2] |
方霞, 潘之禾. 动态序列情境对面部表情知觉的影响和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1): 1-10. |
[3] |
贾云丞, 程刚, 丁芳媛, 陈加, 龙女, 陈玉荣, 林楠. 对中性婴儿面孔注意偏向与表情不确定性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9): 1393-1407. |
[4] |
梁淑静, 杨光勇. 穷则思变, 富则思安? 金钱稀缺与富足感知对个体风险决策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8): 1233-1249. |
[5] |
常茜芮, 何蔚祺. 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情绪加工异常[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152-1163. |
[6] |
李俊朋, 周临舒, 江俊, 王丹妮, 蒋存梅. 音乐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179-1194. |
[7] |
詹紫薇, 王梦梦, 索涛, 蒋艳菊. “一个连续过程”与“三个阶段”:抑郁青少年情绪失调的原因探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6): 928-938. |
[8] |
冯攀, 赵恒越, 姜雨矇, 张悦彤, 冯廷勇. 催产素影响条件化恐惧情绪加工的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557-567. |
[9] |
周琦玮, 李倩, 梁爽. 员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反应研究: 基于压力的理论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594-615. |
[10] |
岳佳莹, 刘欣怡, 张孟可, 陈旭. 母亲的依恋风格影响对婴儿敏感性的认知过程[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627-638. |
[11] |
车强燕, 孙韵琳, 靳佳, 朱春燕, 汪凯, 叶榕, 余凤琼. 神经反馈增强积极情绪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342-363. |
[12] |
吴朝毅, 王振. 抑郁症情绪失调的动态特征:情绪动力学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364-385. |
[13] |
莫李澄, 李奇, 张丹丹. 婴儿对情绪信息的加工:认知发展特征及脑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2): 2100-2108. |
[14] |
陆敏婕, 王苏宜, 陈晓媛. 网络极端情绪表达和传播的文化差异:辩证思维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1): 1757-1767. |
[15] |
孙猛, 刘泽军, 贾茜, 尚晨阳, 张钦. 情绪T2对抗注意瞬脱:理解情绪优先加工的窗口[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 5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