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荆伟, 张婕, 付锦霞, 田琳, 赵微. 婴幼儿面孔注意偏向:先天倾向与发展轨迹——来自正常和孤独症婴幼儿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7): 1216-1230. |
[2] |
白玉, 杨海波. 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眼动研究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4): 737-746. |
[3] |
范晓壮, 毕小彬, 谢宇, 贺荟中. 高功能自闭症个体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7): 1172-1186. |
[4] |
冉光明, 李睿, 张琪. 高社交焦虑者识别动态情绪面孔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2): 1979-1988. |
[5] |
李灵, 侯晓旭, 张亚, 隋雪. 食物线索注意偏向及其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2): 2040-2051. |
[6] |
詹鋆, 徐宏飞, 任俊, 罗劲. 心理宣泄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宣泄的心理干预效果及潜在危害[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 22-32. |
[7] |
刘晓玲, 吕少博, 黄昌兵. 白内障患者视觉生活质量研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及注意偏向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suppl.): 106-106. |
[8] |
张洁婷, 张境锋, 高楷东, 文超, 崔汉卿, 刘金婷. 儿童期逆境与基因对男性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8): 1344-1353. |
[9] |
李晓晨, 常若松, 马锦飞. 攻击性驾驶行为的综合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4): 748-760. |
[10] |
王劭睿, 陈红. 为何越减越肥?——限制性饮食者过度进食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2): 322-328. |
[11] |
蒋婧琪, 王浩宇, 钱铭怡. 社交焦虑注意偏向的动态变化[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1): 1887-1895. |
[12] |
孙俊才, 刘萍. 共情优势的视觉加工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suppl.): 7-7. |
[13] |
施国春, 张丽华, 范会勇. 攻击性和自尊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8): 1274-1288. |
[14] |
杨周;Todd Jackson;陈红;黄承志;苏琳;高婷. 疼痛恐惧相关的注意偏向及其矫正[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4): 547-555. |
[15] |
马原啸;冉光明;陈旭. 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及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3): 392-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