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雯仪, 何昊, 关青. 反刍思维的脑功能网络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6): 1262-1269. |
[2] |
陈光华, 陶冠澎, 翟璐煜, 白学军.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工具[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4): 738-760. |
[3] |
冯攀, 杨可, 冯廷勇. 催产素影响恐惧习得和消退的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2): 365-374. |
[4] |
马亚男, 黄艳利, 石宇婧, 谢久书. 语音象征的产生机制:基于敏感期的先天后天作用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1): 2487-2496. |
[5] |
金雨薇, 孙潇, 宋耀武. 具身记忆及其内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1): 2497-2506. |
[6] |
贺馨宇, 何清华. 脑岛在成瘾中的结构和功能异常[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8): 1438-1449. |
[7] |
徐贵平, 范若琳, 金花. 统计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与语言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9): 1525-1538. |
[8] |
朱海腾. 多层次研究的数据聚合适当性检验:文献评价与关键问题试解[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8): 1392-1408. |
[9] |
伍可, 陈杰, 李雯婕, 陈洁佳, 刘雷, 刘翠红. 人声加工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5): 752-765. |
[10] |
王潇, 吴国榕, 吴欣然, 邱江, 陈红. 语言功能偏侧化及其与利手、功能连接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5): 778-789. |
[11] |
吴小菊, 陈俊芳, 符佳慧, 李纾, 梁竹苑.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与健康行为[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1): 1926-1938. |
[12] |
李才文, 臧奋英, 禤宇明, 傅小兰. 对威胁刺激的碰撞时间估计[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0): 1650-1661. |
[13] |
杜健. 自我概念一致性与幸福感间的关系:文化的调节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0): 1751-1761. |
[14] |
毕爱玲, 张秀艳, 陈美清, 陈嵘, 郭大东, 毕宏生. 电针干预对弱视大鼠初级视皮层突触密度、线粒体面积和脑功能连接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suppl.): 6-6. |
[15] |
王一丹, 何生, 张杰栋. 基于降维分析的人类面孔加工脑区的细分[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suppl.): 161-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