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崔智淞, 贾建锋, 邹纯龙, 李瑞芹. 组织如何应对职场摸鱼?职场网络闲逛行为的作用结果及其反馈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5): 738-753. |
[2] |
荆伟, 陈琦, 薛云卿, 杨苗, 张婕. 孤独症者的预测编码缺陷:前馈联结异常还是反馈联结异常?[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5): 813-833. |
[3] |
车强燕, 孙韵琳, 靳佳, 朱春燕, 汪凯, 叶榕, 余凤琼. 神经反馈增强积极情绪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342-363. |
[4] |
家晓余, 李平, 李伟健. 成长型思维影响学习过程的行为和神经反应模式: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2): 1947-1960. |
[5] |
叶健彤, 高洁, 邓芷晴, 陈娟. 视觉动作训练的视网膜位置特异性与迁移性[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117-117. |
[6] |
石宏桥, 丁悦, 宋炳辉, 李雅. 融景知觉学习及其特征特异性[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126-126. |
[7] |
蒋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教育康复线上模式的构建[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8): 1747-1758. |
[8] |
陈光华, 陶冠澎, 翟璐煜, 白学军.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工具[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4): 738-760. |
[9] |
金雨薇, 孙潇, 宋耀武. 具身记忆及其内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1): 2497-2506. |
[10] |
秦浩方, 黄蓉, 贾世伟. 反馈相关负波:一种抑郁症的生物标记物[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3): 404-413. |
[11] |
赵科, 顾晶金, 黄冠华, 郑爽, 傅小兰. 主动控制感在大脑表征中的时空标记[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1): 1901-1910. |
[12] |
王葛彤, 席洁, 陈霓虹, 黄昌兵. 双眼视差的神经机制与知觉学习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 56-69. |
[13] |
徐贵平, 范若琳, 金花. 统计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与语言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9): 1525-1538. |
[14] |
陈乐乐, 黄蓉, 贾世伟. 反馈相关负波与成瘾[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6): 959-968. |
[15] |
伍可, 陈杰, 李雯婕, 陈洁佳, 刘雷, 刘翠红. 人声加工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5): 752-7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