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巩芳颍, 孙逸梵, 贺琴, 石可, 刘伟, 陈宁. 教学互动中师生脑间同步性及其调节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25, 33(3): 452-464. |
[2] |
孟现鑫, 陈怡静, 王馨怡, 袁加锦, 俞德霖. 学校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246-263. |
[3] |
施伟廷, 张亚宁, 李兴珊, 林楠. 社会概念表征和整合的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276-286. |
[4] |
潘晗希, 陈泽锋, 许楠, 高在峰. 社会工作记忆的脑机制:来自fMRI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107-107. |
[5] |
成美霞, 匡子翌, 冷晓雪, 张洋, 王福兴. 以教促学:学习者自我生成教学对学习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5): 769-782. |
[6] |
杨蕾, 陈维扬, 白宝玉, 钟年. 累积文化演化的内在机制:实验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5): 866-886. |
[7] |
程婕婷, 史梦薇. “凭感觉”的热情与能力:社会认知内容的生理线索[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3): 443-454. |
[8] |
黄敏学, 刘远. 人机协同增强型商务信息管理决策采用的心理机制——自我决定理论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11): 1981-1993. |
[9] |
简云龙, 刘源. 动机的结构与效应:基于动机连续体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7): 1589-1603. |
[10] |
方慧, 付辉建, 张慧君. 胜任需要挫败的“双刃剑”效应及干预策略: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5): 1005-1017. |
[11] |
林新奇, 栾宇翔, 赵锴, 赵国龙. 领导风格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元分析:基于自我决定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4): 781-801. |
[12] |
崔馨月, 李斌, 贺汝婉, 张淑颖, 雷励. 亲社会支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7): 1279-1290. |
[13] |
肖承丽, 隋雨檠, 肖苏衡, 周仁来. 空间交互研究新视角: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5): 796-805. |
[14] |
温芳芳, 柯文琳, 佐斌, 戴月娥, 聂思源, 姚奕, 韩施. 内隐关系评估程序(IRAP):测量原理及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1): 1936-1947. |
[15] |
温芳芳, 佐斌, 马书瀚, 谢志杰. 面孔识别的自我群体偏向[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7): 1164-1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