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时慧颖, 汤洁, 刘萍萍. 眼睛效应不稳定与感知规范:一个新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2): 2718-2734. |
[2] |
崔馨月, 李斌, 贺汝婉, 张淑颖, 雷励. 亲社会支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7): 1279-1290. |
[3] |
王晓田, 王娜, 何金波. 前瞻性情绪作为社会风险的信息源假说:公共场景下风险决策的情绪及文化机制探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6): 959-966. |
[4] |
包寒吴霜, 蔡华俭. 姓名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实际影响:证据和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6): 1067-1085. |
[5] |
欧红蕾, 孙炳海, 张文海, 李伟健. 勿以恶小而为之:滑坡效应的心理机制及预防策略[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4): 650-660. |
[6] |
陈维扬, 谢天. 社会规范的动态过程[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7): 1284-1293. |
[7] |
卢俊;陈浩;乐国安. 松−紧文化: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新维度[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5): 887-902. |
[8] |
李惠璠;范秀成;曹花蕊;杜建刚. 市场规范与社会规范冲突视角下的奖励推荐计划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1): 11-21. |
[9] |
唐女;Elaine HATFIELD. 文化差异与性的自我表露[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1): 171-180. |
[10] |
韦庆旺;孙健敏. 对环保行为的心理学解读—— 规范焦点理论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4): 751-760. |
[11] |
张海钟;姜永志;赵文进;安桂花;张小龙;胡志军;张万里.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8): 1229-1236. |
[12] |
袁媛;刘昌;沈汪兵. 反馈相关负波与社会关系认知[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10): 1593-1603. |
[13] |
李炳全. 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比较与整合[J].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2): 315-. |
[14] |
余伟;郑钢.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6): 836-846. |
[15] |
武欣,吴志明,张德.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2): 21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