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2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方法·
    研究前沿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方法·
    解读不显著结果:基于500个实证研究的量化分析
    王珺, 宋琼雅, 许岳培, 贾彬彬, 陆春雷, 陈曦, 戴紫旭, 黄之玥, 李振江, 林景希, 罗婉莹, 施赛男, 张莹莹, 臧玉峰, 左西年, 胡传鹏
    2021, 29 (3):  381-393.  doi: 10.3724/SP.J.1042.2021.00381
    摘要 ( 3017 )   HTML ( 161 )  
    PDF(956KB) ( 3787 )  

    不显著结果(如, p > 0.05)在心理学研究中十分常见, 且容易被误解为接受零假设的证据, 并可能导致分组匹配研究的错误推断或者忽视被小样本的不显著结果掩盖的真实效应。但国内目前尚无实证研究对不显著结果的普遍性及其解读进行调查。本研究调查500篇中文心理学实证研究, 统计其摘要中出现与不显著结果相关的阴性陈述的频率, 判断并统计基于阴性陈述的推断准确性, 并使用贝叶斯因子对不显著结果中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重新评估。结果表明, 36%的摘要提及不显著结果, 共包含236个阴性陈述。其中, 41%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出现偏差(如, 解读为支持了零假设)。对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贝叶斯因子分析, 结果显示仅有5.1%的不显著结果可以提供强证据支持零假设(BF01 > 10)。与先前对国际心理学期刊的调查结果相比(32%的摘要包含阴性陈述; 72%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错误), 中文心理学期刊中报告不显著结果的比例更高, 且对不显著结果解读错误的比例更低。但国内研究者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不显著结果的认识, 推广适于评估不显著结果的统计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游戏的心理测评
    徐俊怡, 李中权
    2021, 29 (3):  394-403.  doi: 10.3724/SP.J.1042.2021.00394
    摘要 ( 5329 )   HTML ( 415 )  
    PDF(686KB) ( 6225 )  

    基于游戏的心理测评是指通过游戏或游戏化的活动, 对一个人的能力、人格等心理特性和行为进行量化测评。早期主要用于评估教育和训练的效果, 而后发展成对心理特性的测评。基于游戏的测评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测评形式、测评过程和测评结果上均具有优势。目前基于游戏的测评形成了以证据中心设计为基础的范式, 用于指导建立测评工具和开展实证研究, 并在测评个体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方面均有实践。然而当前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研究可以在任务设计、结果分析及实践应用方面进一步拓展深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馈相关负波:一种抑郁症的生物标记物
    秦浩方, 黄蓉, 贾世伟
    2021, 29 (3):  404-413.  doi: 10.3724/SP.J.1042.2021.00404
    摘要 ( 2362 )   HTML ( 170 )  
    PDF(593KB) ( 2352 )  

    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是一种反映个体奖赏敏感性的脑电成分; 而抑郁症患者的特征之一是奖赏敏感性的减弱。大量横向研究发现了重度抑郁症患者(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及有患抑郁症风险群体的FRN异常; 另外, 纵向研究发现FRN的异常能够预测青春期抑郁发作及抑郁症状发展, 压力、睡眠等因素在其中起调节作用。这提示FRN可能在对抑郁症的诊断及分型、抑郁高危群体的筛查及干预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目前关于FRN的心理功能依然存在一些争议,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明确FRN的功能和测量方法, 并探明抑郁症的异质性和共病对FRN的作用, 也应关注老年人群体中FRN与抑郁症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前沿
    听而不“闻”?人声失认症的神经机制
    周爱保, 胡砚冰, 周滢鑫, 李玉, 李文一, 张号博, 郭彦麟, 胡国庆
    2021, 29 (3):  414-424.  doi: 10.3724/SP.J.1042.2021.00414
    摘要 ( 1276 )   HTML ( 76 )  
    PDF(669KB) ( 1179 )  

    人声身份识别对于社交交流的许多方面都至关重要, 大多数个体都能根据声音识别其声源者, 然而人声失认症患者似乎已经丧失了这种能力。人声失认症是指人声身份加工的不同阶段出现障碍, 症状主要包括获得性人声失认症, 发展性人声失认症及其亚型。获得性人声失认症患者受损脑区主要包括颞叶, 赫氏脑回和颞极, 发展性人声失认症主要与右后侧颞上沟的非典型性反应和颞叶与杏仁核间的功能联结障碍有关。以后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人声失认症的筛选方法, 界定范围和文化差异等方面。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语句子的韵律边界:窥探言语理解的秘窗
    方岚, 郑苑仪, 金晗, 李晓庆, 杨玉芳, 王瑞明
    2021, 29 (3):  425-437.  doi: 10.3724/SP.J.1042.2021.00425
    摘要 ( 1486 )   HTML ( 81 )  
    PDF(691KB) ( 1641 )  

    韵律边界加工与言语理解紧密相关, 最近十几年来逐渐成为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焦点。韵律系统包含若干由小到大的韵律单位, 不同单位的韵律成分其边界强度不同, 表现在音高、延宕和停顿三个声学线索上的参数也不同。句子的听力理解过程中, 听话人运用声学线索感知权重策略对韵律边界的声学线索进行加工。从神经层面上来看, 对于韵律边界的加工, 大脑显示出独立且特异性的神经机制。韵律边界的加工能力在婴儿出生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到了老年阶段则逐渐退化, 而且似乎能够对二语迁移。未来, 需要扩大对韵律边界声学表现的考查范围, 进一步明确韵律边界的加工过程, 进一步厘清韵律边界加工和句法加工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关注二语者韵律边界加工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二语言学习者形态复杂词的加工机制
    丛凤娇, 陈宝国
    2021, 29 (3):  438-439.  doi: 10.3724/SP.J.1042.2021.00438
    摘要 ( 1151 )   HTML ( 66 )  
    PDF(581KB) ( 1332 )  

    大多数语言中, 形态复杂词所占的比例很高。形态复杂词形-义映射的规律性使得读者不仅能直接从心理词典中提取整词语义, 还可以利用形态规则来建构词语的语义。研究发现, 母语者可以利用形态规则来加工复杂词, 但第二语言(二语)学习者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分歧, 且表现出和母语者不一样的结果模式。基于补充学习系统理论和情景性二语者假设, 我们尝试提出了二语形态复杂词加工机制的观点, 并据此解释研究分歧出现的原因。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究词汇形态家族大小等因素对二语形态复杂词加工的影响, 以及揭示二语形态复杂词加工的神经机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涉空对话中表征对齐的产生机制
    余萌, 李晶
    2021, 29 (3):  450-459.  doi: 10.3724/SP.J.1042.2021.00450
    摘要 ( 767 )   HTML ( 36 )  
    PDF(611KB) ( 869 )  

    人类如何处理并交换空间信息是现有空间认知领域的热点问题,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涉空对话实现的。在涉空对话中存在着表征对齐现象, 互动双方在对话中会实现空间术语、空间参照系及空间视角等表征的对齐。空间场景物理特征和人与人的协作都会影响表征对齐的程度, 而实现表征对齐的生理基础是对话双方神经活动的一致性。未来可继续探究表征对齐的作用机制, 如与个体空间偏好的关系, 以及合作伙伴特征如何影响表征对齐的程度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意过程中的行为振荡现象
    章小丹, 张沥今, 丁玉珑, 曲折
    2021, 29 (3):  460-471.  doi: 10.3724/SP.J.1042.2021.00460
    摘要 ( 1579 )   HTML ( 108 )  
    PDF(8655KB) ( 2020 )  

    行为振荡是个体心理加工过程的周期性动态变化在行为上的表现。通过高时间分辨率的行为采样方法, 行为振荡研究为探索视觉注意的时间动态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各种不同的注意任务中都发现存在行为振荡现象。大量行为振荡证据表明, 注意过程存在两种主要的节律成分:反映注意抑制的α节律(8~13 Hz)和反映注意转移的θ节律(4~8 Hz)。这些结果有助于揭示注意的时间动态结构, 也为序列搜索理论和平行搜索理论之间的争论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行为振荡的节律特征会受到一些潜在因素(如任务难度、线索有效性)的影响。行为振荡和神经振荡在某些任务中表现出相同的节律成分, 提示两者涉及了相似的心理过程。后续研究应进一步关注各种不同的注意控制过程以及多模态交互任务, 深入探索其行为振荡特点, 以更好地揭示注意的动态加工过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互动加工的认知特性及脑机制——第三人称的视角
    程羽慧, 袁祥勇, 蒋毅
    2021, 29 (3):  472-480.  doi: 10.3724/SP.J.1042.2021.00472
    摘要 ( 1444 )   HTML ( 113 )  
    PDF(849KB) ( 1805 )  

    在日常生活中, 从“第三人称”的视角识别并理解他人的社会互动至关重要。这种社会互动加工具有两种认知特性:构形整体性和动作关联性; 体现为一个由众多脑区共同参与的层级加工过程, 主要包括个体知觉网络、动作观察网络和心智化网络。其中, 后颞上沟等脑区在表征社会互动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未来的研究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进一步揭示社会互动加工的遗传特性和神经机制, 并关注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幸福感的稳态与跃迁:一个新的整合视角
    孙俊芳, 辛自强, 包呼格吉乐图, 刘敏, 岳衡
    2021, 29 (3):  481-491.  doi: 10.3724/SP.J.1042.2021.00481
    摘要 ( 2828 )   HTML ( 298 )  
    PDF(699KB) ( 3991 )  

    以往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对幸福感稳定性与变化性问题持有不同观点。设定点理论认为幸福感通常保持在设定点位置, 动态平衡理论(及其变式——主观幸福感稳态理论)进一步强调幸福感在围绕设定点的某个范围内波动而呈动态平衡状态, 享乐适应理论在动态平衡理论基础上从情绪适应的角度分析了幸福感维持稳定的原因, 这三个理论均强调幸福感维持在某个平衡水平。相反, 持续幸福理论强调幸福感是可以提升的, 能发生长期的变化。这些理论观点的差异本质在于如何看待幸福感的稳定性与变化性, 我们借用生物学中的“稳态”“稳态应激”概念及物理学中的“跃迁”思想, 认为幸福感不仅存在稳态, 也会出现稳态应激, 并可由此引起幸福感稳态的跃升。这一整合视角为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 也对幸福感的持续提升有启发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恐惧管理理论的争议及其对死亡心理研究的启示
    孟祥寒, 李强, 周彦榜, 王进
    2021, 29 (3):  492-504.  doi: 10.3724/SP.J.1042.2021.00492
    摘要 ( 3402 )   HTML ( 290 )  
    PDF(767KB) ( 4209 )  

    死亡心理是人类面临死亡及相关事件时所产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的复杂心理状态。目前, 研究死亡心理较为全面和科学的理论是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简称TMT)。但该理论存在以下争议: (1)在死亡的基本认知方面, 恐惧管理理论呈现出不一致的研究结果, 如死亡是否与不确定性无关, 死亡是否导致恐惧情绪, 寻求个体生存是否为人类的核心议题; (2)在社会文化层面, 恐惧管理理论提出者的文化背景对待死亡的普遍态度是呈否认的, 但是跨文化的研究显示其他文化背景对待死亡的态度却呈现出接纳或蔑视; (3)在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结果方面, 呈现出较多的矛盾性, 表明研究中有重要的调节因子未被涉及。基于此, 死亡心理可能的研究方向拟从认知、行为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梳理。未来死亡心理研究需秉承科学与文化并重的原则, 并结合死亡心理的内容与过程, 关注群体面对死亡时的心理规律, 开展死亡心理影响下的身心健康干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幸灾乐祸的重新审视和互动过程模型的构想
    张衍, 王俊秀, 席居哲
    2021, 29 (3):  505-519.  doi: 10.3724/SP.J.1042.2021.00505
    摘要 ( 1656 )   HTML ( 236 )  
    PDF(773KB) ( 3208 )  

    幸灾乐祸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情绪, 但却是一个远未研究透彻的领域。以往研究将幸灾乐祸视为一种不道德的情绪,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其有一定的正向意义并循此展开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全面梳理, 对幸灾乐祸的概念与测量方法的总结及对现有研究的整合, 构想了幸灾乐祸的互动过程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基于互动视角融合了互动双方(自身和他人)因素, 并基于过程视角明晰了幸灾乐祸乐祸发生的过程和发生后的变化。该模型指出今后研究者应关注幸灾乐祸前后事件的发生情境和情境中的多方互动, 并希冀对其他社会情绪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敬畏的心理模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赵小红, 童薇, 陈桃林, 吴冬梅, 张蕾, 陈正举, 方晓义, 龚启勇, 唐小蓉
    2021, 29 (3):  520-530.  doi: 10.3724/SP.J.1042.2021.00520
    摘要 ( 2515 )   HTML ( 280 )  
    PDF(729KB) ( 2798 )  

    敬畏是由神秘、浩大且超出当前认知图式事物引发的复杂情绪体验, 具有自我超越性。敬畏的心理学研究近期受到极大的关注, 但敬畏的本质或心理机制是什么等问题还不清楚。针对“敬畏的心理过程是什么”这一科学问题, 我们通过文献综述, 在厘清敬畏的概念演变、相关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拟提出敬畏的心理模型, 尝试阐述敬畏的心理过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我们认为敬畏心理涉及预期评估、结果评价和自我超越等认知过程, 并且包含浩大感、顺应需求两大核心特征, 以及内部与外部、积极与消极两大主要维度。未来亟需在敬畏测量工具的研发、敬畏相关理论的验证及不同文化群体间敬畏行为的比较分析等方面进行多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亲社会行为中的从众效应
    魏真瑜, 邓湘树, 赵治瀛
    2021, 29 (3):  531-539.  doi: 10.3724/SP.J.1042.2021.00531
    摘要 ( 5196 )   HTML ( 522 )  
    PDF(524KB) ( 5787 )  

    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 从众心理会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亲社会从众行为包括利他从众、公平偏好从众、信任从众、慷慨从众等。亲社会从众行为的心理机制包括模仿理论与动机改变理论。亲社会从众行为的神经机制包括奖赏加工与错误加工神经回路。社会价值取向、人际信任水平与人际敏感性对亲社会从众行为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亲社会从众效应的稳定性、个体差异、儿童及青少年的亲社会从众行为研究、临床研究以及跨文化角度入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们何以能够“舍生取义”?基于保护性价值观认知神经机制的解释
    岳童, 黄希庭, 傅安国
    2021, 29 (3):  540-548.  doi: 10.3724/SP.J.1042.2021.00540
    摘要 ( 1816 )   HTML ( 100 )  
    PDF(605KB) ( 2313 )  

    保护性价值观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 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近些年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证据表明, 人们之所以可以为了坚守保护性价值观, 表现出“舍生取义”的行为(如对抗利益诱惑甚至放弃生命), 一方面在于保护性价值观是以一种道义主义的绝对规则方式进行表征和建构的, 这使得人们较少进行利弊权衡; 另一方面, 由于保护性价值观与自我和道德认同过程紧密相关, 使得其被主观赋予了最高价值。未来研究中, 可以在借鉴保护性价值观的研究范式基础上, 开展对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探讨, 关注其文化差异问题, 并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干预和正确引导的应用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体采纳与群体采纳:决策过程中的两类建议采纳行为
    任小云, 段锦云, 冯成志
    2021, 29 (3):  549-559.  doi: 10.3724/SP.J.1042.2021.00549
    摘要 ( 1994 )   HTML ( 123 )  
    PDF(663KB) ( 1952 )  

    决策者借助外界的建议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决策结果, 但是个体和群体对待建议的态度和行为却不尽相同。基于已有研究, 阐述了个体和群体在建议采纳过程中的特点并分析了造成二者差异的因素, 主要包括二者在面对决策任务和外界建议时的不同表现。此外, 根据群体动力理论, 未来研究可以从群体的动力源因素(凝聚力, 驱动力, 耗散力)来解释和预测群体的建议采纳及其与个体建议采纳的差异, 以期为不同决策情景下决策人员的合理安排和配置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职场排斥间的螺旋效应
    詹思群, 严瑜
    2021, 29 (3):  560-570.  doi: 10.3724/SP.J.1042.2021.00560
    摘要 ( 1498 )   HTML ( 126 )  
    PDF(703KB) ( 2149 )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职场排斥间的螺旋效应模型可用道德排除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解释。根据道德排除理论遭受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会导致受害者与实施者心理距离增加, 进而对实施者实施职场排斥; 从旁观者视角来看, 目睹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会影响旁观者的道义公正感和互动公平感进而表现出对实施者的职场排斥, 且该中介过程受到利他性的调节。同样,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 遭受职场排斥会导致职场排斥受害者的消极情绪水平增加促使其成为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实施者。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