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月琴, 王理中, 陈钢, 甘怡群. CSF3R和行动控制对应激与健康饮食关系的调节作用:应激影响健康行为的个体化模型的初步证据[J]. 心理学报, 2023, 55(9): 1489-1500. |
[2] |
李为, 边子茗, 陈曦梅, 王俊杰, 罗一君, 刘永, 宋诗情, 高笑, 陈红. 9~12岁儿童应激与额颞区的关联: 来自多模态脑影像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23, 55(4): 572-587. |
[3] |
王霈珊, 古若雷, 张亮. 急性应激与风险倾向:兴奋易感性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23, 55(1): 45-54. |
[4] |
王丹, 王典慧, 陈文锋. 青少年心理韧性与恶意创造性行为倾向的关系[J]. 心理学报, 2022, 54(2): 154-167. |
[5] |
王文超, 原昊, 伍新春. 灾后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状的共存模式[J]. 心理学报, 2022, 54(12): 1503-1516. |
[6] |
梁一鸣, 杨璐溪, 席居哲, 刘正奎. 睡眠问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各症状间的独特作用:基于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J]. 心理学报, 2022, 54(10): 1206-1215. |
[7] |
赖丽足, 任志洪, 颜懿菲, 牛更枫, 赵春晓, 罗梅, 张琳. 共情的双刃剑效应:COVID-19心理热线咨询师的继发性创伤应激和替代性创伤后成长[J]. 心理学报, 2021, 53(9): 992-1002. |
[8] |
李俊娇, 陈伟, 胡琰健, 曹杨婧文, 郑希付. 预期错误与急性应激对不同强度恐惧记忆提取消退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1, 53(6): 587-602. |
[9] |
李世峰, 吴艺玲, 张福民, 许琼英, 周爱保. 自我肯定缓冲新冠疫情引发的焦虑反应:一项随机对照研究[J]. 心理学报, 2020, 52(7): 886-894. |
[10] |
吕薇. 回避与趋近性负性人格特质对应激心血管反应模式的不同影响[J]. 心理学报, 2020, 52(6): 758-776. |
[11] |
胡娜, 陈安涛, 王宴庆, 李晴, 许珍珍, 龙泉杉. 急性应激损伤错误监控与错误后调整[J]. 心理学报, 2020, 52(2): 162-172. |
[12] |
梁一鸣, 郑昊, 刘正奎. 震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网络演化[J]. 心理学报, 2020, 52(11): 1301-1312. |
[13] |
罗禹, 念靖晴, 鲍未, 张静静, 赵守盈, 潘运, 许爽, 张禹. 急性应激损害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解除[J]. 心理学报, 2020, 52(1): 26-37. |
[14] |
彭婉晴, 罗帏, 周仁来. 工作记忆刷新训练改善抑郁倾向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HRV证据[J]. 心理学报, 2019, 51(6): 648-661. |
[15] |
任曦, 王妍, 胡翔, 杨娟. 社会支持缓解高互依自我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J]. 心理学报, 2019, 51(4): 497-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