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 ›› 2008, Vol. 40 ›› Issue (02): 240-252. cstr: 32110.14.2008.00240
• • 上一篇
姒刚彦;李庆珠;刘靖东
收稿日期:
2006-11-29
修回日期:
1900-01-01
发布日期:
2008-02-28
出版日期:
2008-02-28
Si Gangyan;Li Qingzhu;Liu Jingdong
Received:
2006-11-29
Revised:
1900-01-01
Online:
2008-02-28
Published:
2008-02-28
摘要: 研究目的是描述对一名奥运选手L在奥运会前一年中进行的心理干预,以改变其“低挫折容忍度”的过程,以及评价这一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与心理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心理干预的效果。在不同的时间点采用各种评估方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主要的评估方法包括采用目标获得评价表进行的运动员L自我评估和教练员评估,运动员L、教练员、及搭档的“阶段性总结”评价,以及对L比赛行为的录像资料分析。通过各种评估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证明了该干预方法在改变运动员的问题行为方面是有效的。通过对运动员L的问题行为的改变,提升了他在比赛中的运动表现,该运动员与其搭档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项目上获得了银牌
中图分类号:
姒刚彦,李庆珠,刘靖东. (2008). 改变“低挫折容忍度”的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估
—— 一位奥运银牌运动员的个案研究
. 心理学报, 40(02), 240-252.
Si Gangyan,Li Qingzhu,Liu Jingdong
. (2008). Changing Low Frustration Tolerance: A Case Study of an Olympic Medallist. , 40(02), 240-252.
[1] | 何宁, 王紫祎, 林嘉浩, 李梦, 游旭群. 叙述性信息对狭隘合作行为的影响机制[J]. 心理学报, 2025, 57(4): 513-525. |
[2] | 蒯玲, 卫海英, 姚琦, 肖婷文, 谢升成. 时间标志对炫耀性亲社会行为意愿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5, 57(4): 526-543. |
[3] | 韩宪国, 金国敏, 李丹, 刘世宏, 吴琴, 刘俊升, 陈欣银. 父母温暖与儿童晚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集体取向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5, 57(4): 614-630. |
[4] | 林荣茂, 余巧华, 胡添祥, 张九妹, 叶玉珊, 连榕. 敬畏感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三水平和结构方程模型元分析[J]. 心理学报, 2025, 57(4): 631-651. |
[5] | 孟鲁, 田宇浩, 王海飞, 董佳一, 蔺星儒, 籍宏伟, 田启瑞, 周梁. 联结还是疏离:探究疫情死亡凸显对亲社会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学报, 2025, 57(4): 652-670. |
[6] | 许丽颖, 张语嫣, 喻丰. 感知机器人威胁降低亲社会倾向[J]. 心理学报, 2025, 57(4): 671-699. |
[7] | 吴胜涛, 高承海, 胡琬莹, 王宁, 彭凯平. 集体主义促进亲社会正义感:共同责任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5, 57(4): 700-719. |
[8] | 冯文婷, 薛舒允, 汪涛. 拟人的品牌更环保?拟人化沟通对促进绿色消费倾向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5, 57(4): 720-738. |
[9] | 邓碧琳, 王婷, 张积家, 刘显翠, 刘莎. 裕固族中学生族群认同的容器隐喻和差序格局[J]. 心理学报, 2025, 57(3): 428-446. |
[10] | 任小云, 段锦云, 张茜. 社会阶层成长型心智对大学生学业和职业投入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5, 57(3): 447-462. |
[11] | 高学德, 马号云. 中国民众普遍信任的动态变迁——基于年龄-时期-世代效应的分析[J]. 心理学报, 2025, 57(3): 463-478. |
[12] | 王永跃, 王静, 刘军, 金杨华. 辱虐管理变化的动态前因:一个潜变化分数模型[J]. 心理学报, 2025, 57(3): 479-494. |
[13] | 江红艳, 张梦婷, 康春晓, 刘钧文. 动态还是静态?成分图像呈现方式对感知产品功效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5, 57(3): 495-510. |
[14] | 冯萌萌, 都旭, 孙世南, 郭秀丽, 林爽, 白学军. 何为成功之母? 绝对和相对反馈情境下失败和成功次数对耐挫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5, 57(2): 260-274. |
[15] | 王红丽, 陈政任, 李振, 刘智强, 梁翠琪, 赵彬洁. 何以跳脱时间困境: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影响效应的主观时间边界[J]. 心理学报, 2025, 57(2): 275-29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837
|
|
|||||||||||||||||||||||||||||||||||||||||||||||||
摘要 6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