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2021, Vol. 29 ›› Issue (8): 1331-1344.doi: 10.3724/SP.J.1042.2021.01331
• Editor-In-Chief Invited • Next Articles
WEN Zhonglin1(), FANG Jie2, SHEN Jiaqi1, TAN Yitian1, LI Dingxin1, MA Yiming1
Received:
2021-03-11
Published:
2021-06-25
Contact:
WEN Zhonglin
E-mail:wenzl@scnu.edu.cn
CLC Number:
WEN Zhonglin, FANG Jie, SHEN Jiaqi, TAN Yitian, LI Dingxin, MA Yiming.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statistics in China’s mainland from 2001 to 2020[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21, 29(8): 1331-1344.
刊名 | 年份 | 合计 | |||||||||||||||||||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心理科学 | 1 | 3 | 0 | 1 | 11 | 1 | 4 | 3 | 2 | 4 | 5 | 3 | 6 | 3 | 4 | 2 | 3 | 4 | 1 | 2 | 63 |
心理科学进展 | 0 | 2 | 3 | 2 | 0 | 0 | 3 | 0 | 2 | 5 | 7 | 4 | 2 | 6 | 2 | 2 | 3 | 3 | 4 | 5 | 55 |
心理学报 | 1 | 1 | 1 | 2 | 2 | 1 | 0 | 4 | 1 | 0 | 5 | 4 | 2 | 3 | 1 | 2 | 4 | 0 | 1 | 0 | 35 |
心理学探新 | 0 | 1 | 1 | 0 | 0 | 0 | 2 | 0 | 0 | 3 | 3 | 2 | 4 | 5 | 5 | 1 | 2 | 2 | 3 | 0 | 34 |
心理技术与应用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2 | 3 | 0 | 6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1 | 0 | 0 | 0 | 0 | 0 | 0 | 5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0 | 0 | 2 | 0 | 0 | 0 | 5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0 | 0 | 0 | 0 | 1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2 | 0 | 0 | 0 | 0 | 0 | 0 | 4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0 | 0 | 0 | 0 | 0 | 2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1 | 0 | 0 | 0 | 4 |
应用心理学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心理研究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1 |
合计 | 4 | 7 | 5 | 5 | 14 | 6 | 9 | 8 | 5 | 12 | 21 | 14 | 16 | 21 | 13 | 8 | 15 | 11 | 12 | 7 | 213 |
刊名 | 年份 | 合计 | |||||||||||||||||||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心理科学 | 1 | 3 | 0 | 1 | 11 | 1 | 4 | 3 | 2 | 4 | 5 | 3 | 6 | 3 | 4 | 2 | 3 | 4 | 1 | 2 | 63 |
心理科学进展 | 0 | 2 | 3 | 2 | 0 | 0 | 3 | 0 | 2 | 5 | 7 | 4 | 2 | 6 | 2 | 2 | 3 | 3 | 4 | 5 | 55 |
心理学报 | 1 | 1 | 1 | 2 | 2 | 1 | 0 | 4 | 1 | 0 | 5 | 4 | 2 | 3 | 1 | 2 | 4 | 0 | 1 | 0 | 35 |
心理学探新 | 0 | 1 | 1 | 0 | 0 | 0 | 2 | 0 | 0 | 3 | 3 | 2 | 4 | 5 | 5 | 1 | 2 | 2 | 3 | 0 | 34 |
心理技术与应用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2 | 3 | 0 | 6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1 | 0 | 0 | 0 | 0 | 0 | 0 | 5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0 | 0 | 2 | 0 | 0 | 0 | 5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0 | 0 | 0 | 0 | 1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2 | 0 | 0 | 0 | 0 | 0 | 0 | 4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0 | 0 | 0 | 0 | 0 | 2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1 | 0 | 0 | 0 | 4 |
应用心理学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心理研究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1 |
合计 | 4 | 7 | 5 | 5 | 14 | 6 | 9 | 8 | 5 | 12 | 21 | 14 | 16 | 21 | 13 | 8 | 15 | 11 | 12 | 7 | 213 |
篇名 | 期刊 | 发表年份 | 第一作者 | 被引次数 |
---|---|---|---|---|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 心理学报 | 2004 | 温忠麟 | 9284 |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 心理学报 | 2005 | 温忠麟 | 6242 |
中介效应分析: 方法和模型发展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4 | 温忠麟 | 4651 |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4 | 周 浩 | 3054 |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 | 心理学报 | 2004 | 温忠麟 | 2467 |
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 心理学报 | 2006 | 温忠麟 | 1294 |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 竞争还是替补? | 心理学报 | 2014 | 温忠麟 | 992 |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 回顾与展望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12 | 方 杰 | 587 |
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1 | 吴 艳 | 566 |
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2 | 熊红星 | 397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 心理科学 | 2014 | 方 杰 | 395 |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检验方法: 甄别和整合 | 心理学报 | 2013 | 叶宝娟 | 347 |
多重中介模型及其应用 | 心理科学 | 2009 | 柳士顺 | 310 |
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分析 | 心理科学 | 2015 | 方 杰 | 304 |
篇名 | 期刊 | 发表年份 | 第一作者 | 被引次数 |
---|---|---|---|---|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 心理学报 | 2004 | 温忠麟 | 9284 |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 心理学报 | 2005 | 温忠麟 | 6242 |
中介效应分析: 方法和模型发展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4 | 温忠麟 | 4651 |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4 | 周 浩 | 3054 |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 | 心理学报 | 2004 | 温忠麟 | 2467 |
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 心理学报 | 2006 | 温忠麟 | 1294 |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 竞争还是替补? | 心理学报 | 2014 | 温忠麟 | 992 |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 回顾与展望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12 | 方 杰 | 587 |
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1 | 吴 艳 | 566 |
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2 | 熊红星 | 397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 心理科学 | 2014 | 方 杰 | 395 |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检验方法: 甄别和整合 | 心理学报 | 2013 | 叶宝娟 | 347 |
多重中介模型及其应用 | 心理科学 | 2009 | 柳士顺 | 310 |
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分析 | 心理科学 | 2015 | 方 杰 | 304 |
[1] | 安胜利, 陈平雁.(2001). 量表的信度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9(4),315-318. |
[2] | 白新文, 陈毅文.(2004). 测量等价性的概念及其判定条件. 心理科学进展, 12(2),231-239. |
[3] | 卞冉, 车宏生, 阳辉.(2007). 项目组合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15(3),567-576. |
[4] | 蔡玉清, 董书阳, 袁帅, 胡传鹏.(2020). 变量间的网络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28(1),178-190. |
[5] | 陈楠, 刘红云.(2015). 基于增长模型的非随机缺失数据处理: 选择模型和极大似然方法. 心理科学, 38(2),446-451. |
[6] | 陈启山.(2006). 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统计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心理与行为研究, 4(3),200-206. |
[7] | 陈宇帅, 温忠麟, 顾红磊.(2015). 因子混合模型: 潜在类别分析与因子分析的整合. 心理科学进展, 23(3),529-538. |
[8] | 崔丽霞, 郑日昌.(2001). 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 心理学报, 33(6),85-91. |
[9] | 杜岸政, 古纯文, 丁桂凤.(2014). 心理学研究中的中介效应分析意义及方法评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8(8),578-583. |
[10] | 杜建政, 赵国祥, 刘金平.(2005). 测评中的共同方法偏差. 心理科学, 28(2),420-422. |
[11] | 段锦云, 陈文平.(2012). 基于动态评估的取样法: 经验取样法. 心理科学进展, 20(7),1110-1120. |
[12] | 范会勇.(2015). 试论因子确证的三种取向及其整合. 心理学探新, 35(3),257-260. |
[13] | 范会勇, 杨新国, 张进辅.(2009). 均匀设计在心理实验中的应用探讨. 心理科学进展, 17(1),233-239. |
[14] | 范津砚, 叶斌, 章震宇, 刘宝霞.(2003). 探索性因素分析——最近10年的评述. 心理科学进展, 11(5),579-585. |
[15] | 方杰, 邱皓政, 张敏强.(2011). 基于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的情境效应分析——兼与多层线性模型比较. 心理科学进展, 19(2),284-292. |
[16] | 方杰, 邱皓政, 张敏强, 方路.(2013). 我国近十年来心理学研究中HLM方法的应用述评. 心理科学, 36(5),1194-1200. |
[17] | 方杰, 温忠麟.(2018a). 三类多层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比较. 心理科学, 41(4),962-967. |
[18] | 方杰, 温忠麟.(2018b).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心理科学, 41(2),453-458. |
[19] | 方杰, 温忠麟, 梁东梅, 李霓霓.(2015). 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分析. 心理科学, 38(3),715-720. |
[20] | 方杰, 温忠麟, 吴艳.(2018).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层调节效应. 心理科学进展, 26(5),781-788. |
[21] | 方杰, 温忠麟, 张敏强.(2017). 类别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心理科学, 40(2),471-477. |
[22] | 方杰, 温忠麟, 张敏强, 任皓.(201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层中介效应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2(3),530-539. |
[23] | 方杰, 温忠麟, 张敏强, 孙配贞.(201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心理科学, 37(3),735-741. |
[24] | 方杰, 张敏强.(2012). 中介效应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乘积分布法、非参数Bootstrap和MCMC法. 心理学报, 44(10),1408-1420. |
[25] | 方杰, 张敏强.(2013). 参数和非参数Bootstrap方法的简单中介效应分析比较. 心理科学, 36(3),722-727. |
[26] | 方杰, 张敏强, 顾红磊, 梁东梅.(2014). 基于不对称区间估计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心理科学进展, 22(10),1660-1668. |
[27] | 方杰, 张敏强, 李晓鹏.(2011). 中介效应的三类区间估计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9(5),765-774. |
[28] | 方杰, 张敏强, 邱皓政.(2010). 基于阶层线性理论的多层级中介效应. 心理科学进展, 18(8),1329-1338. |
[29] | 方杰, 张敏强, 邱皓政.(201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 回顾与展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1),105-111. |
[30] | 方平, 熊端琴, 蔡红.(2001). 结构方程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 24(4),406-408. |
[31] | 方平, 熊端琴, 曹雪梅.(2002). 结构方程模式的发展与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10(3),270-279. |
[32] | 盖笑松, 张向葵.(2005). 多层线性模型在纵向研究中的运用. 心理科学, 28(2),429-431. |
[33] | 甘怡群.(2014). 中介效应研究的新趋势——研究设计和数据统计方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8(8),584-585. |
[34] | 高石, 杨莉萍, 白福宝.(2015). 探索性因子分析中主轴法下的平行分析. 心理学探新, 35(5),471-473. |
[35] | 顾海根, 李超.(2005). 同质信度多种指标的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 28(5),1196-1198. |
[36] | 顾红磊, 温忠麟.(2014). 项目表述效应对自陈量表信效度的影响——以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为例. 心理科学, 37(5),1245-1252. |
[37] | 顾红磊, 温忠麟.(2017). 多维测验分数的报告与解释: 基于双因子模型的视角.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4),504-512. |
[38] | 顾红磊, 温忠麟, 方杰.(2014). 双因子模型: 多维构念测量的新视角. 心理科学, 37(4),973-979. |
[39] | 关丹丹, 张厚粲.(2004). 信度的再认识与信度概括化研究. 心理科学, 27(2),445-448. |
[40] | 关丹丹, 张厚粲, 李中权.(2005). 差异分数的信度分析. 心理科学, 28(1),161-163. |
[41] | 关守义.(2009). 克龙巴赫α系数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 32(3),685-687. |
[42] | 郭春彦, 朱滢, 王全珍.(2002). 差数显著性t检验与元分析方法的模拟对比. 心理学报, 34(2),46-50. |
[43] | 郭璐, 沈模卫, 关忻.(2005). 函数回归方法在肢体运动轨迹预测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 28(3),660-662. |
[44] | 郭庆科, 李芳, 陈雪霞, 王炜丽, 孟庆茂.(2008). 不同条件下拟合指数的表现及临界值的选择. 心理学报, 40(1),109-118. |
[45] | 郭庆科, 王炜丽, 陈雪霞, 韩丹.(2007). 验证性因素分析中模型拟合的判断. 心理学探新, 27(4),83-87. |
[46] | 郭素然, 伍新春.(2013). 社会关系模型在家庭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21(3),561-570. |
[47] | 胡传鹏, 孔祥祯, Eric-Jan Wagenmakers, Alexander Ly, 彭凯平.(2018). 贝叶斯因子及其在JASP中的实现. 心理科学进展, 26(6),951-965. |
[48] | 胡传鹏, 王非, 过继成思, 宋梦迪, 隋洁, 彭凯平.(2016). 心理学研究中的可重复性问题: 从危机到契机. 心理科学进展, 24(9),1504-1518. |
[49] | 胡中锋, 莫雷.(2002). 论因素分析方法的整合. 心理科学, 25(4),474-475. |
[50] | 胡竹菁.(2010). 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统计检验力和效果大小的估计原理与方法. 心理学探新, 30(1),68-73. |
[51] | 胡竹菁, 戴海琦.(2011). 方差分析的统计检验力和效果大小的常用方法比较. 心理学探新, 31(3),254-259. |
[52] | 胡竹菁, 戴海琦.(2017). 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效果大小. 心理学探新, 37(1),70-77. |
[53] | 黄菲菲, 张敏强.(2016). 社会网络分析中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 心理技术与应用, 4(8),456-464. |
[54] | 江程铭, 李纾.(2015). 中介分析和自举(Bootstrap) 程序应用. 心理学探新, 35(5),458-463. |
[55] | 焦璨, 黄泽娟, 张敏强, 吴利, 王宣承.(2010). 心理研究中统计方法应用的元分析——以《心理学报》《心理科学》(1998-2008)统计方法应用为例. 心理科学, 33(1),48-54. |
[56] | 焦璨, 吴换杰, 黄玥娜, 黄菲菲, 张敏强.(2014). 网络自相关模型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以同群效应、学习动机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影响为例. 心理学报, 46(12),1933-1945. |
[57] | 焦璨, 吴利, 张敏强.(2010). Bootstrap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心理学探新, 30(3),84-90. |
[58] | 焦璨, 熊敏平, 张敏强.(2010). 心理学研究数据类型与统计方法——谈函数型数据分析的引入. 心理科学进展, 18(8),1314-1320. |
[59] | 焦璨, 张敏强, 黄庆均, 张文怡, 黎光明.(2008). 非正态分布测量数据对克隆巴赫信度α系数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 14(3),276-281. |
[60] | 李冲, 刘红云.(2011). 等级数据的测量不变性检验及影响因素模拟研究. 心理科学, 34(6),1482-1487. |
[61] | 李旭, Gail Huon, 钱铭怡.(2001).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思路与步骤.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9(2),149-152. |
[62] | 李雪燕, 辛涛.(2006). 二分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 原理与应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4),97-102. |
[63] | 李育辉, 黄飞.(2010). 成对数据分析之行动者-对象互依性模型(APIM). 心理科学进展, 18(8),1321-1328. |
[64] | 李育辉, 黄飞, 张建新.(2009). 探索性因素分析、目标旋转与因素结构的一致性. 心理科学进展, 17(5),1094-1101. |
[65] | 梁莘娅, 杨艳云.(2016). 当结构假设和分布假设不满足时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稳健极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的比较研究(英文). 心理科学, 39(5),1256-1267. |
[66] | 刘畅, 伍新春.(2017). 主客体互倚性的成对模式及其检验.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1),105-112. |
[67] | 刘国芳, 程亚华, 辛自强.(2018). 作为因果关系的中介效应及其检验. 心理技术与应用, 6(11),665-676. |
[68] | 柳恒超, 许燕, 王力.(2007).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中模型选择的原理和方法. 心理学探新, 27(1),75-78. |
[69] | 刘红云.(2007). 如何描述发展趋势的差异: 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15(3),539-544. |
[70] | 刘红云.(2008). α系数与测验的同质性. 心理科学, 31(1),185-188. |
[71] | 刘红云, 李冲, 张平平, 骆方.(2012). 分类数据测量等价性检验方法及其比较: 项目阈值(难度)参数的组间差异性检验. 心理学报, 44(8),1124-1136. |
[72] | 刘红云, 李美娟, 骆方, 李小山.(2012). 单维项目因素分析: CCFA与IRT估计方法的比较. 心理科学, 35(2),441-445. |
[73] | 刘红云, 骆方, 王玥, 张玉.(2012). 多维测验项目参数的估计:基于SEM与MIRT方法的比较. 心理学报, 44(1),121-132. |
[74] | 刘红云, 骆方, 张玉, 张丹慧.(2013). 因变量为等级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心理学报, 45(12),1431-1442. |
[75] | 刘红云, 孟庆茂.(2002a). 教育和心理研究中的多层线性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10(2),213-219. |
[76] | 刘红云, 孟庆茂.(2002b). 探索性因素分析在测验编制中局限性的模拟实验. 心理科学, 25(2),177-179. |
[77] | 刘红云, 孟庆茂.(2003). 纵向数据分析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1(5),586-592. |
[78] | 刘红云, 张月, 骆方, 李美娟, 李小山.(2011). 多水平随机中介效应估计及其比较. 心理学报, 43(6),696-709. |
[79] | 刘佳, 霍涌泉, 陈文博, 解诗薇, 王静.(2018). 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危机":一些积极应对策略. 心理学探新, 38(1),86-90. |
[80] | 刘军, 吴维库.(2005). 心理测量平衡性研究与实例. 心理科学, 28(1),170-174. |
[81] | 柳士顺, 凌文辁.(2009). 多重中介模型及其应用. 心理科学, 32(2),433-435. |
[82] | 刘铁川, 王闪闪, 桂雅立.(2019). 方差分析效果大小报告的新指标. 心理学探新, 39(3),238-243. |
[83] | 刘拓, 戴晓阳.(2011). 不拟合被试对测验信、效度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6),743-745. |
[84] | 刘源, 骆方, 刘红云.(2014).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影响因素: 距离与形态. 心理学报, 46(9),1400-1412. |
[85] | 刘源, 赵骞, 刘红云.(2013). 多阶段增长模型的方法比较. 心理学探新, 33(5),415-422. |
[86] | 刘玥, 刘红云.(2017). 基于双因子模型的测验总分和维度分的合成方法. 心理学报, 49(9),1234-1246. |
[87] | 卢谢峰, 韩立敏.(2007). 中介变量、调节变量与协变量——概念、统计检验及其比较. 心理科学, 30(4),934-936. |
[88] | 卢谢峰, 唐源鸿, 曾凡梅.(2011). 效应量: 估计、报告和解释. 心理学探新, 31(3),260-264. |
[89] | 骆大森.(2017). 心理学可重复性危机两种根源的评估. 心理与行为研究, 15(5),577-586. |
[90] | 吕小康.(2012). Fisher与Neyman-Pearson的分歧与心理统计中的假设检验争议. 心理科学, 35(6),1502-1506. |
[91] | 吕小康, 付英涛.(2019). 实验数据的随机化检验及R语言实现. 心理技术与应用, 7(5),266-275. |
[92] | 吕浥尘, 赵然.(2018). 群组发展模型——干预研究的新方法. 心理学探新, 38(1),91-96. |
[93] | 孔明, 卞冉, 张厚粲.(2007). 平行分析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 30(4),924-925. |
[94] | 马绍奇, 焦璨, 张敏强.(2011). 社会网络分析在心理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19(5),755-764. |
[95] | 马文超, 边玉芳, 郭雯婧, 谢敏.(2014). K-means、潜在类别模型和混合Rasch模型的比较. 心理学探新, 34(5),431-436. |
[96] | 麦玉娇, 温忠麟.(2013). 探索性结构方程建模(ESEM): EFA和CFA的整合. 心理科学进展, 21(5),934-939. |
[97] | 孟庆茂, 刘红云.(2002). α系数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心理学探新, 22(3),42-47. |
[98] | 沐守宽, 顾海根.(2011). 探索性因素分析因子抽取方法的比较. 心理学探新, 31(5),477-480. |
[99] | 沐守宽, 周伟.(2011). 缺失数据处理的期望-极大化算法与马尔可夫蒙特卡洛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9(7),1083-1090. |
[100] | 蒲显伟.(2016). 定量数据分析效应值: 意义, 计算与解释. 心理学探新, 36(1),64-69. |
[101] | 秦浩, 陈景武.(2006). 量表编制过程中应用因子分析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5),320-321. |
[102] | 权朝鲁.(2003). 效果量的意义及测定方法. 心理学探新, 23(2),39-44. |
[103] | 任芬, 潘林, 王孟成, 姚树桥, 张建新.(2013). 区分类别与维度: Taxometric分析法简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1(5),786-789. |
[104] | 任学柱, 王腾飞, KarlSchweizer.(2017). 预设路径模型及其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25(10),1675-1681. |
[105] | 单志艳, 孟庆茂.(2002). 心理学中定量研究的几个问题. 心理科学, 25(4),466-467. |
[106] | 邵华, 吕晓峰.(2011). EMA——一种生态主义取向的研究模式. 心理科学, 34(5),1236-1241. |
[107] | 孙晓军, 周宗奎.(2005). 探索性因子分析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理科学, 28(6),1440-1442. |
[108] | 孙晓敏, 张厚粲.(2005). 表现性评价中评分者信度估计方法的比较研究——从相关法、百分比法到概化理论. 心理科学, 28(3),646-649. |
[109] | 汤丹丹, 温忠麟.(2020).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问题与建议. 心理科学, 43(1),215-223. |
[110] | 唐杰, 林志扬, 莫莉.(2011). 多项式回归与一致性研究: 应用及分析. 心理学报, 43(12),1454-1461. |
[111] | 唐文清, 方杰, 蒋香梅, 张敏强.(2014). 追踪研究方法在国内心理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心理发展与教育, 30(2),216-224. |
[112] | 唐文清, 张敏强, 方杰.(2020). 时变效应模型及在密集追踪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 43(2),488-497. |
[113] | 唐文清, 张敏强, 黄宪, 张嘉志, 王旭.(2014). 加速追踪设计的方法和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22(2),369-380. |
[114] | 唐文清, 张敏强, 王力田.(2012). 整合数据分析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学探新, 32(5),454-460. |
[115] | 田晓明, 傅珏生.(2005). 多元总体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的研究. 心理科学, 28(1),164-165. |
[116] | 田雪垠, 郑蝉金, 郭少阳, 贺冠瑞.(2019). 基于多层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种信度系数方法. 心理学探新, 39(5),461-467. |
[117] | 屠金路, 金瑜, 王庭照.(2005). bootstrap法在合成分数信度区间估计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 28(5),1199-1200. |
[118] | 屠金路, 王庭照, 金瑜.(2010). 结构方程模型下多因子非同质测量合成分数的信度估计. 心理科学, 33(3),666-669. |
[119] | 王碧瑶, 张敏强, 张洁婷, 胡俊.(2015). 基于转变矩阵描述的个体阶段性发展: 潜在转变模型. 心理研究, 8(4),36-43. |
[120] | 王冬燕, 钱锦昕, 徐海宁, 余嘉元.(2013). 关联规则方法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 36(2),475-478. |
[121] | 王婧, 唐文清, 张敏强, 张文怡, 郭凯茵.(2017).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方法及研究现状. 心理科学进展, 25(10),1696-1704. |
[122] | 王珺, 宋琼雅, 许岳培, 贾彬彬, 胡传鹏.(2019). 效应量置信区间的原理及其实现. 心理技术与应用, 7(5),284-296. |
[123] | 王力, 唐云, 李中权.(2005). Schuirmann无差异检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与应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5),316-318. |
[124] | 王孟成, 毕向阳.(2018). 回归混合模型: 方法进展与软件实现. 心理科学进展, 26(12),2272-2280. |
[125] | 王孟成, 邓俏文.(2016). 缺失数据的结构方程建模: 全息极大似然估计时辅助变量的作用. 心理学报, 48(11),1489-1498. |
[126] | 王孟成, 邓俏文, 毕向阳.(2017). 潜变量建模的贝叶斯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25(10),1682-1695. |
[127] | 王孟成, 邓俏文, 毕向阳, 叶浩生, 杨文登.(2017). 分类精确性指数Entropy在潜剖面分析中的表现: 一项蒙特卡罗模拟研究. 心理学报, 49(11),1473-1482. |
[128] | 王孟成, 叶宝娟.(2014). 通过Mplus计算几种常用的测验信度. 心理学探新, 34(1),48-52. |
[129] | 王孟成, 叶浩生.(2014). 计划缺失设计——通过有意缺失让研究更高效. 心理科学进展, 22(6),1025-1035. |
[130] | 王晓丽, 李西营, 邵景进.(2011). 形成性测量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的新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19(2),293-300. |
[131] | 王阳, 温忠麟.(2018). 基于两水平被试内设计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 心理科学, 41(5),1233-1239. |
[132] | 王阳, 温忠麟, 付媛姝.(2020). 等效性检验——结构方程模型评价和测量不变性分析的新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8(11),1961-1969. |
[133] | 韦嘉, 张春雨, 赵永萍, 张进辅.(2016). 随机截距因子分析模型在控制条目表述效应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 39(4),1005-1010. |
[134] | 温聪聪, 伍伟平, 林光杰.(2019). 对齐(Alignment)——一种新的多群组分析法. 心理科学进展, 27(1),181-189. |
[135] | 温涵, 梁韵斯.(2015). 结构方程模型常用拟合指数检验的实质. 心理科学, 38(4),987-994. |
[136] | 温忠麟.(2017). 实证研究中的因果推理与分析. 心理科学, 40(1),200-208. |
[137] | 温忠麟, 范息涛, 叶宝娟, 陈宇帅.(2016). 从效应量应有的性质看中介效应量的合理性. 心理学报, 48(4),435-443. |
[138] | 温忠麟, 侯杰泰.(2003). 心理测验中的趋中回归与超常分数重现概率. 心理学报, 35(3),419-425. |
[139] | 温忠麟, 侯杰泰.(2008). 检验的临界值: 真伪差距多大才能辨别?——评《不同条件下拟合指数的表现及临界值的选择》. 心理学报, 40(1),119-124. |
[140] | 温忠麟, 侯杰泰, 马什赫伯特.(2003). 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1(5),593-599. |
[141] | 温忠麟, 侯杰泰, 马什赫伯特.(200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 心理学报, 36(2),186-194. |
[142] | 温忠麟, 侯杰泰, HerbertW. Marsh.(2008). 结构方程模型中调节效应的标准化估计. 心理学报, 40(6),729-736. |
[143] | 温忠麟, 侯杰泰, 张雷.(2005).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心理学报, 37(2),268-274. |
[144] | 温忠麟, 黄彬彬, 汤丹丹.(2018). 问卷数据建模前传. 心理科学, 41(1),204-210. |
[145] | 温忠麟, 汤丹丹, 顾红磊.(2019). 预测视角下双因子模型与高阶因子模型的一般性模拟比较. 心理学报, 51(3),383-391. |
[146] | 温忠麟, 吴艳.(2010). 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方法演变与简化. 心理科学进展, 18(8),1306-1313. |
[147] | 温忠麟, 吴艳, 侯杰泰.(2013). 潜变量交互效应结构方程: 分布分析方法. 心理学探新, 33(5),409-414. |
[148] | 温忠麟, 叶宝娟.(2011). 测验信度估计: 从α系数到内部一致性信度. 心理学报, 43(7),821-829. |
[149] | 温忠麟, 叶宝娟.(2014a). 中介效应分析: 方法和模型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22(5),731-745. |
[150] | 温忠麟, 叶宝娟.(2014b).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 竞争还是替补? 心理学报, 46(5),714-726. |
[151] |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2006). 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心理学报, 38(3),448-452. |
[152] |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 刘红云.(2004).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心理学报, 36(5),614-620. |
[153] | 吴瑞林, 涂冬波.(2013). 题目因素分析: 基于SEM和基于IRT的两类方法. 心理与行为研究, 11(1),124-131. |
[154] | 吴艳, 温忠麟.(2011a). 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 心理科学进展, 19(12),1859-1867. |
[155] | 吴艳, 温忠麟.(2011b). 与零假设检验有关的统计分析流程. 心理科学, 34(1),230-234. |
[156] | 吴艳, 温忠麟, 侯杰泰, HerbertW. Marsh.(2011). 无均值结构的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的标准化估计. 心理学报, 43(10),1219-1228. |
[157] | 吴艳, 温忠麟, 李碧.(2014). 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标准化估计中的检验问题. 心理学探新, 34(3),260-264. |
[158] | 吴艳, 温忠麟, 林冠群.(2009). 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 告别均值结构. 心理学报, 41(2),1252-1259. |
[159] | 谢宝国, 龙立荣.(2006). 优势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心理科学, 29(4),922-925. |
[160] | 谢美华, 黄友泉, 董圣鸿.(2013). 多层多项Logit模型: 原理与应用. 心理学探新, 33(5),430-437. |
[161] | 熊红星, 张璟, 郑雪.(2013). 方法影响结果?方法变异的本质、影响及控制. 心理学探新, 33(3),195-199. |
[162] | 熊红星, 张璟, 叶宝娟, 郑雪, 孙配贞.(2012). 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0(5),757-769. |
[163] | 徐芃, 祁禄, 熊健, 叶浩生.(2015). 定序变量回归模型在心理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心理学报, 47(12),1520-1528. |
[164] | 徐建平, 张厚粲.(2005). 质性研究中编码者信度的多种方法考察. 心理科学, 28(6),1430-1432. |
[165] | 徐霜雪, 俞宗火, 李月梅.(2017). 预测视角下双因子模型与高阶模型的模拟比较. 心理学报, 49(8),1125-1136. |
[166] | 徐桃, 张敏强, 王小婷, 黄兆锋, 焦璨.(2015). 社会关系模型在心理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23(3),520-528. |
[167] | 徐伟, 陈光辉, 曾玉, 张文新.(2011). 关系研究的新取向: 社会网络分析. 心理科学, 34(2),499-504. |
[168] | 徐晓锋, 刘勇.(2007). 评分者内部一致性的研究和应用. 心理科学, 30(5),1175-1178. |
[169] | 胥彦, 李超平.(2019). 追踪研究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27(4),600-610. |
[170] | 续志琦, 辛自强.(2018). 单被试实验的统计分析: 非重叠法效果量估计. 心理技术与应用, 6(2),89-99. |
[171] | 杨建锋, 王重鸣.(2008). 类内相关系数的原理及其应用. 心理科学, 31(2),434-437. |
[172] | 杨强, 叶宝娟, 温忠麟.(2014a). 两种估计多维测验合成信度置信区间方法比较. 心理学探新, 34(1),43-47. |
[173] | 杨强, 叶宝娟, 温忠麟.(2014b). 用SPSS软件计算单维测验的合成信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3),496-498. |
[174] | 叶宝娟, 温忠麟.(2011). 单维测验合成信度三种区间估计的比较. 心理学报, 43(4),453-461. |
[175] | 叶宝娟, 温忠麟.(2012a). 测验同质性系数及其区间估计. 心理学报, 44(12),1687-1694. |
[176] | 叶宝娟, 温忠麟.(2012b). 用Delta法估计多维测验合成信度的置信区间. 心理科学, 35(5),1213-1217. |
[177] | 叶宝娟, 温忠麟.(2013a).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检验方法: 甄别和整合. 心理学报, 45(9),1050-1060. |
[178] | 叶宝娟, 温忠麟.(2013b). α系数的区间估计方法比较. 心理科学, 36(1),215-222. |
[179] | 叶宝娟, 温忠麟.(2013c). 两水平研究中单维测验信度的估计. 心理科学, 36(3),728-733. |
[180] | 叶宝娟, 温忠麟, 陈启山.(2012). 追踪研究中测验信度的估计. 心理科学进展, 20(3),467-474. |
[181] | 叶宝娟, 温忠麟, 胡竹菁.(2013). 单维测验合成信度元分析. 心理科学, 36(6),1464-1469. |
[182] | 叶宝娟, 杨强.(2015). 用Delta法估计误差相关测验合成信度的置信区间: 以FAD为例. 心理学探新, 35(3),251-256. |
[183] | 叶素静, 唐文清, 张敏强, 曹魏聪.(2014). 追踪研究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现状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2(12),1985-1994. |
[184] | 尹奎, 彭坚, 张君.(2020). 潜在剖面分析在组织行为领域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28(7),1056-1070. |
[185] | 余嘉元.(200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一种效度凭证求取方法. 心理学报, 37(4),555-560. |
[186] | 余嘉元.(2007). 等级效标分数的概率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研究. 心理科学, 30(3),666-667. |
[187] | 余嘉元.(2008). 粗糙集和神经网络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 心理学报, 40(8),939-946. |
[188] | 俞宗火, 戴海崎, 唐小娟.(2006). 全息项目因素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4(4),306-311. |
[189] | 张宏宇, 许燕, 柳恒超.(2007). 社会关系模型(SRM)——个体差异研究的新策略. 心理科学进展, 15(6),968-973. |
[190] | 张洁婷, 焦璨, 张敏强.(2010). 潜在类别分析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18(12),1991-1998. |
[191] | 张洁婷, 张敏强, 耿爽.(2012). 心理学研究中潜变量空间的特性探讨. 心理学探新, 32(5),404-409. |
[192] | 张洁婷, 张敏强, 焦璨.(2019). 纳入式分类分析法在潜在剖面模型的后续多元回归中的应用. 心理学探新, 39(1),40-46. |
[193] | 张洁婷, 张敏强, 黎光明.(2017). 潜在剖面模型的后续分析—比较分类分析法改进后的偏差. 心理学探新, 37(5),434-440. |
[194] | 张沥今, 陆嘉琦, 魏夏琰, 潘俊豪.(2019). 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及其研究现状. 心理科学进展, 27(11),1812-1825. |
[195] | 张沥今, 魏夏琰, 陆嘉琦, 潘俊豪.(2020). Lasso回归: 从解释到预测. 心理科学进展, 28(10),1777-1788. |
[196] | 张杉杉, 陈楠, 刘红云.(2017). LGM模型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 ML方法与Diggle-Kenward选择模型. 心理学报, 49(5),699-710. |
[197] | 张珊珊, 张建新, 周明洁.(2012). 二次响应面回归方法及其在个体-环境匹配研究中的使用. 心理科学进展, 20(6),825-833. |
[198] | 张缨斌, 王烨晖.(2019). 反应风格的测量与统计控制. 心理科学, 42(3),747-754. |
[199] | 赵必华, 顾海根.(2010). 我国近年来心理学研究中SEM方法文献分析. 心理科学, 33(2),403-405. |
[200] | 赵广平.(2015). 字母混淆矩阵的多维尺度分析. 心理学探新, 35(3),284—288. |
[201] | 赵礼, 王晖.(2019). 统计检验力的分析流程与多层模型示例. 心理技术与应用, 7(5),276-283. |
[202] | 郑昊敏, 温忠麟, 吴艳.(2011). 心理学常用效应量的选用与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19(12),1868-1878. |
[203] | 郑文智, 吴文毅.(2014).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评鉴: 整体拟合、内部拟合与复核效度检验. 心理学探新, 34(1),57-61. |
[204] | 郑显亮, 顾海根, 赵必华.(2011). 二阶因素模型的测量等价性检验——以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为例. 心理科学, 34(5),1195-1200. |
[205] | 钟建军, Zoltan Dienese, 陈中永.(2017). 心理研究引入贝叶斯统计推断的必要性、应用思路与领域. 心理科学, 40(6),1477-1482. |
[206] | 仲晓波.(2010a). 零假设检验和元分析之间的逻辑连贯性. 心理科学, 33(6),1477-1480. |
[207] | 仲晓波.(2010b). 心理学研究中应该怎样报告实验的结果? 心理学探新, 30(5),62-65. |
[208] | 仲晓波.(2015). 心理学实验的可重复性. 心理科学, 38(4),807-812. |
[209] | 仲晓波.(2016). 关于假设检验的争议: 问题的澄清与解决. 心理科学进展, 24(10),1670-1676. |
[210] | 仲晓波, 黄希尧, 万荣根.(2008). 心理学中对假设检验一些批评的分析. 心理科学, 31(4),1010-1013. |
[211] | 周浩, 龙立荣.(2004).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2(6),942-950. |
[212] | 朱海腾.(2020). 多层次研究的数据聚合适当性检验: 文献评价与关键问题试解. 心理科学进展, 28(8),1392-1408. |
[213] | 朱海腾, 李川云.(2019). 共同方法变异是“致命瘟疫”吗? ——论争、新知与应对. 心理科学进展, 27(4),587-599.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