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尧, 王梦梦, 饶恒毅. 风险决策研究中的仿真气球冒险任务[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6): 1377-1392. |
[2] |
李亮, 李红. 人们为什么会羞怯: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5): 1038-1049. |
[3] |
武晓菲, 肖风, 罗劲. 创造性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中的迁移效应及其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3): 477-485. |
[4] |
章丽娜, 宣宾. 语言产生中词频效应老化的神经基础与时间进程[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2): 333-342. |
[5] |
李何慧, 黄慧雅, 董琳, 罗跃嘉, 陶伍海. 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小脑异常:小脑的功能和两者的因果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2): 343-353. |
[6] |
胡佳宝, 雷扬, 定险峰, 程晓荣, 范炤. 大众与个人审美品位的认知与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2): 354-364. |
[7] |
干加裙, 王恩国. 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的注意解离[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 129-140. |
[8] |
王琳, 王志丹, 王泓婧. 孤独症儿童动作发展障碍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7): 1239-1250. |
[9] |
包寒吴霜, 蔡华俭. 姓名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实际影响:证据和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6): 1067-1085. |
[10] |
张照, 张力为, 龚然. 视觉工作记忆的过滤效能[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4): 635-651. |
[11] |
周爱保, 胡砚冰, 周滢鑫, 李玉, 李文一, 张号博, 郭彦麟, 胡国庆. 听而不“闻”?人声失认症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3): 414-424. |
[12] |
赵小红, 童薇, 陈桃林, 吴冬梅, 张蕾, 陈正举, 方晓义, 龚启勇, 唐小蓉. 敬畏的心理模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3): 520-530. |
[13] |
魏真瑜, 邓湘树, 赵治瀛. 亲社会行为中的从众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3): 531-539. |
[14] |
岳童, 黄希庭, 傅安国. 人们何以能够“舍生取义”?基于保护性价值观认知神经机制的解释[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3): 540-548. |
[15] |
周梦晗, 张源, 高山, Keith M. Kendrick, 姚树霞. 催产素对学习和记忆的调节效应:来自动物与人类的研究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2): 2195-2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