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子龙, 季琭妍. 多面孔情绪变异性的自动化加工:来自视觉失匹配负波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34-34. |
[2] |
张顺民, 李柯蒨. 自我控制减少拖延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9): 1560-1568. |
[3] |
辛聪, 郑远霞, 陈钟奇, 刘国雄. 任务和个体特征对事件性前瞻记忆后效的影响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10): 1883-1898. |
[4] |
叶丽群, 谭欣, 姚堃, 丁玉珑. 正常老化对视觉早期注意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2): 2746-2763. |
[5] |
冯廷勇, 王雪珂, 苏缇. 拖延行为的发展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4): 586-596. |
[6] |
谢莹, 刘昱彤, 陈明亮, 梁安迪. 品牌消费旅程中消费者的认知心理过程——神经营销学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1): 2024-2042. |
[7] |
沈蕾, 江黛苔, 陈宁, 刘伟. 自豪感的神经基础:比较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 131-139. |
[8] |
冉光明, 李睿, 张琪. 高社交焦虑者识别动态情绪面孔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2): 1979-1988. |
[9] |
李嘉惠, 刘清, 蒋多. 行为决策中诱饵效应的认知加工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0): 1688-1696. |
[10] |
李萍, 张明明, 李帅霞, 张火垠, 罗文波. 面孔表情和声音情绪信息整合加工的脑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7): 1205-1214. |
[11] |
王霞, 卢家楣, 陈武英. 情绪词加工过程及其情绪效应特点:ERP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1): 1842-1852. |
[12] |
傅世敏, 陈晓雯, 刘雨琪. 研究争论:空间注意是否调制C1成分?[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11): 1901-1914. |
[13] |
利振华, 窦凯, 聂衍刚. 远离“诱惑”:预先承诺对跨期决策的调控机制及其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10): 1869-1877. |
[14] |
董军, 付淑英, 卢山, 杨绍峰, 齐春辉. 自我控制失败的理论模型与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1): 134-143. |
[15] |
孟泽龙, 赵婧, 毕鸿燕.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大细胞通路功能探究:一项ERPs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suppl.):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