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进展 ›› 2016, Vol. 24 ›› Issue (5): 716-724.doi: 10.3724/SP.J.1042.2016.00716
郑 名1;韩增霞1;王志丹2
ZHENG Ming1; HAN Zengxia1; WANG Zhidan2
摘要:
模仿是儿童学习的一种重要机制, 但学前儿童在模仿他人行为的过程中, 是注重效率原则而有选择性地模仿, 还是注重忠实原则不加辨别地模仿? 这一问题成为近10年来发展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和进化人类学中的争论问题。争论双方提供了大量实验证据支持各自观点, 并提出种种假设以解释学前儿童的模仿学习机制。如基于因果关系推理角度提出自动因果编码假设和意图不清假设; 基于社会交往角度提出社会依存假设和自然教育法假设等。迄今为止, 尚无一个假设能解释所有证据。因此, 在整合相关实验证据的基础上, 提出了解释这一争论的新视角——“损益权衡”假设, 即学前儿童模仿策略选择是特定情境下权衡利益与损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