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雪, 朱旭. 情感触摸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2): 2789-2798. |
[2] |
金雨薇, 孙潇, 宋耀武. 具身记忆及其内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1): 2497-2506. |
[3] |
白亚停, 何文广. 二语具身认知:自动激活还是母语中介?[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1): 1970-1978. |
[4] |
魏华, 汪涛, 毛磊, 冯文婷, 熊莎莎. 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7): 1071-1082. |
[5] |
于文华, 鲁忠义. 手势认知功能研究的新视角:“空间化”手势假设[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3): 426-433. |
[6] |
毕小彬, 范晓壮, 米文丽, 贺荟中. 高风险婴儿前瞻性纵向研究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识别[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3): 443-455. |
[7] |
熊素红, 孙洪杰, 陆佶, 姚琦, 张全成. 具身认知视角的饮食消费行为——基于心理模拟“具身”方式[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3): 486-496. |
[8] |
刘慧晨, 陈坚. 婴儿的痛觉[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0): 1723-1732. |
[9] |
李莹, 张灿, 王悦. 道德情绪在道德隐喻映射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7): 1224-1231. |
[10] |
程刚, 贾云丞, 丁芳媛, 张大均, 陈加, 龙女. 表情对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调节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761-772. |
[11] |
杜碧煊, 张明明, 张珂烨, 任杰, 何蔚祺. 肢体形状和肢体动作表征的早期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0): 1703-1712. |
[12] |
陈琳, 田晓明, 段锦云. 建议采纳的认知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 149-159. |
[13] |
康廷虎, 薛西. 场景知觉过程中的动作意图识别[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9): 1617-1623. |
[14] |
魏华, 段海岑, 周宗奎.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消费者行为[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7): 1294-1306. |
[15] |
李恒. “前”、“后”轴上的内隐时空映射及其影响因素 *[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6): 975-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