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婷婷, 王丽娟, 王天泽. 肢体运动信息如何在工作记忆中存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 93-101. |
[2] |
钱柳, 汝涛涛, 罗雪, 牛佳兴, 马永骏, 周国富. 睡眠限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9): 1493-1507. |
[3] |
陈乐乐, 黄蓉, 贾世伟. 反馈相关负波与成瘾[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6): 959-968. |
[4] |
杨权, 尹述飞, 胡兴. 跨期选择中的年龄差异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6): 987-993. |
[5] |
方俊燕, 张敏强. 元回归中效应量的最小个数需求:基于统计功效和估计精度[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4): 673-680. |
[6] |
万楠, 朱树青, 贾世伟. 反馈间隔影响反馈加工:整合行为和电生理研究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2): 230-239. |
[7] |
彭嘉熙, 赵鹿鸣, 方鹏, 曹云飞, 苗丹民, 肖玮. 睡眠剥夺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机制探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1): 1789-1799. |
[8] |
刘玉新, 陈晨, 朱楠, 张建卫, 王帅. 何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特质激活理论的缘起、现状和未来[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 161-177. |
[9] |
张坤坤, 张珂烨, 张火垠, 罗文波. 面孔可信度加工的时间进程和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8): 1394-1403. |
[10] |
戚海峰, 于辉, 向伟林, 孙韵益, 徐昌皓. 绿色消费情境下消费者为什么会言行不一?[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7): 1307-1319. |
[11] |
吴小燕, 封春亮, 徐家华, 何振宏, 罗艺, 罗跃嘉. 垂体后叶加压素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811-820. |
[12] |
赵鹤宾, 夏勉, 曹奔, 江光荣. 接触干预在减少精神障碍公众污名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843-857. |
[13] |
侯春娜, 刘志军. 心理表征的可视化途径:基于噪音的反向相关图像分类技术[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3): 465-474. |
[14] |
高见, 王鹏翀, 李占江. 认知行为治疗的生物学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3): 522-532. |
[15] |
魏柳青, 张学民. 多目标追踪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2): 2007-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