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晏渝, 冯明, 张勇. 职场“佛系”:中国组织情境下的理论构建与实证检验[J]. 心理学报, 2024, 56(5): 594-611. |
[2] |
徐敏亚, 刘贝妮, 徐振宇. 失却锋芒:父母性别偏见对女性职场表现的负面影响[J]. 心理学报, 2023, 55(7): 1148-1159. |
[3] |
李丽源, 高祥宇, 郑晓明. 员工积极主动行为的组态效应:基于过程的视角[J]. 心理学报, 2023, 55(5): 792-811. |
[4] |
李馨, 刘培, 李爱梅, 王笑天, 张俊巍. 领导非工作时间电子通信预期影响下属工作绩效的多路径模型[J]. 心理学报, 2022, 54(8): 964-978. |
[5] |
张颖, 段锦云, 王甫希, 屈金照, 彭雄良. “近朱者赤”:同事主动行为如何激发员工动机和绩效[J]. 心理学报, 2022, 54(5): 516-527. |
[6] |
李巧灵, 赵君哲, 乔诗绮, 郭腾飞, 王明辉, 赵国祥. 不同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J]. 心理学报, 2021, 53(11): 1260-1270. |
[7] |
魏薇, 房俨然, 李剑南, 施俊琦, 莫申江. 冲突对绩效的影响:个体、团队宜人性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 2020, 52(3): 345-356. |
[8] |
刘超, 刘军, 朱丽, 武守强. 规则适应视角下辱虐管理的成因机制[J]. 心理学报, 2017, 49(7): 966-979. |
[9] |
詹沛达;陈平;边玉芳. 使用验证性补偿多维IRT模型进行认知诊断评估[J]. 心理学报, 2016, 48(10): 1347-1356. |
[10] |
李晔;张文慧;龙立荣. 自我牺牲型领导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 ——战略定向与领导认同的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15, 47(5): 653-662. |
[11] |
于海波;郑晓明. 生涯适应力的作用:个体与组织层的跨层面分析[J]. 心理学报, 2013, 45(6): 680-693. |
[12] |
姚若松;陈怀锦;苗群鹰. 公交行业一线员工人格特质对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 心理学报, 2013, 45(10): 1163-1178. |
[13] |
刘红云,李冲,张平平,骆方. 分类数据测量等价性检验方法及其比较:项目阈值(难度)参数的组间差异性检验[J]. 心理学报, 2012, 44(8): 1124-1136. |
[14] |
刘红云,骆方,王玥,张玉. 多维测验项目参数的估计:基于SEM与MIRT方法的比较[J]. 心理学报, 2012, 44(1): 121-132. |
[15] |
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 心理资本: 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 心理学报, 2009, 41(09): 875-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