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菲菲, 刘瑛, 贺斐, 冯琳琳, 王峥, 白学军. 中文阅读伴随词汇学习中的视觉复杂性效应:基于笔画数和词长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24, 56(12): 1734-1750. |
[2] |
程亚华, 沈岚岚, 李宜逊, 伍新春, 李虹, 王铁群, 程芳. 家庭阅读环境对学龄儿童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的影响:一个发展级联模型[J]. 心理学报, 2024, 56(1): 83-92. |
[3] |
喻艳玲, 谢瑞波, 伍新春, 夏月, 王振梁, 阮世芳. 小学低年级儿童元语言意识与阅读流畅性的关系: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中介效应[J]. 心理学报, 2023, 55(6): 941-953. |
[4] |
朱一鸣, 赵阳, 唐宁, 周吉帆, 沈模卫. 笔画节点在手写体汉字识别中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23, 55(12): 1903-1916. |
[5] |
夏月, 谢瑞波, 王振梁, 阮世芳, 伍新春. 小学低年级汉语儿童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交叉滞后研究[J]. 心理学报, 2022, 54(8): 905-916. |
[6] |
赵雪汝, 李婷, 李金惠, 何先友, 张维, 陈广耀. 动态性对简笔画动物审美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J]. 心理学报, 2021, 53(6): 575-586. |
[7] |
李利平, 伍新春, 程亚华. 小学低段汉字识别和听写的发展轨迹:语素意识的预测作用[J]. 心理学报, 2020, 52(5): 623-632. |
[8] |
陈琳, 钟罗金, 冷英. 非熟练的韩国汉语学习者合成词加工中词优效应的特点[J]. 心理学报, 2017, 49(10): 1277-1286. |
[9] |
吴岩;莫德圆;王海英; 于溢洋;陈烜之;张明. 语义分类任务中部件位置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16, 48(6): 599-606. |
[10] |
雷寰宇;魏柳青;吕创;张学民;闫晓倩. 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表情特征的分组效应[J]. 心理学报, 2016, 48(2): 141-152. |
[11] |
吴岩;王协顺;陈烜之. 汉字识别中部件结合率的作用:ERP研究[J]. 心理学报, 2015, 47(2): 157-166. |
[12] |
杨昕岳;王权红; 陆其林. 地震经历对插入空白间隔的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3, 45(5): 517-522. |
[13] |
陈新葵,张积家. 义符熟悉性对低频形声字词汇通达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2, 44(7): 882-895. |
[14] |
蔡厚德,齐星亮,陈庆荣,钟元. 声旁位置对形声字命名规则性效应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2, 44(7): 868-881. |
[15] |
孙海静,王权红. 汉字模糊度、字频和语义启动在N400上的交互作用:N400的IA模型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12, 44(6): 745-7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