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俊朋, 周临舒, 江俊, 王丹妮, 蒋存梅. 音乐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179-1194. |
[2] |
诸彦含, 贺彬, 孙蕾. 状态权力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一项三水平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1): 1786-1799. |
[3] |
陈斯允, 徐惠琪, 李诗颖, 牛小曼, 许丽颖. 俭以养德?节俭对亲社会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其理论解释[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0): 1680-1696. |
[4] |
许销冰, 程兰萍, 孙洪杰. 时间拟人化倾向及其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9): 1569-1582. |
[5] |
郭英, 田鑫, 胡东, 白书琳, 周蜀溪. 羞愧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三水平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3): 371-385. |
[6] |
张琳琳, 魏坤琳, 李晶. 儿童的人际运动同步[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3): 623-634. |
[7] |
刘萍, 张荣伟, 李丹. 自我超越价值观对持久幸福感的作用及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3): 660-669. |
[8] |
林爽, 刘文, 王薇薇, 张雪. 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6): 1042-1055. |
[9] |
魏真瑜, 邓湘树, 赵治瀛. 亲社会行为中的从众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3): 531-539. |
[10] |
李馨, 刘培, 肖晨洁, 王笑天, 李爱梅. 组织中权力如何促进亲社会行为?责任感知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9): 1586-1598. |
[11] |
陈雪峰, 滕迪晴, 陈晶, 李岩梅. 基础社会动机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 13-21. |
[12] |
石荣, 刘昌. 基于直觉的亲社会性:来自社会启发式假设的思考[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8): 1468-1477. |
[13] |
汤明, 李伟强, 刘福会, 袁博. 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来自元分析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773-788. |
[14] |
吴小燕, 封春亮, 徐家华, 何振宏, 罗艺, 罗跃嘉. 垂体后叶加压素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811-820. |
[15] |
陈庆伟, 汝涛涛, 周菊燕, 李静华, 熊晓, 李笑然, 周国富. 光照对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6): 1083-1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