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砚冰, 蒋晓鸣. 嗓音模仿认知神经加工的多阶段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3): 499-513. |
[2] |
水心宇, 肖雅珩, 陈菁菁, 胡鑫, 张丹. 档案视角的日常多情境个体差异测量[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2): 2050-2066. |
[3] |
葛乙平, 袁甜, 黄欣怡, 王莉, 蒋毅. 眼睛注视线索介导的社会性恐惧学习[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53-53. |
[4] |
徐嘉欣, 任衍具. 情绪诱发视盲不受自上而下目标的调节[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84-84. |
[5] |
张凤翔, 陈美璇, 蒲艺, 孔祥祯. 空间导航能力个体差异的多层次形成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9): 1642-1664. |
[6] |
周广方, 金花. 精准功能磁共振成像揭示个体化脑功能网络组织[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11): 2078-2091. |
[7] |
骆紫薇, 吴毓婷. 福至心灵:幸运感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2): 464-474. |
[8] |
朱传林, 刘电芝, 罗文波. 情绪体验影响估算策略运用的认知与脑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2): 2639-2649. |
[9] |
包寒吴霜, 蔡华俭. 姓名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实际影响:证据和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6): 1067-1085. |
[10] |
钱柳, 汝涛涛, 罗雪, 牛佳兴, 马永骏, 周国富. 睡眠限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9): 1493-1507. |
[11] |
贾成龙, 孙莉, 冯伯乐, 秦金亮. 依恋启动及其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9): 1539-1550. |
[12] |
贾成龙, 刘廷廷, 孙莉, 秦金亮. 个体依恋特征的二重性:特质性依恋与状态性依恋[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4): 626-637. |
[13] |
赵鹤宾, 夏勉, 曹奔, 江光荣. 接触干预在减少精神障碍公众污名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843-857. |
[14] |
饶婷婷, 喻丰, 周爱钦, 许丽颖, 杨沈龙. 宗教启动会使人更加道德吗?[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926-936. |
[15] |
马原啸, 陈旭. 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2): 1967-1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