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侯佳雯, 刘凤军, 孟陆. 独处及其在营销领域的表现与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677-688. |
[2] |
张湘一, 吴一琳. 视觉注意对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1): 1829-1843. |
[3] |
刘明远, 吴晓刚, 王爱君, 张明. 物体空间频率对基本知觉大小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13-13. |
[4] |
何婷婷, 王一漫, 陈文锋. 社会比较和社会评价的背景效应——来自联合评估视角的启示[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6): 1055-1067. |
[5] |
李思瑾, 王庭栋, 彭芝琳, 张丹丹. 新生儿对语音的感知、辨别和学习[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12): 2295-2305. |
[6] |
张昊天, 喻丰. 自然性偏好的概念、表现及成因[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12): 2393-2405. |
[7] |
林浇敏, 李爱梅, 周雅然, 何军红, 周蕾. 眼动操纵技术在决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改变决策行为[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8): 1794-1803. |
[8] |
黄建平, 许婧娴, 宛小昂. 联想学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产品搜索经验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1): 2414-2423. |
[9] |
贡喆, 唐玉洁, 刘昌. 信任博弈范式真的能测量信任吗?[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 19-30. |
[10] |
谢菊兰, 刘小妹, 李见, 陈春燕, 龚艳萍. 社交电商中的社交-消费转换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3): 405-415. |
[11] |
张振, 齐春辉, 王洋, 赵辉, 王小新, 高晓雷. 内群体偏爱或黑羊效应?经济博弈中公平规范执行的群体偏见[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2): 329-339. |
[12] |
曾颖, 夏天生. 音乐的神经美学:从审美反应到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9): 1596-1606. |
[13] |
陈煦海, 吴茜. 自主选择偏好:表现、机制与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8): 1460-1467. |
[14] |
刘永芳, 范雯健, 侯日霞. 从理论到研究, 再到应用:塞勒及其贡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3): 381-393. |
[15] |
周晴, 吴奇. 群际偏差的进化:人类对暴力与疾病威胁的适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2): 2084-2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