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匡仪, 黄元娜, 马家涛, 尹述飞. 时空框架效应的理论与应用探索[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9): 1416-1429. |
[2] |
侯佳雯, 刘凤军, 孟陆. 独处及其在营销领域的表现与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4): 677-688. |
[3] |
雷贺雅, 黄文欣, 陈为聪, 洪金珠, 郑岩, 黄亮. 眼睛效应不稳定性的原因阐释: 基于主客观因素与心理机制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3): 486-498. |
[4] |
陈寿勇, 李静. 环境物质主义的发生机制及条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2): 2109-2123. |
[5] |
孟亮, 李丹丹. 行为者-观察者视角下的养家动机[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8): 1342-1358. |
[6] |
肖素芳, 徐正丽. 领导纳谏内涵及其对工作行为的影响: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5): 697-708. |
[7] |
符纯洁, 张倩, 蒋建武, 李锐, 王玮. 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促进员工持续建言行为的动态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10): 1800-1813. |
[8] |
曾昭携, 白洁, 郭永玉, 张跃, 顾玉婷. 越富有越不支持再分配?——社会阶层与再分配偏向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6): 1336-1349. |
[9] |
王尧, 罗文豪, 候亮. 逆境中何以建言?成就目标视角下员工建言韧性的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11): 2395-2404. |
[10] |
张靓婷, 王斌, 付景涛.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形成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2): 2105-2118. |
[11] |
衡书鹏, 赵换方, 范翠英, 周宗奎. 视频游戏虚拟化身对自我概念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5): 810-823. |
[12] |
李方君, 钟旭朋. 促进型和抑制型建言的差异[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1): 1939-1952. |
[13] |
赵君, 鄢苗, 肖素芳, 张永军. 组织公民行为与反生产行为的互动关系:一个基于情绪与认知整合框架的阐释[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871-883. |
[14] |
衡书鹏, 赵换方, 孙丽君, 周宗奎. 虚拟销售代理的拟人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884-904. |
[15] |
周浩, 盛欣怡. 管理者征求建言的内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2): 1980-1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