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教育康复线上模式的构建[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8): 1747-1758. |
[2] |
秦浩方, 黄蓉, 贾世伟. 反馈相关负波:一种抑郁症的生物标记物[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3): 404-413. |
[3] |
赵科, 顾晶金, 黄冠华, 郑爽, 傅小兰. 主动控制感在大脑表征中的时空标记[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11): 1901-1910. |
[4] |
陈乐乐, 黄蓉, 贾世伟. 反馈相关负波与成瘾[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6): 959-968. |
[5] |
张建平, 秦传燕, 刘善仕. 寻求反馈能改善绩效吗?——反馈寻求行为与个体绩效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4): 549-565. |
[6] |
蔡笑, 张清芳. 言语运动系统中前馈和反馈控制整合加工的作用机制 *[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4): 588-603. |
[7] |
万楠, 朱树青, 贾世伟. 反馈间隔影响反馈加工:整合行为和电生理研究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2): 230-239. |
[8] |
张悦, 唐日新. 视觉反馈的过去经验在抓握行为中的时间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suppl.): 53-53. |
[9] |
李倩, 龚诗阳, 李超凡. 团队文化多样性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9): 1521-1539. |
[10] |
程凯文, 邓颜蕙, 颜红梅. 第二语言学习与脑可塑性[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2): 209-220. |
[11] |
李丹阳, 李鹏, 李红. 反馈负波及其近10年理论解释[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9): 1642-1650. |
[12] |
张颖, 杨付. 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本土化发展 *[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6): 1121-1130. |
[13] |
张淼, 吴迪, 李明, 凌懿白, 张明, 赵科. 主动控制感的测量及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10): 1787-1793. |
[14] |
宋爱霞, 张竹, 唐日新. 喂食动作:视觉信息与触觉信息的竞争[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suppl.): 94-94. |
[15] |
佘壮, 孙启武, 江光荣, 史燕伟. 心理治疗中的正式反馈[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7): 1197-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