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冉雅璇, 牛熠欣, 陈斯允. “多”反而少:元认知推断视角下支付渠道数量对个体捐赠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1, 53(4): 413-430. |
[2] |
赵文博, 姜英杰, 王志伟, 胡竞元. 编码强度对字体大小效应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20, 52(10): 1156-1167. |
[3] |
赵瑞瑛, 娄昊, 欧阳明昆, 张清芳. 自然情境下舌尖效应的认知年老化——日记研究[J]. 心理学报, 2019, 51(5): 598-611. |
[4] |
汪涛,张琴,张辉,周玲,刘洪深. 如何削弱产品来源国效应*—— 产品信息呈现方式的影响研究[J]. 心理学报, 2012, 44(6): 841-852. |
[5] |
史滋福,邱江,张庆林. 明确嵌套集合关系对贝叶斯推理的促进效应[J]. 心理学报, 2006, 38(06): 833-840. |
[6] |
黎坚,张厚粲. 认知操作背景下在线元认知调节能力的特征[J]. 心理学报, 2006, 38(03): 342-348. |
[7] |
李晓东,张向葵,沃建中.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解决比较问题的差异[J]. 心理学报, 2002, 34(04): 70-76. |
[8] |
汪玲,郭德俊. 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 心理学报, 2000, 32(4): 458-463. |
[9] |
刘儒德. CAI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控制水平与元认知监控水平的关系[J]. 心理学报, 1997, 29(2): 166-171. |
[10] |
陈英和,刘玉新. 小学生形成合取概念的策略训练及其迁移效果[J]. 心理学报, 1996, 28(4): 367-374. |
[11] |
章凯,张必隐. 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作用[J]. 心理学报, 1996, 28(3): 284-289. |
[12] |
杨宁. 元认知研究的理论意义[J]. 心理学报, 1995, 27(3): 322-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