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进展 ›› 2015, Vol. 23 ›› Issue (11): 1942-1955.doi: 10.3724/SP.J.1042.2015.0194210.3724/SP.J.1042.2015.01942
廉彬1;高军1;陈伟海1;杨瑜1;乔婧1;李鸣1,2
LIAN Bin1; GAO Jun1; CHEN Weihai1; YANG Yu1; QIAO Jing1; Ming LI1,2
摘要:
母性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本能行为, 可以作为研究药物影响社会行为的一个有效模型。人和动物的母性行为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很多临床上用的抗精神病药物, 像氟哌啶醇、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都会破坏一种或几种母性反应(比如:幼鼠叼回、舔幼鼠、筑巢行为等)。在阐述产生母性行为的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 我们综述了近年来抗精神病药对母性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生理机制, 并且讨论了这些前临床研究的潜在临床意义。我们认为抗精神病药主要是通过抑制母性动机来影响母性行为的主动成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镇静对于母性行为的破坏起了重要作用。受体机制上, 典型抗精神病药破坏母性行为主要是通过抑制D2受体, 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则主要通过抑制5-HT2A/2C受体。包括伏隔核壳区在内的相关奖赏环路是抗精神病药影响母性行为的主要神经网络。这一系列的研究不仅增加了对调控母性行为神经化学机制的理解, 也有助于理解抗精神病药的治疗范围及其副作用, 并帮助我们理解抗精神病药对人类母性关怀的影响及机制, 改善或减弱抗精神病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以便提出更好治疗精神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