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英, 田鑫, 胡东, 白书琳, 周蜀溪. 羞愧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三水平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3): 371-385. |
[2] |
朱秀梅, 郑雪娇, 许海, 徐艳梅. 国家内部地域文化差异及其对组织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7): 1651-1666. |
[3] |
张琳琳, 魏坤琳, 李晶. 儿童的人际运动同步[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3): 623-634. |
[4] |
刘萍, 张荣伟, 李丹. 自我超越价值观对持久幸福感的作用及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3): 660-669. |
[5] |
魏真瑜, 邓湘树, 赵治瀛. 亲社会行为中的从众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3): 531-539. |
[6] |
岳童, 黄希庭, 傅安国. 人们何以能够“舍生取义”?基于保护性价值观认知神经机制的解释[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3): 540-548. |
[7] |
李馨, 刘培, 肖晨洁, 王笑天, 李爱梅. 组织中权力如何促进亲社会行为?责任感知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9): 1586-1598. |
[8] |
岳童, 黄希庭, 徐颖, 潘思存. 价值观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2): 2091-2101. |
[9] |
石荣, 刘昌. 基于直觉的亲社会性:来自社会启发式假设的思考[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8): 1468-1477. |
[10] |
汤明, 李伟强, 刘福会, 袁博. 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来自元分析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773-788. |
[11] |
陈庆伟, 汝涛涛, 周菊燕, 李静华, 熊晓, 李笑然, 周国富. 光照对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6): 1083-1095. |
[12] |
邹小燕, 尹可丽, 陆 林. 集体仪式促进凝聚力:基于动作、情绪与记忆[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5): 939-950. |
[13] |
程南华, 李占星, 朱莉琪. 儿童的社会权力认知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2): 283-293. |
[14] |
江红艳, 刘邦舜, 孙配贞. 权力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1): 156-168. |
[15] |
赵德懋, 冯姝慧, 邢淑芬.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自差别易感性模型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8): 1310-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