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付春野, 李艾馨, 吕小康, 王崇颖.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视觉感知:基于贝叶斯和预测编码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7): 1164-1178. |
[2] |
王羽凌, 陆晓伟, 武宗杰, 李国根, 张林. 面孔吸引力判断中的跨通道整合过程[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5): 790-799. |
[3] |
刘一鸣, 罗浩诚, 傅世敏. 视觉意识是离散还是连续模式?基于注意瞬脱的整合性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2): 264-275. |
[4] |
赵一帆, 李君君, 毕鸿燕. 视觉运动整合能力与阅读关系的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2): 2091-2099. |
[5] |
张湘一, 吴一琳. 视觉注意对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1): 1829-1843. |
[6] |
孙猛, 刘泽军, 贾茜, 尚晨阳, 张钦. 情绪T2对抗注意瞬脱:理解情绪优先加工的窗口[J]. 心理科学进展, 2024, 32(1): 58-74. |
[7] |
孔志明, 陈辰, 贾建荣. 瞳孔对主观视觉规律性的自发反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14-14. |
[8] |
段苏娜, 杨雨晨, 赵冰蕾. 有意和无意想象促进视觉感知能力的提升[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32-32. |
[9] |
张燕, 张俊俊. 经颅磁刺激对视觉感知效应的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33-33. |
[10] |
陈子龙, 季琭妍. 多面孔情绪变异性的自动化加工:来自视觉失匹配负波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34-34. |
[11] |
陈雅兰, 李天添, 周攀, 刘小燕, 王玲. 城市隧道出口驾驶过程中的视觉适应机制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49-49. |
[12] |
卞瑞晨, 郑晨豪, 周梁. 利用包含事件偏移的拍子同步范式比较视觉运动刺激与听觉刺激对动作的诱导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58-58. |
[13] |
姜一馨, 耿晓丽, 王悦, 周梁. 探究听力障碍者视觉运动拍子同步能力的表现和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62-62. |
[14] |
赵佳旭, 鲍敏. 基于伪装原理研究无意识视觉运动加工的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64-64. |
[15] |
徐宏格, 潘静. 知觉引导的精细动作控制:探索抓取并移动盛有液体容器时使用的视觉信息[J]. 心理科学进展, 2023, 31(suppl.): 6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