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1-3710
CN 11-4766/R
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心理科学进展 ›› 2016, Vol. 24 ›› Issue (Suppl.): 75-.

• 研究前沿 •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键期后弱视人群视觉通路的结构与功能损害研究

文雯; 张朋; 刘帅; 刘红; 孙兴怀; 何生   

  1.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视觉损害与重建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 出版日期:2016-12-31 发布日期:2016-12-31

Investigation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eficits in Unilateral Adult Amblyopia

  • Online:2016-12-31 Published:2016-12-31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弱视患者视觉通路的结构和功能损伤差异及神经机制。
方法:利用功能磁共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观察关键期后弱视人群, 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N = 10)和斜视性弱视(N = 7)的视觉神经通路中各阶段的改变, 包括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视网膜-外侧膝状体-视皮层中的大、小细胞通路、视网膜-丘脑-视皮层通路的损害情况。
结果:研究指标显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早在视网膜水平便出现变化, 包括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节细胞复合体、PERG的P50、N95振幅, 而斜视性弱视患者在视网膜层面无明显结构和功能改变。功能磁共振数据显示两类弱视人群的两个主要信息传输通道(视网膜-膝状体-视皮层、视网膜-丘脑-视皮层)均存在功能损害, 且此种损伤具有小细胞(Parvocellular)通路的选择性, 但无疾病类型的差异性。
结论:本研究支持功能磁共振测量可作为衡量弱视功能损伤的客观工具, 研究结果为了解两种不同类型弱视所引起的神经结构和功能变化提供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