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主义者自我概念的特点和相关理论
周静, 谢天

The features and theories of materialists’ self-concept
ZHOU Jing, XIE Tian
表1 自我逃离理论与物质主义的自我逃离理论
步骤 自我逃离理论 物质主义的自我逃离理论
(物质主义者的认知、情绪与行为)
(1) 感到自己没有达到标准。由于标准或期望被设定得太高, 导致现实与标准之间的巨大落差, 让个体感到自己没有达到标准。 物质主义者会更多地感到自己没有达到标准, 更多地感到对自己生活的失望。
(2) 自责。对于没有达到标准或遭遇的挫折被归咎于自我, 产生自责。 物质主义者会更倾向于因挫折、失望感到自责、不足和低自尊。
(3) 强烈的自我觉察。没有达到标准引起的自责进一步让自我成为焦点, 导致强烈的自我觉察。 物质主义者会体验到更多令自己厌恶的自我觉察(如较大的自我差距)。
(4) 不良的情绪体验。与强烈且消极的自我意识相伴的是个体不愉快的、厌恶的情绪体验, 如持续的或频繁发生的忧虑。 物质主义者会体验到更多的不良情绪。
(5) 认知解构。认知解构是一种以具体思维代替抽象思维, 聚焦于眼下而不考虑过去和未来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注意的窄化, 是对所有的与意义和情绪有关的问题的逃避。这一过程的目的是让痛苦的情绪体验最小化,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 对当前处境意义的理解以及当前处境与抽象标准的比较是导致情绪产生的原因。 物质主义者会表现出更多的认知解构, 例如狭窄、刻板、具体, 以及聚焦于当前的思维方式, 因为这会有助于他们从不良情绪体验中逃离出来。
(6) 冲动性和非理性行为。具体的和低水平的思维让指导行为的内部控制(比如理性的分析和社会规范的抑制)解除了, 因此个体会出现冲动性和非理性的行为。由于个体不能总是保持认知解构状态, 因此会再次出现厌恶的情绪体验。为了能短暂地逃避厌恶情绪, 个体会重新开始冲动性和非理性的行为。成功的自我逃离还会包含获得一个新的自我认同(至少是在短暂的时间内), 从而替换个体试图逃离的自我。 物质主义者会表现出更多的冲动、短视, 以及非理性的行为模式。与之相伴的是, 物质主义者还会试图去寻找对自我的新的、不同的认同, 从而最终完成从以前的自我中逃离出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