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5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5-2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视觉工作记忆负载类型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李寿欣, 车晓玮, 李彦佼, 王丽, 陈恺盛
    2019, 51 (5):  527-542.  doi: 10.3724/SP.J.1041.2019.00527
    摘要 ( 7618 )   HTML ( 217 )  
    PDF(905KB) ( 897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通过操纵Flanker任务相对于视觉工作记忆任务的呈现位置, 探讨在视觉工作记忆编码和保持阶段, 精度负载和容量负载对注意选择的影响。行为结果发现, Flanker任务呈现位置和视觉工作记忆负载类型影响注意选择; ERP结果发现, 在保持阶段, 当搜索目标和干扰项不一致时, 负载类型影响N2成分。研究表明, 在编码阶段, 视觉工作记忆负载主要通过占用更多知觉资源降低干扰效应, 支持知觉负载理论; 而在保持阶段, 当Flanker任务位于记忆项内部时, 两类负载在工作记忆表征过程中不同的神经活动导致投入到注意选择的认知控制资源不同, 可能是两类负载影响保持阶段注意选择的机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和文化影响颜色认知:直接语言效应抑或间接语言效应?
    杨群, 张启睿, 冯意然, 张积家
    2019, 51 (5):  543-556.  doi: 10.3724/SP.J.1041.2019.00543
    摘要 ( 5958 )   HTML ( 191 )  
    PDF(892KB) ( 586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存在着直接语言效应和间接语言效应的争论。直接语言效应是指在识记颜色时人先将颜色转换成颜色名称, 再认时通过匹配保留在记忆中的颜色词与目标颜色名称来完成任务。颜色类别知觉是语言策略的结果。间接语言效应是指语言和文化塑造颜色知觉表征, 形成了一个曲形颜色知觉空间, 将人们的注意引向语言和文化定义的颜色类别分界。即使没有语言策略的参与, 类别效应也会出现。颜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和红色在维吾尔族和汉族的语言和文化中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颜色相似性判断、颜色分类和颜色再认任务, 考察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大学生对红、绿的认知, 探查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及其性质。结果表明, 与汉族相比, 维吾尔族对绿色的辨认、分类和再认存在反应优势, 对红色认知存在反应劣势。与颜色辨认反应比, 两个民族的颜色再认反应时显著长。整个研究表明, 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存在着间接语言效应, 语言与文化塑造个体的颜色知觉空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解双人肢体运动表达的友好和敌对意图的ERP证据
    黄亮, 杨雪, 黄志华, 王益文
    2019, 51 (5):  557-570.  doi: 10.3724/SP.J.1041.2019.00557
    摘要 ( 2751 )   HTML ( 98 )  
    PDF(2947KB) ( 300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已有的意图理解神经成像研究大多关注理解单一个体的中性或负性意图的脑功能定位, 而大脑理解依靠双人肢体运动表达的友好和敌对意图的动态时间过程尚不清楚。本研究记录了20名健康被试完成三种不同意图推理任务时的脑电成分。三种意图分别为:1)友好意图; 2)敌对意图; 3)中性无互动意图。行为结果发现理解敌对意图的反应时最短。电生理学结果表明, 在额中区的N250 (170~270 ms)上, 中性意图比友好和敌对意图均更负, 且友好意图比敌对意图也更负; 在大脑右半球的P300 (270~450 ms)上, 敌对意图比友好和中性意图均更正, 且友好意图比中性意图也更正。对友好和敌对意图的N250和P300进行溯源分析分别定位于额中回(BA10)和脑岛(BA45)。结果表明大脑在多个阶段对双人肢体运动表达的互动意图进行分类理解, 对负性敌对意图表现出较早的理解且晚期持续性的评价加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三方惩罚的神经机制:来自经颅直流电刺激的证据
    殷西乐, 李建标, 陈思宇, 刘晓丽, 郝洁
    2019, 51 (5):  571-583.  doi: 10.3724/SP.J.1041.2019.00571
    摘要 ( 2572 )   HTML ( 106 )  
    PDF(1088KB) ( 237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第三方惩罚既是社会规范在群体得以维系的基石, 也是个体维护社会规范的体现。当前关注社会规范的神经研究大多基于第二方惩罚的独裁者或最后通牒实验框架, 缺乏对第三方维护社会规范过程中相关脑区活动的探索, 对这一过程的内在神经机制也不清楚。本文基于第三方惩罚的独裁者博弈框架, 对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区域(DLPFC)进行不同极性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 同时依据第三方是否需要为其惩罚付出成本设计了零成本和有成本两个实验任务。结果发现, 第三方在零成本任务的情绪反应和惩罚显著受到tDCS设置的影响, 且阴极刺激显著提升了第三方的惩罚值, 这表明情绪机制对第三方惩罚有着重要影响。另外, 第三方在零成本和有成本任务中的惩罚差异在不同tDCS设置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这与第三方惩罚还受到自利机制影响的观点相符。本文率先为右侧DLPFC活动影响第三方惩罚提供了神经层面的证据, 且支持了第三方对社会规范的遵从与其负性情绪反应和自利加工密切相关的机制解释。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在不同卷入情境下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内群体偏爱的作用
    刘璐, 肖雪, 刘丽莎, 徐良苑, 张旭然, 李燕芳
    2019, 51 (5):  584-597.  doi: 10.3724/SP.J.1041.2019.00584
    摘要 ( 3793 )   HTML ( 115 )  
    PDF(1204KB) ( 4344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为探究不同卷入情境下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以及内群体偏爱在其中的作用, 呈现给儿童两种实验情境:实验1, 134名5~8岁儿童在第一方情境下与来自内、外群体的一名儿童分配不同价值的物品, 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与5~6岁儿童无显著差异; 实验2, 130名5~8岁儿童在第三方情境下给来自特定群体的两名儿童分配资源, 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显著高于5~6岁儿童。两个实验均发现儿童的分配行为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5~6岁儿童比7~8岁儿童更明显。并且, 5~6岁女生比男生有更明显的内群体偏爱, 但在7~8岁组无性别差异。此外, 只有7~8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表现出卷入情境上的差异, 他们在第三方情境比第一方情境下更能做出公平分配, 但5~6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并无情境差异。综上可见, 比起年幼儿童, 年长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公平行为发展得更好, 并且在两种卷入情境下受内群体偏爱的影响均更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情境下舌尖效应的认知年老化——日记研究
    赵瑞瑛, 娄昊, 欧阳明昆, 张清芳
    2019, 51 (5):  598-611.  doi: 10.3724/SP.J.1041.2019.00598
    摘要 ( 3614 )   HTML ( 143 )  
    PDF(833KB) ( 3992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舌尖效应是一种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单词提取失败现象(Tip-of-the-Tongue, TOT)。本研究通过TOT回溯问卷和日记记录方法对青年人和老年人进行了为期28天的追踪, 考察了自然情境下舌尖效应认知年老化的发生特点及机制。结果表明:(1)自然情境下TOT存在认知老化现象, 老年人TOT发生频率比青年人更高; (2) TOT发生时, 个体存在替代词和语义相关信息的提取, 且青年人比老年人产生了更强烈的兴奋感和疲惫感的元认知体验; (3) TOT发生后目标词几乎都能获得提取, 老年人TOT的解决时间比青年人长, 但其解决率无年龄差异。TOT的解决时间受目标词熟悉性、是否存在替代词和个体主观体验的认知和元认知因素影响。(4)对TOT认知状态和元认知状态的记录会影响后续发生TOT的状态, 且延长其解决时间, 表明被试付出了更多努力和时间解决TOT。TOT的认知状态和元认知状态的因素都对TOT的解决时间产生了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移动购物更快吗?决策场景与思维模式的相容性
    黄敏学, 王薇
    2019, 51 (5):  612-624.  doi: 10.3724/SP.J.1041.2019.00612
    摘要 ( 5423 )   HTML ( 299 )  
    PDF(985KB) ( 676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既有文献对消费者延迟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决策复杂度、决策者特质或情绪, 少有对决策场景进行深入探讨。互联网购物时代, PC端与手机端已成为重要的消费场景。针对手机端是否会加快消费者决策过程的问题目前也存在不一致的结论。本文引入决策双系统理论, 力图解释以往看似冲突的结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模式, 不仅会受到决策任务(产品价格)的影响, 还会受到决策场景(购买终端)影响。当场景与决策任务使消费者启动的思维模式相一致时, 会提升决策流畅度, 降低延迟选择。本文发现, 移动端(PC端)与低(高)价格产品更容易激发相容的经验性(理性)思维, 降低延迟选择倾向。反之, 则会同时启动两种相左的决策思维, 增加延迟选择倾向。本文从场景启动与价格启动视角, 将以往消费者单一的决策思维模式, 拓展到多因素启动的思维模式相容性问题; 同时本文通过探究延迟选择问题, 对价格策略与场景化营销带来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量还是价格?折衷产品缺货情境下的消费者选择
    姚卿, 陈荣
    2019, 51 (5):  625-636.  doi: 10.3724/SP.J.1041.2019.00625
    摘要 ( 4791 )   HTML ( 211 )  
    PDF(441KB) ( 600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基于情境效应和决策冲突理论, 通过三个实验探讨折衷产品选项的不可得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余下可得产品的偏好。研究结果表明, 折衷商品不可得对余下商品的吸引力呈现非对称性的影响。以质量和价格产品属性的购买情境为例, 中等价格中等质量商品的不可得将显著提升低价格商品的吸引力(实验1), 其原因在于折衷方案不可得显著提高了消费者的决策冲突, 高水平的决策冲突导致决策者偏好具有确定性优势的选项, 规避优势存在模糊性的选项。随着质量属性模糊性的降低(提供专家评价, 实验2; 消费者专业知识较强, 实验3)或提高(质量存在波动范围, 实验2), 折衷商品不可得效应相应减弱或加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