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39-755X
CN 11-1911/B
主办: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过刊目录

    2014年, 第4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fMRI研究:一项基于智能CAD的探索
    范亮艳;范晓芳;罗位超;吴功航;严序;尹大志;吕岳;朱君明;徐冬溶
    2014, 46 (4):  427-436 .  doi: 10.3724/SP.J.1041.2014.00427
    摘要 ( 1650 )   PDF(719KB) ( 4016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项工作尝试将人类思维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与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相结合, 利用类比生成模型的原理, 开发了一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多源类比人脸生成系统”, 并运用此平台开展了fMRI实验, 对人类大脑创造性思维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探索。实验采用open-ends模式下的“design task”和problem solving模式下的“control task”作为对照, 共采得15名健康成人被试的有效数据。数据结果显示design task与control task相比更为显著地激活了内侧前额叶、额中回、右侧颞上回、前扣带回、双侧海马、楔前叶这些脑区。综合以往研究推测, 内侧前额叶可能更多地与即兴自由创作中对自我信息的表征有关, 颞叶可能与不断产生和输出新颖性的观点有关, 边缘系统则可能主要与创造性活动中的动力驱动作用有关。总的来说, 创造性思维是多个脑区同时参与的高度分布式加工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奖赏预期对面孔情绪加工的影响: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魏萍;康冠兰;丁锦红;郭春彦
    2014, 46 (4):  437-449.  doi: 10.3724/SP.J.1041.2014.00437
    摘要 ( 1693 )   PDF(528KB) ( 536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考察了奖赏预期对人类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实验采用线索-目标范式, 分别记录了被试在奖赏预期条件下以及无奖赏预期条件下对正性、中性和负性面孔进行情绪辨别任务的ERP数据。行为结果显示, 被试在奖赏预期条件下的反应时快于无奖赏预期条件下的反应时, 对情绪面孔的反应时快于对中性面孔的反应时。ERPs数据显示, 奖赏线索比无奖赏线索诱发了更正的P1、P2和P300成分。目标刺激诱发的P1、N170波幅以及N300均受到奖赏预期的调节, 在奖赏预期条件下目标诱发了更正的ERPs。P1、N170、VPP等成分没有受到面孔情绪的影响, 而额中央位置的N300波幅显示情绪(正性与负性)面孔与中性面孔加工的差异。重要的是, N300波幅出现奖赏预期与情绪的交互作用, 正、负情绪加工效应以及负性偏向效应受奖赏预期的差异性影响。正性情绪加工效应不受奖赏预期的影响, 而负性情绪加工效应和负性偏向效应在奖赏预期条件下显著大于无奖赏预期条件下。这些结果说明, 奖赏预期能够调节对面孔情绪的加工, 且不同加工进程中奖赏对情绪加工的调节作用不同。动机性信息调节注意资源的分配, 促进了个体在加工面孔情绪时的负性偏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期习得的语言范畴使成人大脑右半球颜色范畴知觉转为左半球颜色范畴知觉
    钟伟芳;李悠;徐贵平;秦凯鑫;莫雷
    2014, 46 (4):  450-458.  doi: 10.3724/SP.J.1041.2014.00450
    摘要 ( 773 )   PDF(387KB) ( 215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探讨了色词与颜色重组训练能否让被试习得与真实情境相似的色词与颜色范畴联结, 并引起相应的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 从而进一步揭示语言编码对颜色范畴知觉的影响。采用六种蓝色作为材料。B1与B2为先前研究的两种蓝色。B11和B12, B21和B22分别为使B1, B2变浅和变深所得, 四者是连续的蓝色。训练被试分别用“duān”和“kěn”命名B1和B2。由于被试可能习得色词与颜色范畴的联结, 因此B12与B21为可能变范畴间颜色, B11和B12, B21和B22为可能变范畴内颜色。训练前后分别让被试完成一个视觉搜索测验。结果发现:前测中可能变范畴间颜色的辨别优于可能变范畴内颜色, 且在左视野呈现时更显著; 后测中可能变范畴间颜色的辨别同样优于可能变范畴内颜色, 但在右视野呈现时更显著。这提示:(1)人们在知觉同一语言范畴的不同颜色时可能会区分深浅范畴, 并因此引发右半球颜色范畴知觉; (2)短期习得的语言范畴能引起偏左半球颜色范畴知觉, 且使右半球颜色范畴知觉转为左半球颜色范畴知觉; (3)被试在训练中习得了色词与颜色范畴的联结; (4)范畴学习可以在仅学习一个样例的条件下自动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阈下奖励调节认知控制的权衡
    徐雷;王丽君;赵远方;谭金凤;陈安涛
    2014, 46 (4):  459-466.  doi: 10.3724/SP.J.1041.2014.00459
    摘要 ( 1190 )   PDF(372KB) ( 255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采用奖励版的AX-CPT任务, 通过控制奖励线索和反馈的呈现方式, 设置出基线、阈上奖励、阈下奖励三种条件, 考察习得的奖励联结和奖励动机能否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认知任务的表现和认知控制的权衡。结果显示:奖励线索只在阈上呈现时提高AX序列的任务表现; 与基线条件相比, 阈上和阈下奖励条件下认知控制的权衡均偏向主动性控制, 且这种偏向在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习得的阈下奖励线索可以调节认知控制的权衡, 使被试像阈上奖励时那样偏向主动性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音节累积词频对同音字听觉词汇表征的激活作用
    方杰;李小健;罗畏畏
    2014, 46 (4):  467-480.  doi: 10.3724/SP.J.1041.2014.00467
    摘要 ( 1366 )   PDF(423KB) ( 281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汉语同音字音节的累积词频是同音单字词的具体词频之和, 即音节作为词被听到的频数, 也称为音节词频。它对词汇通达的作用还没获得一致看法。本文探讨听觉词汇通达中同音字表征的激活如何受累积词频的影响, 构成累积词频的具体词频和同音字数又会在其中起何作用。研究采用跨通道的音-字同音判断范式和配套的协方差分析分离出听觉的词汇表征激活作用。实验1固定同音字数, 同时变化累积词频和具体词频(其中具体高、低频同时也是同音字族内的高、低频), 结果发现具体词频的提高对表征激活有积极作用; 累积词频的提高仅在错误率上产生微弱的抑制作用, 而这个微弱作用可以归结为同音字族内高频字表征的激活对低频字表征的抑制。实验2固定具体词频, 同时变化累积词频和同音字数, 结果发现同音字数增加对表征激活产生抑制, 没有发现累积词频的作用。两个实验的结果说明, 音节累积词频对同音字的听觉词汇表征激活不起确定作用, 能够起作用的是同音字族内的具体词频和同音字数; 但同音字数变化的抑制作用仅在具体词频不变时才发生, 因此起决定作用的是同音字族内高频字表征激活和低频字表征抑制的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下意象图式对羌族亲属词认知的影响
    李惠娟;张积家;张瑞芯
    2014, 46 (4):  481-491.  doi: 10.3724/SP.J.1041.2014.00481
    摘要 ( 814 )   PDF(422KB) ( 1657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亲属词判断任务和真假词判断任务, 考查了“上下意象图式”对羌族被试认知隐含辈分关系的羌族亲属词的影响, 并通过空间识别任务检验亲属词辈份概念加工能否自动地激活空间意象图式, 引导空间注意朝向与空间意象图式一致的位置。实验1表明, 在羌族被试对羌族亲属词的认知中, 存在着“隐喻一致性效应”:高辈分的亲属词呈现在计算机屏幕的上方加工得更快, 低辈分的亲属词呈现在计算机屏幕的下方加工得更快。实验2表明, 当目标刺激的空间位置与亲属词的辈分信息一致时, 羌族被试对目标刺激的辨认速度更快。整个研究表明, 羌族亲属词隐含的辈分关系可以用垂直空间关系来理解, 并引导被试的空间注意朝向与上下意象图式一致的位置, 证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基于感觉运动的加工, 符合概念隐喻理论的预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节记忆中的前摄干扰:神经心理药物学及计算认知建模研究
    符仲芳, 孙洵伟, 梁佩鹏
    2014, 46 (4):  492-499.  doi: 10.3724/SP.J.1041.2014.00492
    摘要 ( 980 )   PDF(683KB) ( 1800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记忆障碍患者的前摄干扰敏感性显著上升, 但其认知机制仍不清楚。结合神经心理药物学实验和计算认知建模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为被试内、双盲设计, 由健康成年人进行两次词对任务的学习, 间隔一周, 两次测试中或注射0.03 mg/kg体重咪唑安定或注射相同浓度的生理盐水。学习过程中及学习结束后进行测试, 要求被试根据线索词回忆靶词。实验结果发现, 注射咪唑安定可引起情节记忆的短时下降, 两种注射条件下均呈现明显的前摄干扰; 与生理盐水条件相比, 注射咪唑安定时引起的前摄干扰显著较高。基于SAC (Source of Action Confusion)的计算认知建模结果较好地拟合了实验数据。这一结果提示, 编码困难可能是记忆障碍患者前摄干扰敏感性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双酚A暴露对成年小鼠恐惧记忆的影响
    张勤;徐晓虹;刘幸毅;董芳妮;杨艳玲;张广侠
    2014, 46 (4):  500-506.  doi: 10.3724/SP.J.1041.2014.00500
    摘要 ( 743 )   PDF(458KB) ( 1607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双酚A (bisphenol, BP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具有弱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活性, 与雌激素受体有一定的亲和力。本实验探讨长期BPA暴露对成年小鼠恐惧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将9周龄雄性小鼠暴露于BPA (0.4、4、40 mg/kg/d) 90 d, 建立小鼠亚慢性BPA暴露模型后, 进行场景性条件恐惧训练, 然后分别在电击后1 hr及24 hr检测小鼠的僵立时间, 同时在电击前、电击后1 hr及24 hr检测海马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 BPA (4、40 mg/kg/d)暴露延长小鼠场景性条件恐惧训练后1 hr及24 hr的僵立时间。Western blot蛋白检测结果显示, 行为训练前, BPA降低了小鼠NMDA受体NR1亚基表达水平, 上调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表达。行为训练后1 hr及24 hr, BPA促进海马NMDA受体亚基NR1和组蛋白H3乙酰化表达, 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表达, 同时促进ERK1/2磷酸化水平。以上结果表明, 长期BPA暴露提高成年小鼠恐惧记忆获得的同时延长恐惧记忆的保持; 该作用可能通过激活海马的ERK1/2通路而改变核内组蛋白乙酰化和NMDA受体水平进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条件性的关联学习和消退过程的性别差异
    孙楠;郑希付
    2014, 46 (4):  507-515.  doi: 10.3724/SP.J.1041.2014.00507
    摘要 ( 1006 )   PDF(453KB) ( 222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条件性关联学习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考察在负性背景下男女性对一般事件的关联学习和消退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在关联学习阶段, 男性较女性表现出P2潜伏期缩短和N2波幅增大, 而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大的P3波幅。在消退阶段, 女性较男性出现更小的P2波幅和更大的P3/LPP波幅。这说明女性可能慢于男性探索到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之间的关联, 并且保持时间更久; 男性在相对早期对消退产生更大的反应, 女性则在相对晚期对消退投入更多的资源及努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入园幼儿的皮质醇变化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气质的作用
    贺琼;王争艳;王莉;蒋彩虹;上官芳芳
    2014, 46 (4):  516-527.  doi: 10.3724/SP.J.1041.2014.00516
    摘要 ( 1064 )   PDF(478KB) ( 2094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唾液皮质醇和日志记录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I)的方法, 考察新入园的59名幼儿皮质醇变化与两个月期间患URI次数、持续时间的关系, 同时检测了幼儿气质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新入园幼儿在国庆小长假后的第一周内, 其皮质醇变化的整体趋势表现为下午的皮质醇水平比上午的皮质醇水平高; 上、下午皮质醇水平的变化幅度与其患URI次数显著负相关, 注意分散度与患URI次数呈显著正相关,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其患URI的平均持续时间显著负相关; 趋避性能够调节上、下午皮质醇水平变化幅度与URI的平均持续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幼儿面对新入园这一急性压力事件时, 皮质醇水平的暂时性升高对免疫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来抵抗URI。幼儿气质的认知、情绪的或注意的不同过程与URI以及对皮质醇变化水平与URI关系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及情绪表情注意方式
    马伟娜;朱蓓蓓
    2014, 46 (4):  528-539.  doi: 10.3724/SP.J.1041.2014.00528
    摘要 ( 3291 )   PDF(576KB) ( 7251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研究探讨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及情绪表情注意方式的特点。各选取15名孤独症儿童以及作为对照组的智力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各15名, 完成情绪共情实验, 同时使用生物反馈仪记录自主生理反应, 眼动仪记录眼动轨迹。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对情绪表情的自动模仿及感知能力显著低于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 对面孔的总注视时间、总注视点数均显著少于智力障碍儿童、普通儿童; 对眼部、嘴部的注视时间比及注视点数比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 对高兴和悲伤表情的注意较多而对恐惧则较少。这提示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不足、对情绪表情的注意方式异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界弹性与工作-家庭冲突、增益的关系:基于人?环境匹配的视角
    马红宇;申传刚;杨璟;唐汉瑛;谢菊兰
    2014, 46 (4):  540-551.  doi: 10.3724/SP.J.1041.2014.00540
    摘要 ( 1497 )   PDF(492KB) ( 4363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本研究从人?环境匹配理论的视角探讨工作和家庭边界弹性能力和边界弹性意愿对个体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增益的交互影响。通过问卷法共获得494份有效数据, 基于多项式回归分析和反应曲面分析的结果表明:工作弹性能力与工作弹性意愿的匹配对工作→家庭冲突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对工作→家庭增益无显著影响; 家庭弹性能力与家庭弹性意愿的匹配对家庭→工作冲突、家庭→工作增益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家庭两不误为何这么难?基于工作家庭边界理论的探讨
    高中华;赵晨
    2014, 46 (4):  552-568.  doi: 10.3724/SP.J.1041.2014.00552
    摘要 ( 2428 )   PDF(631KB) ( 7039 )   审稿意见  
    English Version

    为探讨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影响, 以国内某大型制造企业集团位于北京、杭州、西安等地7家分公司的545名员工为样本, 采取问卷调查法在两个不同时段获取数据, 考察了角色压力(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在工作干涉家庭和家庭干涉工作这两种对偶冲突模式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角色压力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工作满意度在角色压力和离职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有助于分析工作家庭冲突的深层原因并采取恰当的干预策略, 降低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负面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