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家传统中的自我修为思想:对交换范式的审视与补充
段锦云, 徐悦, 郁林瀚

Theory of self-cultivation extracted from Confucianism: A reflection and supplement to social exchange paradigm
DUAN Jinyun, XU Yue, YU Linhan
表1 自我修为思想与西方社会交换理论对比
西方社会交换理论 自我修为思想
思想起源 古希腊哲学
Homans:亚当·斯密的交换学说
人类学的互惠原则
行为主义心理学(操作性条件反射)
Blau:象征互动论、功能理论、冲突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等
儒道释思想(以儒学为代表)

“仁义礼智信”的庶人伦理体系
“正心、修身”的士族精神
重义轻利、关系本位的文化传承
文化背景 西方:个体主义(独立型) 东方:集体主义(互依型)
人性假设 理性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
享乐主义假设
性善论
对个体行为的规整方式 外控:法制、契约 内控:道德自律, 反求诸己
价值关怀 利益优先, 兼顾公共福利 义优先, 兼顾利
社会观 清晰明确的我-他界限 绵延模糊的个体分界
主要观点 Homans的行为主义:提出人类交换行为的五个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攻击赞同命题), 将人类的社会互动类比为经济交易, 视人际交往为一种包括有形和无形资源的交换过程
Blau的结构主义:丰富了Homans的理论, 区分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 认为社会交换更加人格化且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 将社会交换归于社会结构的制约和社会规范的引导, 强调追求报酬的动机。
“自我修为”是指个人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付诸于平时的自我修养, 能够自觉、主动地修正和完善个人的道德品质, 努力将自身观念和行为与社会中高层次的道德标准达成一致, 不计一时之得失与回报, 追求“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和自我奉献”的境界, 并且进一步将此辐及他人与社会的追求和过程。